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趨勢加速,環衛服務千億級市場空間待開發。環衛服務作為居民生活剛性需求,市場空間未來會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斷擴容。長期來看,環衛服務的投入和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呈現正相關。政策推動下我國環衛服務市場化商業模式逐步顯現,隨著環衛服務市場的逐步釋放和我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將逐漸實現政企分離,降低成本和政府財政負擔,提高運作效率。我們以城鄉建設統計年鑒數據為基礎,參考清掃、清運、運營維護費用,由此估算城鄉道路清掃保潔車、城鄉垃圾清運車、公共設施運營服務的市場空間超2000億元。
市場化程度加深,PPP模式興起。傳統意義的環境衛生管理主要包括垃圾清掃車和垃圾轉運車等運營內容,一直以來面臨人工成本占比較高、機械化程度較低、服務質量不盡如人意的情況。近年來,政府和公眾對城鄉市容質量要求持續提高,該行業的市場化、專業化成為了大勢所趨。特別是2013年之后,十八大明確了政府職能轉變,打造公共服務型政府,公共服務項目的市場化趨勢愈發明朗,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帶來了行業的迅猛發展。
目前環衛市場化的主要模式還是政府購買服務,合同期限多在5年以內,部分由于當地政策和執行情況的不同,合同期限會延長,或者采用續簽的方式延長服務期限。從2014年起,國家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并于2015年下發《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在PPP模式的推動下,環衛市場正在進入快速增長期。PPP模式下,環衛市場化項目投資體量增大、合作期加長,從政府 5 年以內購買服務向10年以上PPP轉變。
環衛服務市場集中度較低,龍頭市占率有望提升。我國環衛行業整體較為分散,呈現出參與者眾多、集中度低的現象。2018年環衛企業CR10合同金額和首年金額市占率分別為36%、19%。還有較大提升空空間。
因此,對環衛服務的公司來說,其增長空間來自行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市場化推進企業市占率提高兩大方面,市場化加速推進帶來的訂單釋放機遇是環衛行業最大的紅利。
根據環境司南數據,2018年全國各地共開標環衛運營項目及標段13309個,中標項目首年費用總金額491億元,同比增長63.12%,合同總金額2278億元,同比增長56.13%。2018年環衛服務簽約能力前五分別為北京環境、啟迪環境(9.430, 0.05, 0.53%)、玉和田、中聯環境、中環潔環境,簽約合同額分別為198.66、129.46、87.91、80.08、67.60億元,市占率分別為8.72%、5.68%、3.86%、3.52%、2.97%,CR10市占率為36.68%,環衛服務市場較為分散。
環境司南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度開標項目年化總金額在550億元左右。從2015年138億到2019年550億,從百億級到五百億級,短短五年時間,全國環衛服務市場“中標項目年化金額”一年一個臺階,可見環衛行業市場空間和市場化程度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