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投稿

德州出臺山東省內首部揚塵污染防治條例 揚塵污染違法信息將記入信用檔案

   日期:2019-03-18     來源:中國環境報    瀏覽:4085    評論:0    
“產生揚塵污染的單位和個人,其違法信息今后將納入公共信用平臺,記入信用檔案。鼓勵、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揚塵污染行為進行舉報,舉報屬實可按規定給予獎勵。”這是山東省德州市日前出臺的《德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對揚塵污染行為進行信用懲戒和有獎舉報的最新規定。

記者了解到,《條例》系山東省內制定的首部關于揚塵污染防治專門法規,它明確了揚塵污染防治應遵循政府主導、部門監管、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實行源頭控制、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并就防治職責、防治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作了細化,推動各級各部門把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

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趙華表示,揚塵污染防治關乎人民群眾身心健康,不容絲毫松懈?!稐l例》的出臺,進一步明確了揚塵污染防治的職責義務,規范了防治措施,強化了責任追究,將極大地推動各級各部門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衛藍天。

責任主體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防治揚塵污染

“揚塵污染防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面廣、線長、點多,需要各級各部門密切協作、發揮合力,不斷提高科學、精準治污水平。”趙華對記者說。

為此,《條例》進一步明確細化了環保、公安、住建、城管、交通運輸、水利等各部門的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責任,壓實各監管部門的行業主管職責,探索構建相關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協作、齊抓共管的管理體制。同時明確要求負有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制定揚塵污染防治導則,并向社會公布。

記者看到,《條例》首先通過專章的形式和篇幅,明確了在揚塵污染防治中不同主體的防治責任,完善了德州市揚塵污染防治的職責分工體系,以立法的形式構建政府主導、部門監管、企業落實、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治理體系。

德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副書記、調研員盧鎮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條例》對職責分工的具體規定。

在市、縣兩級政府應承擔的職責方面,《條例》突出市政府對全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地位和作用,明確縣級政府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對本行政區域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組織落實的責任。

《條例》規定,德州市政府負責組織領導全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制定總體方案,研究政策措施,協調跨區域防治,并將揚塵污染防治納入環境保護責任制考核。各縣(市、區)政府負責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并組織落實。鄉鎮、街道辦事處負責轄區內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落實,村委會、居委會應當協助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及時發現、勸阻、報告揚塵污染違法行為,并配合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實需要具體的責任主體。”盧鎮向記者介紹,在防治主體認定方面,《條例》明確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承擔揚塵污染防治主體責任,防止、減少揚塵污染對大氣環境的破壞。同時,依據有關法律規定,以銜接性條款的立法手段,規定因揚塵污染造成損害的要依法承擔責任。

為發揮各方力量,引導全面治污行動,《條例》還規范了在揚塵污染防治中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村(居)委員會的協助配合作用以及每個單位和公民的污染防治義務,以期努力形成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

責任落地


既要綜合開展防治,更要科學精準施策

趙華告訴記者,為了讓《條例》層次更加清晰,德州市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揚塵污染源的劃分標準,按照施工揚塵、物料儲存場揚塵、道路揚塵、裸土揚塵的順序規范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并且采用從一般到特殊的立法手段,設置條款順序,明確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共性要求和特殊要求,便于大家理解執行。

《條例》第十五條首先規范了工程施工都應當遵守的一般性、共性規定,即施工單位施工,應采取設置圍擋或圍墻、硬化出入口、清洗出入車輛、收集污水、灑水防塵等共性措施,實行綜合防治。

同時,《條例》還對工程施工中易產生揚塵污染的房屋建筑施工、市政基礎設施施工、建(構)筑物拆除施工、綠化作業等,按照其不同的特性,規定了各自具有特殊性、針對性的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實行分類施策。

除采取第十五條規定的相應措施外,房屋建筑施工還應設置密目防塵安全網,及時清理建筑垃圾,土方開挖完成后要對作業面進行覆蓋;市政基礎設施施工還應在路面切割、開挖、破碎等作業時采取灑水、噴淋等抑塵措施,各類管線敷設工程完工后及時恢復路面或者綠化;建(構)筑物施工應采取持續灑水或噴淋方式進行濕法作業等。

為增強條例的實用性、指引性,方便防治義務單位執行防治措施,《條例》還結合有關防治揚塵污染技術規范和實踐經驗,對揚塵污染防治的重點措施進行了細化。

“比如,對工程施工的綜合防治措施,從設置圍擋、道路硬化、車輛沖洗、裸露地面鋪裝、物料防塵堆放、施工現場濕法作業等多方面,進行了具體細化,確?!稐l例》出臺后更具操作性,避免了‘二次立法’,達到立法管用的目的。”盧鎮對記者說。

責任監督

零容忍,多形式懲戒,讓違法者寸步難行

一部法規確立的制度規范要真正發揮作用,關鍵是要有多種措施保證落實到位。

“《條例》以零容忍的態度、以科技的支撐、以全民治污的社會氛圍、以多形式的懲戒手段,讓違法者寸步難行,讓造成嚴重污染者付出代價。”德州市生態環境局法規信訪科科長劉洪建對記者說。

《條例》要求,各揚塵污染監管部門要通過日常巡查、聯合執法檢查、信息共享等方式,對易產生揚塵污染的企業、單位和場所實施監督管理,加強日常監督和現場檢查,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妥善處置。被檢查單位或個人不得拒絕或阻撓執法人員的監督檢查。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建立揚塵污染環境監測網絡,加強對揚塵污染的監控,定期發布揚塵污染信息。有關單位和施工現場應按要求安裝視頻監控和顆粒物在線監測設備,運輸散裝、流體物料的車輛安裝衛星定位裝置,為監管部門提升監控預警能力和科學辦案水平提供技術支撐。

劉洪建介紹,《條例》一大亮點是明確規定了揚塵污染防治監管部門應當將產生揚塵污染的單位和個人的違法信息納入公共信用平臺,記入信用檔案,并及時向社會公布,以信息公開、信用懲戒的方式促進企業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同時,鼓勵、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揚塵污染行為進行舉報,舉報線索經查證屬實的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在不重復上位法的前提下,《條例》按照依法立法的要求,結合德州市實際,針對石材木料加工、大型車停車場、大型車維修點、公共場地堆放物料等未有效采取防塵措施的違法行為,按照過罰相當的原則,創設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依法作出處罰決定后,有關單位仍拒不改正的,責令停工整治,并按原處罰數額實行按日連續處罰。

《條例》還規定,負有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揚塵污染防治工作中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由本級人民政府給予通報批評;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工作人員在揚塵污染防治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下一步,我們將以《條例》的出臺為契機,協調相關主管部門,深入推進建設工程施工、建(構)筑物拆除、物料運輸和堆放、采礦取土、道路保潔、綠化作業等六大方面的揚塵污染治理工作,同時加快完善揚塵網格化監管體系,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倒逼責任落實到位,推動揚塵污染防治再上新臺階,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趙華對記者說。 
 

微信掃一掃
投稿聯系:張先生 13844866317 新聞投稿咨詢QQ: 35845245
郵箱:news#ne21.com(請將#換成@)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