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说法错在哪里
本文就一句曾经的“口头禅”做思想殖民的危害解析,这句话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学过辩论技巧的都知道,一句话往往隐含着“预设前提”,也隐含着“潜台词”,带来各种认知上的危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就是如此。回顾过去几十年,有太多这样的“话术”被制造出来,不知不觉中将中国人的思想引向了邪门歪道。
一、形成“静态看待”新中国贫穷的错误认知
打一个比方来说,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然后建立延安红色根据地,这是不是伟大的胜利?如果单纯比较延安与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显然延安革命根据地是“极度匮乏”的。然而,相对于长征之前被国民党围追堵截的局面,延安根据地又可以说“极其富裕”的,这就是“动态看待”历史。
新中国前三十年何尝不是一次时间更长、空间更大、领域更宽广的“全方位长征”呢?这次“新长征”是在整个地球范围的,长达三十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全面围追堵截的突围。无论从哪个领域来说,新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式的发展,远远超过延安根据地建立的影响,区区“贫穷”二字就想对更宏大更艰难的三十年“新长征”盖棺论定,难道不是信口雌黄么?
从辩论技巧来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预设前提是“中国是贫穷的”,很明显,如果动态看待的结果则变为“中国是富裕的”,就象延安根据地一样,能吃饱了,有地盘了,有武器了,还在不断变得更加强大,这样的认知才是客观准确的。
二、形成社会主义导致贫穷的错误认知
新中国前三十年发展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经济水平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也是客观事实。但是,造成这个事实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新长征路上的“国际围追堵截”。如果没有美国苏联分别实施的封锁打压中国行为,新中国本可以发展得更好。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说法就是将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强行联系在一起。前面第一个预设前提为“中国是贫穷的”,以静态观点取代动态观点,其另一个预设前提则是“社会主义导致贫穷”,是以生搬硬套的虚假逻辑取代真实客观的逻辑原因,也就为改变社会主义路线埋下了思想伏笔。
三、形成经济水平等于社会制度的潜台词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放在武侠小说的江湖中来说,那就是“功夫差不是江湖大侠”,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将经济水平等同于社会制度的潜台词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要富裕,要富裕的方法有很多,哪怕用了资本主义方法富裕了,也还可以叫做社会主义。这个过程中实际上进行了偷换概念,先用富裕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然后只要富裕了就是社会主义了。
将功夫高低等同于江湖地位的潜台词是,功夫差不是江湖大侠所以要功夫好,实现功夫好的方法有很多,哪怕用了违背江湖道义的方法武功大增,也还可以叫做江湖大侠。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也进行了偷换概念,先用功夫好偷换了江湖大侠的概念,然后只要功夫好了就自然是江湖大侠了。
这就是“话术”的技巧,也就是思想殖民的“秘密武器”。
四、形成为了富裕而放弃社会主义的潜意识
正是以上“潜台词”的话术作用,功夫好就可以做大侠,经济水平高就是社会主义的荒谬逻辑就进入了人们的潜意识,使得人们放弃了江湖道义和对社会制度公平正义的追求。
就象武侠小说中学习了《辟邪剑法》之后武功大增的诸多武林人士一样,他们会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利用资本主义方法发展经济水平的国家社会,同样会陷入漩涡而不能自拔,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辟邪剑法》一样有着巨大的膨胀和吞噬能力,将所有正常的、健康的发展方式消灭掉。
武侠小说的侠客想做武林盟主的目的是主持江湖道义,可是往往为了做武林盟主而练习邪魔外道的功夫,最终违背江湖道义而胡作非为。最近几十年为了发展经济水平有多少违背社会主义理念的事情呢?环境污染、有毒食品、网络游戏成瘾都是这样的例子。
以上分析只是从一句话里面就可以看到,由“诡辩话术”组成的思想殖民武器,它可以悄无声息让人不知不觉中形成认知错误,最终走向反面。
几十年来,类似的“话术”太多了,比如用民粹主义攻击民族共同体、用专制主义攻击中央集权、用自由市场攻击经济管理、用文化多样性攻击伦理道德,清理思想殖民的垃圾工作还有很多很多,或许中学教育需要恢复开设《逻辑学》,其中就包括对诡辩术的甄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合法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