2024年三季度已過去一半,氫能產業發展的腳步不斷加速。在頂層設計的積極引導下,各地區氫能政策的出臺為氫能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此外,氫能項目也在簽約落地之中,眾多大項目開始啟動。
氫能觀察匯總7-8月氫能政策及項目,以饗讀者。
政策類
國家層面上,7、8月出臺多部政策涉及氫能,國家積極推進綠色能源轉型,在煤電等碳排放領域反復強調低碳化的重要性。
值得關注的是,8月11日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再次強調建立氫能“制儲輸用”標準體系,推動氫能發展。從頂層設計上來看,國家高度重視綠色轉型和能源結構轉型,氫能發展需要政策引導,更需要標準依托,各級單位應加強聯動,盡快制定相關標準,為氫能穩步發展提供參考。
此外,7、8月份出臺的地方政策不在少數,北京、內蒙古、廣東、四川均有多部政策規范氫能項目或氫能補貼。
從地方政策可以看到,成都市已經開始申報2024年氫能高質量發展項目。內蒙古第三批廢止的新能源項目公告已經出臺,其中包括6個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內蒙古自治區在建設新能源項目上一直“搶跑”,風光指標多,容量大,但同時也面臨項目遲遲無法開工建設的問題,以至于最終被廢止。
項目類
眾多簽約、啟動、獲批或開工的項目中,內蒙古地區的項目占據多數。此外,這些項目多數是國企背景,中國能建、中國石油、國家電投等央國企加碼,與當地政府合力構筑“氫能屏障”。
內蒙古四子王旗風光儲氫氨一體化示范項目
7月1日,內蒙古四子王旗風光儲氫氨一體化示范項目——合成綠氨建設項目在杜爾伯特化工園區啟動,邁出新能源產業發展和零碳燃料制造堅實的一步。
該項目依托四子王旗天然風光資源優勢,著力打造集發電、消納、儲能、應用于一體的新能源產業體系。項目分風光制氫一體化和合成綠氨兩部分實施,總投資189億元。其中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建設風電125萬千瓦,光伏115萬千瓦,選用ALK 堿性液體水電解技術制氫;合成綠氨項目投資18億元,項目分三期建設,采用國內先進的氨合成技術,利用來自上游的風場產生的綠色電力作為能源,配置電解水制氫裝置產生氫氣,配置相應的空分裝置生產氮氣,再將氫氣和氮氣合成綠氨,年生產能力 50 萬噸。
中船通遼市90萬千瓦風電制氫制甲醇一體化項目
7月2日,中船通遼市90萬千瓦風電制氫制甲醇一體化項目—制氫制甲醇項目備案。該項目項目建設單位為中船風電(通遼)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總投資430000萬元,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工業園區木里圖園區,占地約600畝,計劃2025年6月開工,2027年6月竣工。
項目建設內容為電解水制氫裝置60套2000Nm3/h堿性電解槽設備,包括純化、分離等系統和配套的壓縮空氣、冷卻水等附屬系統項目;甲醇合成包括1套產能35萬噸甲醇合成裝置、3套420t/d生物質氣化爐、1套甲醇精餾和儲罐區包括氫氣儲罐、氧氣儲罐和甲醇儲罐,項目投產后可年產32萬噸綠甲醇。
總投資44億、10萬噸級液態陽光配套項目
7月3日,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公示。
項目總投資431386萬元,制氫廠區建設地址位于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圖克鎮圖克工業園區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該項目是10萬噸級液態陽光——二氧化碳加綠氫制甲醇技術示范項目配套項目,由625MW風光可再生能源發電、2.1萬噸/年電解水制儲氫、10萬噸/年二氧化碳加綠氫制甲醇(含二氧化碳捕集精制)和公輔工程等單元組成。
嘉峪關首個電解槽項目
7月3日,嘉峪關市新型能源裝備智能制造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該項目總投資22.8億元,占地面積6.9萬平方米,項目分為二期建設。一期主要是電解水制布朗氣的裝備制造。計劃投資8.8億元,建設T系列電解槽生產線1條、T20和T9系列布朗氣發生器組裝生產線1套、年產3GWh儲能系統生產線6條,并配套建設研發中心、辦公及生活設施等。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40億元。
高原國產最大離網PEM制氫項目
7月9日,東方電氣高海拔葉片裝備制造及綠色氫能創新基地項目開工建設。
此次開工的綠色氫能創新基地是東方電氣高海拔氫能創新基地,占地面積約115畝。基地建成投產后,將啟動高原國產最大離網PEM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可年產120噸純綠氫,為氫能交通的示范提供綠氫服務,建成后將成為青海省第一個新能源離網制氫、加氫、用氫的示范基地。
中國石油700MW光伏制氫項目
7月11日,中國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與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人民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將在米東區建設點對點供電70萬千瓦光伏制氫項目,所制取的綠氫將輸送給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用于替代天然氣制氫,預計每年可節省天然氣1億立方米。
吐哈油田米東區點對點供電70萬千瓦光伏制氫項目主要建設70萬千瓦光伏發電及附屬設施,所發綠電輸送到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配套建設的2萬噸/年綠電制氫裝置。目前該項目已啟動前期規劃論證。
內蒙古固陽-白云鄂博摻氫輸氣管道
7月11日,由CPECC華北分公司設計的固陽-白云鄂博摻氫輸氣管道工程在包頭市固陽縣正式開工。
固陽-白云鄂博輸氣管道工程項目具備20%摻氫輸送功能,是《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油氣發展規劃》“蒙西縣縣通”重點規劃建設項目,線路全長125公里。
青海省光伏制氫一體化合成綠氨項目
7月16日,青海省光伏制氫一體化合成綠氨項目開始招商,該項目總投資約23億元,主要建設光伏發電300MW,年制氫1萬噸,合成綠氨6萬噸生產裝置及配套設施。
項目擬建在青海省格爾木工業園,園區路網結構完善,基本實現“七通一平”,能滿足項目建設的需求。預計總投資約23億元。采用獨資或合資方式。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利稅1億元。
中能建石家莊光伏制氫及氫能配套產業項目
7月18日,中能建石家莊鹿泉區光伏制氫及氫能配套產業項目初步設計與前期支持性專題報告編制服務招標結果公示。
該項目光伏電站規模為44.15MW,所發電力不上網,全部供給制氫站;制氫站規模為7000Nm3/h,利用項目光伏電站部分所發電力以及部分網購電力電解水制氫,年制氫量為2600t,副產氧氣1.982萬t/年。在制氫站區配置35kV配電裝置,并配置有5.5MW/11MWh電化學儲能。
內蒙古國電投長江生態制氫儲項目和多倫綠氫制氨制醇一體化項目
7月19日,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國電投長江生態制氫儲項目和錫林郭勒格盟多倫縣綠氫制氨制醇一體化項目獲批。
科爾沁右翼前旗國電投長江生態制氫儲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單位為國電投長江生態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545000萬元,計劃建設起止年限為2025/09至2027/09。建設規模及內容包括:電解水制氫規模220000Nm3/h,儲氫規模132萬Nm3(1.6MPa),風電場至制氫站的220kV線路54公里,占地1500畝。
錫林郭勒格盟多倫縣綠氫制氨制醇一體化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經濟開發區,建設單位為內蒙古格盟諾金氫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投資1090000萬元,計劃建設起止年限為2024/11至2026/11。建設規模及內容:主要建設內容為13萬噸/年制氫產業生產線,配置電解槽設備,總制氫能力約為460000Nm3/h,利用綠氫生產合成氨50萬噸/年,甲醇30萬噸/年。
氫通1GW風光制氫制氨一體化項目
7月24日,氫通(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開魯縣人民政府簽署風光制氫制氨一體化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
項目總投資為86億元,項目配套新能源建設規模為80萬千瓦風電,20萬千瓦光伏,建設年產5萬噸綠氫的電解水制氫生產線,所制氫氣直接用于年產26萬噸綠氨工廠,配套建設電化學儲能。計劃于2025年開工建設,建設周期24個月。
中能建100萬噸氫基一體化項目
7月24日,疏勒縣人民政府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西北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計劃總投資445億元,建設100萬噸氫基一體化項目。
該項目主要建設光伏、電化學儲能、電解水制氫、合成氨、合成甲醇系統等,計劃分為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合成甲醇40萬噸、合成氨69萬噸、氫氣13萬噸,年產值達70億元以上。
太平灣君威光榮氫能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7月29日下午,太平灣合作創新區舉行綠色低碳凝膠新材料項目、君威光榮氫能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
太平灣君威光榮氫能燃料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重點導入氫能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項目落地后,將助力太平灣合作創新區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對太平灣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安達市天楹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
7月31日,安達市天楹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兩項重要文件獲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備案獲批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獲批!
項目總投資額887844.92萬元,建設10萬噸級/年二氧化碳加綠氫制甲醇、15萬噸級/年生物質氣化耦合綠氫制甲醇、10萬噸級/年綠色合成氨,配套建設1GW風電、0.4GW光伏。(風光另行核準備案)
蘭州新區氫能產業園項目
8月1日,蘭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蘭州新區氫能產業園配套皋蘭10萬千瓦光伏項目110KV升壓站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情況公示。
蘭州新區氫能產業園項目,是集綠電制氫,氫儲能、氫運輸、氫應用和氫燃料電池制造、氫能設備研發制造五位一體的全產業園區。
大唐首個綠色甲醇項目
7月17日,錦州市成功舉辦“央地融合謀發展 攜手共贏促振興”央企合作交流座談會。
此次集中簽約的項目涵蓋了石化及精細化工、冶金及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等多個產業領域。其中,中國大唐“風光氫儲+生物質合成綠色甲醇一體化”示范項目,已完成化工部分規劃選址和備案。
天合1.5GW制氫裝備項目
8月6日,天合元氫揚州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GW水電解制氫系統設備生產項目備案。據悉,該項目位于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由天合元氫(揚州)科技有限公司實施,項目總投資72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已于去年開工。2023年11月,天合元氫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項目合作奠基儀式在揚州經開區舉行。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7億元,主要從事堿性電解槽、配套輔助設備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測試、生產等,項目產能為1.5GW(300臺套)制氫設備的生產線。
廣東建工年產5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
廣東建工發布公告稱,下屬子公司粵水電能源集團與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人民政府、黑龍江鴻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大孚集成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樺南縣共同開發風電制氫合成綠甲醇一體化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40億元。
公告顯示,該項目將規劃建設集中式風電項目和年產50萬噸綠甲醇項目,分兩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