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藍天白云下的大連市東港海岸。
遼寧省大連市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連市區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有36天,良123天,污染日22天,達標率87.8%,6項污染物均符合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據了解,大連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9個城市中排17位,是唯一一個進入前20名的北方城市,在19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三,僅次于深圳和廈門。
作為沿海城市,大連雖然有著先天的地理優勢,但也是北方重工業城市和全國最大的石油加工城市,再加上冬季取暖,曾面臨著空氣質量落后的困擾。那么,工業門類齊全的大連市是如何在近兩年重現“藍天白云下,環城青山滴翠,層林幽鳥聲鳴”的景象?本版特刊發相關報道,以饗讀者。
不等不推 主動去干
地處市中心的遼寧省大連市熱電集團香海熱電廠,冷卻塔被噴繪成藍白交錯的圖案,塔周圍設置了一圈綠色的噪音吸收裝置,燃煤儲存場周圍路面干凈整潔。據集團總經理助理郭繼平介紹,這兩年,集團上下都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熱電廠所需的燃煤都由火車直接運進廠區,整個裝煤、卸煤、儲煤環節為封閉式管理,不會對外界造成煤塵污染。
大連熱電集團儲運煤措施的改變正是大連近兩年來治氣工作的生動展現。
“抗霾攻堅百日會戰”“利劍斬污衛藍行動”……談到大連市的一系列治氣行動,大連市環保局局長張海冰說:“過去大連是環保模范城,這幾年卻變成了落后生。2015年末,針對全市企業在環境污染上面的罰款額只有2000萬元。這不是說大連市幾萬戶企業在環境方面都達標了,而是工作沒有做到位。2017年開始,我們一個戰役接著一個戰役打,年底罰款額為1億兩千萬元,在遼寧省14個地區中排名第一,企業的違法行為得到了有效糾正。”
的確,大連市的各項環境成果都是憑著這樣一股“不等不推,主動去干”的勁兒換來的。
在大連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從《關于加快綠色發展提升環境品質的意見》《大連市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到《大連市環境保護條例》《大連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十幾份綱領性文件確定了大連綠色發展的方向。
從《大連市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試行)》到《大連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大連創新性開展了黨政雙簽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工作,綜合評價各地區環境保護工作水平及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的落實情況,以規范考核工作,有效評估各區市縣(開放先導區)的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并將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作為一項制度正式確立。
完善的考核問責體系為全面補齊生態環境短板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將衛星遙感地圖送到各區縣“一把手”面前
兩年來,大連市一步步解決了燃煤污染、黃標車及老舊車排放量大、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題。取締10噸以下燃煤小鍋爐1912臺,提標改造20噸以上燃煤鍋爐918臺,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6.64萬輛。完成了272項以電力企業、水泥企業、供暖企業、石化企業為重點的污染點源全面達標改造工作,“控煤、控車、控工業源、控塵、調結構”五大舉措穩步推進。
傍晚時分,大連市東港區。遠處點點白帆在海浪中起伏,海水在藍天的映襯下波光粼粼。近處海鷗盤旋在岸邊與游客嬉戲,一輛灑水車路過,正在對路面進行灑水降塵。今年年初以來,大連加強了揚塵污染治理。
今年上半年,大連市PM10均值為63ug/m3,PM2.5均值為34ug/m3,同比分別下降11.3%、19.0%。
張海冰介紹,年初由于工地普遍開工,揚塵成為大連主要污染源。為此,大連開始向揚塵宣戰,開展全市裸露地面(揚塵源)衛星遙感監測并定期發布遙感監測結果,將裸露地面衛星遙感地圖送到各區縣“一把手”面前,定期督辦及通報,督促各區域針對遙感地圖上的裸露地面加快整治步伐。
“拿到遙感地圖后,我們馬上對全區777個遙感點位裸露地面開展‘三逐個’整治,即逐個點位進行排查、逐個點位確定責任單位、逐個點位制定整改措施,由城區向農村延伸,采取復墾、綠化、苫蓋、硬覆蓋等方式,各個擊破。”旅順口區環保局負責人說。
在各區縣的努力下,大連市共計整治裸露地面面積2270萬平方米,完成裸露地覆蓋任務17余公頃。
除了裸露地面復綠之外,大連市還擴大工地揚塵視頻監控系統范圍,開展工地揚塵在線監測建設試點,在市區內1萬平方米以上建筑施工工地安裝100套在線揚塵監控設施,實時掌握揚塵排放狀況,促使施工單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揚塵產生。
環境質量只能更好 沒有回頭路
沙河口區政府禮堂內,剛剛從市政府開完會的張海冰,正在向一線環保隊伍傳達布置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第二輪進駐大連市之前的自查工作,時間從8月20日~9月15日,內容包括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中央環保督察交辦信訪案件整改情況以及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
“我們要逐一檢查,按照標準嚴格落實整改措施,對大連市的環境問題整改進行精細梳理,提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健全整改工作責任制,確保每項工作責任到人、落實到位,整改工作經得起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的檢驗。”張海冰說。
大連熱電集團下屬企業曾被原環境保護部掛牌督辦,并曾在遼寧省重污染天氣督察中因排放超標被處罰。但在即將到來的自查工作和“回頭看”工作面前,企業顯得十分從容。郭繼平表示,現在集團各級領導都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近年來總計投資3.2億余元開展了環保改造工程,所有工程總體驗收監測合格,各電廠煙氣排放符合環保達標排放標準。
接下來,熱電集團將繼續對北海熱電廠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并在2019年年底前,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完成相關新增鍋爐的建設,全部達產后,關停不具備提標改造條件的東海熱電廠。
郭繼平對記者誠懇地說,我們生活在這一方土地,大連就是我們的家園,這里的環境好壞與大家休戚相關。我們認識到,不管標準有多嚴,成本有多高,我們都要履行社會責任,克服所有困難,落實整治要求。
“大連市的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沒有回頭路可走?,F在大連市PM2.5降到了34ug/m3,我們也定下了新的目標,未來大連市的生態環保人將繼續真抓實干,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張海冰說。
“站直了,別趴下你是基準兵”
走進大連市環保局,迎面而來的一句話讓人駐目:“要建設一支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
這不僅是掛在墻上的一句標語,在大連采訪的兩天中,記者切身感受到這種精神正體現在大連市生態環境保護隊伍的實際行動中。
大連兩年來大氣治理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甘井子環保分局基層網格員李克安看來,與大連市環保系統抓黨建抓隊伍是分不開的。環保隊伍中的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是一面旗幟,在污染治理中,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責,心中有民。
“每次來到甘井子工業園區,我都感覺有做不完的事兒,使不完的勁兒。” 李克安是一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大連市基層環保隊伍中還有很多像他這樣的黨員,正是他們組成了一支作風硬、敢擔當的鐵軍。
大連市環保系統的黨建工作由來已久。大連市800多人的環保隊伍,有500多人是黨員。黨建工作最堅實的力量在基層,生態環保工作擔子越來越重,需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來打好這場污染防治攻堅戰。
就在不久前,大連市環保系統24個基層黨組織,圍繞“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環保鐵軍”進行了主題交流。這是大連市環保局黨建年度工作的一環。據了解,今年年初大連市環保局就確立上半年要抓黨建、促環保,下半年要抓業務、提素質,以黨建促環保,并且每個月定一個主題對黨建工作進行交流。
8月份的這場主題交流會上,6個先進基層黨組織就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工作實績進行了分享。其中,西崗分局現有人員30名,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很多人身體不好,多數人家庭負擔沉重,而日常環境監察監管工作繁重。西崗分局黨總支代表說:“鐵軍不一定有整齊的人馬和裝備,而是有無往而不勝的戰斗力。我們這支隊伍,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完成了各項艱巨的工作,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的戰斗。”
類似的事例在其他參加交流的基層黨組織中并不鮮見。
“站直了,別趴下,你是基準兵。”張海冰說,“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窗口期,環保隊伍的思想認識問題很重要,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不斷發光發熱。不抓黨建就是失職。從2017年開始,大連環保系統開始對黨組成員進行考核,每個季度30%的時間要用在下基層解決問題上。這是共產黨員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在任何條件下都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