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要從2018年的9%提升到2020年的13%,缺口十分明顯。風電能源是綠色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利用有利于豐富能源結構并降低排放強度,是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配置的必要舉措。”正在召開的湖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省人大代表、中車株洲所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東林說。
湖南省人大代表李東林提出四大建議,做大做強湖南風電產業。
他經過調研后發現,湖南目前風電產業已經形成了規模在500億左右的風電裝備產業集群。抓住當前風電產業調整和市場持續增長的重要機遇期,扶持風電產業鏈大發展,將為湖南省裝備制造帶來第三個千億級的大產業。
為此,他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是優先扶持省內本地風機制造企業。建議在省內風場風電主機設備招標中,加大本地化采購的力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省內制造生產的風電設備,推動本土企業做強做大。據統計,目前省內擬開發風電場達22個,容量超過100萬KW,可實現將近40億元的整機設備收入。
二是優先協調解決已中標項目的環保審批問題。近兩年來,受環保政策制約,湖南省內已中標風電項目均未通過環保審批,造成項目無限制延期,無法如期動工。如:湘投國際益陽安化大峰山風電場項目、國電投五凌電力炎陵金紫仙風電場項目、中廣核郴州七甲-江背山風電場項目。建議省委、省政府優先協調解決已中標項目的環保審批問題,推動項目按期實施。
三是待開發的風資源優先考慮省內優質企業。建議對省內目前待開發的風資源,優先由省內優質企業開發,如株洲地區醴陵分散式項目資源。同時希望設定已簽約風資源的開發期限,若逾期仍未開工建設,則收回風資源,并交由省內優質企業進行開發。
四是進一步加大科研資金扶持力度。風電產業設備研發、產業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產品的更新換代給企業資金上帶來非常大的壓力。目前新機組、新技術的年度研發費用高達5000萬元以上,希望省委省政府在企業的科研經費上提供更多財政資金扶持,推動風電技術發展進步。同時在“湖南省重大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經信委的首臺套”和“重大產品創新”等項目給予風電制造企業更多支持。

湖南省人大代表李東林提出四大建議,做大做強湖南風電產業。
他經過調研后發現,湖南目前風電產業已經形成了規模在500億左右的風電裝備產業集群。抓住當前風電產業調整和市場持續增長的重要機遇期,扶持風電產業鏈大發展,將為湖南省裝備制造帶來第三個千億級的大產業。
為此,他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是優先扶持省內本地風機制造企業。建議在省內風場風電主機設備招標中,加大本地化采購的力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省內制造生產的風電設備,推動本土企業做強做大。據統計,目前省內擬開發風電場達22個,容量超過100萬KW,可實現將近40億元的整機設備收入。
二是優先協調解決已中標項目的環保審批問題。近兩年來,受環保政策制約,湖南省內已中標風電項目均未通過環保審批,造成項目無限制延期,無法如期動工。如:湘投國際益陽安化大峰山風電場項目、國電投五凌電力炎陵金紫仙風電場項目、中廣核郴州七甲-江背山風電場項目。建議省委、省政府優先協調解決已中標項目的環保審批問題,推動項目按期實施。
三是待開發的風資源優先考慮省內優質企業。建議對省內目前待開發的風資源,優先由省內優質企業開發,如株洲地區醴陵分散式項目資源。同時希望設定已簽約風資源的開發期限,若逾期仍未開工建設,則收回風資源,并交由省內優質企業進行開發。
四是進一步加大科研資金扶持力度。風電產業設備研發、產業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產品的更新換代給企業資金上帶來非常大的壓力。目前新機組、新技術的年度研發費用高達5000萬元以上,希望省委省政府在企業的科研經費上提供更多財政資金扶持,推動風電技術發展進步。同時在“湖南省重大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經信委的首臺套”和“重大產品創新”等項目給予風電制造企業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