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蘇省淮安市生態環境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目標,在黨建、生態創建、環境質量、媒體宣傳、信訪處置、大氣污染治理、飲用水水源地治理等10個方面,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堅守生態環境保護主陣地,扎實開展環境專項整治,切實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剛性治標,系統治本,綜合施策,讓“綠色淮安”成為常態,不斷提升全市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亮點一
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發力
淮安市獲批全國第一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試點,建成目前蘇北唯一國家生態市?;窗彩休牻鸷h建成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盱眙縣、洪澤區建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全市累計建成國家生態鄉鎮85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15個。
淮安市牽頭組織開展“綠盾2018”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國家級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及省級生態紅線校核工作,經校核,淮安市省級(含國家級)生態紅線區域66個,總面積2132.71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10030平方公里的比例為21.26%。江蘇省生態辦發布《2017年江蘇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報告》,淮安市生態環境滿意率為86%,全省排名第三,在19項調查指標中,淮安市有10項指標排名全省前三。生態正成為淮安最靚麗的底色。 劉玉山
亮點二
污染防治攻堅全力推進
高規格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一攬子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淮安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10個文件,對各級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和要求等作出部署,排出淮安市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形成污染防治工作推進的常態化和長效化。
2018年非電行業用煤量同比下降35.02萬噸,關?;て髽I30家,搬遷3家,重組6家,升級49家,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完成269個示范小區垃圾分類;化肥施用量同比下降2.2%,農藥施用量零增長。壓減圍網養殖10865畝,排查環境問題隱患166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完成38個關閉化工企業遺留地塊排查工作,建立疑似污染地塊名錄。全面開展農用地土壤和農產品樣品采集,布設1506個農用地土壤詳查點位、2318個農產品協作采樣點位。全市新增危廢焚燒處置能力1.65萬噸,削減危廢庫存2.06萬噸,削減率達55.4%。 唐旭光
亮點三
飲用水水源連續八年100%達標
制定新的水環境區域補償工作方案,增設9個考核斷面,進一步夯實地方政府治水主體責任,國考斷面水質和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開展城市飲用水水源地集中整治鐵拳行動,廣泛排查與整治各類水污染問題和隱患,重點整治違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要求的或可能影響水源地水質安全的住家船、船廠、碼頭、貨場、排水(污)口、種植養殖、捕撈、傾倒垃圾、埋墳、違章建筑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嚴肅問責各類“亂作為、不作為”行為,建立水源地長效管理制度,確保水質安全。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八年保持在100%。 岳方
亮點四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出漂亮答卷
淮安市2018年先后接受省級環保督察、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政治大考,研究制訂了《淮安市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銷號工作辦法》,擬定淮安市《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污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方案。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淮安市的80件信訪案件,不屬實1件、正在整改42件、完成整改37件,總體交辦數為江蘇全省最少。
環境執法監管重拳出擊。采取雙隨機抽查、執法專項行動、信訪舉報調查、夜間和節假日突擊檢查等形式,加大對重污染天氣、中高考、秸稈禁燒等重要時間節點的檢查頻次和力度,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2018年下達環境污染處罰決定1058件,處罰金額共10049.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0.3%、126.7%。在加大環境環境執法力度的同時,淮安市進京赴省各類環境信訪問題同比下降29.1%。 馬建軍
亮點五
大氣污染治理靶向系統助力精準治污
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綜合整治,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八項管控措施”專項行動和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全面完成382項大氣重點工程項目和307項重點VOCS治理項目。2018年江蘇省對淮安市大氣污染治理綜合考核為良好。
淮安市利用大氣顆粒物源解析系統,同時引入“監測監控工具租賃+服務”第三方治理模式,投資735萬元,建成了淮安市大氣污染治理靶向系統,提供實時預警監控、污染事件監控、大氣污染源減排方案評估,系統已全面投入使用,對市區大氣污染源實施精確定位、有效治理,為大氣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利器。 朱維國
亮點六
101%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
重點是組織好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企業環保接待日”及“百名環保干部進百企”結對幫扶活動,幫助企業出謀劃策,厘清發展思路。為重點項目制定實施“綠色通道”“休息時間預約服務”等,做到審批任務、責任、時限“三落實”,促進了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見效益。
在市金融中心、高鐵新區建設、淮安機場二期等一批特大項目審批過程中,都在第一時間介入服務,對投資者提出的合情合理要求做到101%滿足,并為企業做好101%的貼心服務。
引導企業加強完善環保自律體系建設,促進企業守法生產,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同時,采取綜合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進入并淘汰落后產能,為淮安發展騰出總量空間,對17家企業實施綠色發展差別電價。開展淮安產業結構調研,為淮安“4+2”產業發展提出環保方面的建議。杜長春
亮點七
黨建工作碩果累累
為適應新形勢下的黨建工作,建設一支“忠誠、廉潔、擔當”的黨員隊伍,淮安市生態環境局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不斷創新思路,狠抓落實,將黨建工作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環境治理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注重方式方法的創新探索,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和環保事業互融發展。淮安市生態環境局創作貼近環保工作實際的《綠動淮安我是行動者》微黨課,榮獲淮安市委組織部《黨員心聲》微視頻“十佳作品”。市局一名職工獲得2018年度“五一”勞動獎章,14名職工榮獲市創新創業能手,4個處室榮獲全市工人先鋒號集體。 鄭偉
亮點八
污染防治監督平臺獲全省推廣
淮安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淮安市紀委高標準建設淮安市污染防治攻堅平臺,進一步強化從嚴執法、鐵腕治污,自覺接受全過程監督。通過平臺的運用,進一步壓實了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的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在生態環境領域初步形成信訪問題聯動、監管工作聯動、監督問責聯動的良性機制,形成線上線下聯動、專業化監管和社會化監督相輔相成的監督體系。 余夢佳
亮點九
二污普率先完成進村入戶調查
在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淮安市進展順利,達到國家和省時序進度要求。目前,已完成清查工作,全市已確定了6866個工業源、1960個農業源、301個固定源、309個移動源的基本信息。此外,淮安市普查辦在全市范圍內通過新聞發布會、公交站牌、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普查工作宣傳。 童智
亮點十
生態環境宣傳品牌不斷叫響
在市級以上主流媒體刊登各類環保新聞稿件400余篇。2018年8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淮安,為永續發展留足生態空間》,介紹了淮安市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這是淮安市時隔4年多來再次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通訊報道,也是2018年江蘇全省設區市在《人民日報》刊發的第一個頭版頭條通訊報道,以此文章標題進行百度搜索,可找到相關結果35.2萬余條。
為營造全民關心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社會氛圍,打造優秀生態環保宣傳文化精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了《淮安環保三字經》系列推廣宣傳活動,這是一次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態文明相互融合的全新嘗試?!痘窗箔h保三字經》榮獲江蘇省委宣傳部表彰的全省優秀基層理論宣講文藝作品一等獎。 (湯向奎)
亮點一
生態文明建設持續發力
淮安市獲批全國第一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試點,建成目前蘇北唯一國家生態市?;窗彩休牻鸷h建成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盱眙縣、洪澤區建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全市累計建成國家生態鄉鎮85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15個。
淮安市牽頭組織開展“綠盾2018”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國家級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及省級生態紅線校核工作,經校核,淮安市省級(含國家級)生態紅線區域66個,總面積2132.71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10030平方公里的比例為21.26%。江蘇省生態辦發布《2017年江蘇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報告》,淮安市生態環境滿意率為86%,全省排名第三,在19項調查指標中,淮安市有10項指標排名全省前三。生態正成為淮安最靚麗的底色。 劉玉山
亮點二
污染防治攻堅全力推進
高規格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一攬子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淮安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10個文件,對各級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和要求等作出部署,排出淮安市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形成污染防治工作推進的常態化和長效化。
2018年非電行業用煤量同比下降35.02萬噸,關?;て髽I30家,搬遷3家,重組6家,升級49家,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完成269個示范小區垃圾分類;化肥施用量同比下降2.2%,農藥施用量零增長。壓減圍網養殖10865畝,排查環境問題隱患166個,已全部完成整改。完成38個關閉化工企業遺留地塊排查工作,建立疑似污染地塊名錄。全面開展農用地土壤和農產品樣品采集,布設1506個農用地土壤詳查點位、2318個農產品協作采樣點位。全市新增危廢焚燒處置能力1.65萬噸,削減危廢庫存2.06萬噸,削減率達55.4%。 唐旭光
亮點三
飲用水水源連續八年100%達標
制定新的水環境區域補償工作方案,增設9個考核斷面,進一步夯實地方政府治水主體責任,國考斷面水質和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開展城市飲用水水源地集中整治鐵拳行動,廣泛排查與整治各類水污染問題和隱患,重點整治違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要求的或可能影響水源地水質安全的住家船、船廠、碼頭、貨場、排水(污)口、種植養殖、捕撈、傾倒垃圾、埋墳、違章建筑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嚴肅問責各類“亂作為、不作為”行為,建立水源地長效管理制度,確保水質安全。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連續八年保持在100%。 岳方
亮點四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出漂亮答卷
淮安市2018年先后接受省級環保督察、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政治大考,研究制訂了《淮安市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銷號工作辦法》,擬定淮安市《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污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方案。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淮安市的80件信訪案件,不屬實1件、正在整改42件、完成整改37件,總體交辦數為江蘇全省最少。
環境執法監管重拳出擊。采取雙隨機抽查、執法專項行動、信訪舉報調查、夜間和節假日突擊檢查等形式,加大對重污染天氣、中高考、秸稈禁燒等重要時間節點的檢查頻次和力度,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2018年下達環境污染處罰決定1058件,處罰金額共10049.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0.3%、126.7%。在加大環境環境執法力度的同時,淮安市進京赴省各類環境信訪問題同比下降29.1%。 馬建軍
亮點五
大氣污染治理靶向系統助力精準治污
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綜合整治,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八項管控措施”專項行動和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全面完成382項大氣重點工程項目和307項重點VOCS治理項目。2018年江蘇省對淮安市大氣污染治理綜合考核為良好。
淮安市利用大氣顆粒物源解析系統,同時引入“監測監控工具租賃+服務”第三方治理模式,投資735萬元,建成了淮安市大氣污染治理靶向系統,提供實時預警監控、污染事件監控、大氣污染源減排方案評估,系統已全面投入使用,對市區大氣污染源實施精確定位、有效治理,為大氣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利器。 朱維國
亮點六
101%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
重點是組織好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企業環保接待日”及“百名環保干部進百企”結對幫扶活動,幫助企業出謀劃策,厘清發展思路。為重點項目制定實施“綠色通道”“休息時間預約服務”等,做到審批任務、責任、時限“三落實”,促進了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見效益。
在市金融中心、高鐵新區建設、淮安機場二期等一批特大項目審批過程中,都在第一時間介入服務,對投資者提出的合情合理要求做到101%滿足,并為企業做好101%的貼心服務。
引導企業加強完善環保自律體系建設,促進企業守法生產,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同時,采取綜合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產業進入并淘汰落后產能,為淮安發展騰出總量空間,對17家企業實施綠色發展差別電價。開展淮安產業結構調研,為淮安“4+2”產業發展提出環保方面的建議。杜長春
亮點七
黨建工作碩果累累
為適應新形勢下的黨建工作,建設一支“忠誠、廉潔、擔當”的黨員隊伍,淮安市生態環境局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不斷創新思路,狠抓落實,將黨建工作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環境治理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注重方式方法的創新探索,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和環保事業互融發展。淮安市生態環境局創作貼近環保工作實際的《綠動淮安我是行動者》微黨課,榮獲淮安市委組織部《黨員心聲》微視頻“十佳作品”。市局一名職工獲得2018年度“五一”勞動獎章,14名職工榮獲市創新創業能手,4個處室榮獲全市工人先鋒號集體。 鄭偉
亮點八
污染防治監督平臺獲全省推廣
淮安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淮安市紀委高標準建設淮安市污染防治攻堅平臺,進一步強化從嚴執法、鐵腕治污,自覺接受全過程監督。通過平臺的運用,進一步壓實了各級黨委政府、職能部門的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在生態環境領域初步形成信訪問題聯動、監管工作聯動、監督問責聯動的良性機制,形成線上線下聯動、專業化監管和社會化監督相輔相成的監督體系。 余夢佳
亮點九
二污普率先完成進村入戶調查
在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淮安市進展順利,達到國家和省時序進度要求。目前,已完成清查工作,全市已確定了6866個工業源、1960個農業源、301個固定源、309個移動源的基本信息。此外,淮安市普查辦在全市范圍內通過新聞發布會、公交站牌、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進行普查工作宣傳。 童智
亮點十
生態環境宣傳品牌不斷叫響
在市級以上主流媒體刊登各類環保新聞稿件400余篇。2018年8月26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淮安,為永續發展留足生態空間》,介紹了淮安市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這是淮安市時隔4年多來再次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通訊報道,也是2018年江蘇全省設區市在《人民日報》刊發的第一個頭版頭條通訊報道,以此文章標題進行百度搜索,可找到相關結果35.2萬余條。
為營造全民關心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社會氛圍,打造優秀生態環保宣傳文化精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了《淮安環保三字經》系列推廣宣傳活動,這是一次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態文明相互融合的全新嘗試?!痘窗箔h保三字經》榮獲江蘇省委宣傳部表彰的全省優秀基層理論宣講文藝作品一等獎。 (湯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