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海上風電年度建設規模如何突破:海上施工船是瓶頸?

   2020-08-12 球哥看風16890
核心提示:海上搶裝潮已經在醞釀之中,2020年大家都預計在500萬千瓦以上,大家一直以來都在討論海上風電的發展為什么這么慢?大家也基本都
海上搶裝潮已經在醞釀之中,2020年大家都預計在500萬千瓦以上,大家一直以來都在討論海上風電的發展為什么這么慢?大家也基本都清楚,海上風電的發展涉及的面很廣:

(來源:微信公眾號“球哥看風”ID:colorballwind2020)

1,海纜造價

2,海上升壓站

3,基礎及施工成本(基礎施工工程船舶)

4,風機單位千瓦造價

5,海上風電安裝船(吊裝)

從這幾個核心因素來看,海纜,升壓站以及風機單位千瓦造價已經在有計劃的降低,就風機單位采購價格來看,10MW的單位千瓦價格已經突破7000元,到了總造價的50%以下下,就目前的規模而言,已經到了利潤額紅線天花板。

大家一致認為海上風電的發展的瓶頸在于風機單位千瓦采購價格,實際海上風機的單位千瓦采購價格最低已經突破6000元(6MW),從早期的10000元/kw已經下降40%,降本空間從目前一年不到1000臺的采購量來看,已經接近利潤底線,其實如果大家還把降本目標定在風機的單位成本,實際上不現實。風電發展規模如果達到10000臺以上,風機的邊際成本會急劇下降,在此之前無法分享規模的紅利。

從當前的海上風電發展來看,真正把控建設規模的核心在于基礎施工和吊裝施工工程船舶的數量。很簡單,一艘施工船在一年的施工周期,施工窗口期是有時間限制的,國內目前最高海上風電吊裝施工記錄:國電龍源江蘇利用11個月、160天窗口期完成80臺風機安裝(H7海上風電場),相當于32萬千瓦的裝機規模。

實際上,2019年初,全國海上風電開工規模7.5GW。根據業內人士的經驗測算:據龍源振華公開數據與華創證券測算,在考慮不同施工條件的前提下(海浪、天氣等),每艘吊裝船每年吊裝臺套的數量約為30-50臺套左右,如果按照6MW的單機規模,實際一艘船最多能吊裝20萬千瓦左右。當年750萬千瓦的風機吊裝需要40艘基礎施工船和50艘專業風機安裝船來支撐。前一段時間沸沸揚揚的振江號吊裝事故,吊裝船單價4.2億元,一次可以裝載8MW風機3臺套,足見安裝船的投資之高。

海上安裝船出海一次能吊裝多少,需要多少時間,得看老天爺的開眼。如果遇大風,距離海岸距離超過30KM,吊裝施工的效率還會繼續調低。這里實際透露了一個問題:吊裝施工船的造價??傮w來看,未來吊裝規格至少按照10MW的風機規格進行設計,單位造價3-5億元/臺,每年也就不到200天的施工窗口期,真正要實現年度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吊裝施工船(吊裝)的數量至少需要60-70臺以上(預測,個人意見),而這僅僅是海上安裝船。

僅廣東,58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裝機規劃,這是未來巨大市場空間的一個縮影。如何實現廣東海上風電規模發展,必須把海上風電的產業鏈進行同步規劃,只有風電裝機規模上去了,風機的單位造價才會降低(邊際成本隨著規模的倍增急劇下降),從這個角度看,施工船成為海上風電發展的核心與瓶頸。施工船造價高,如果沒有一定市場空間規模,投資者就不可能有投資可能,而且投資后就面臨回收周期就遙遙無期的尷尬局面。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個人建議船舶供應商牽頭控股,施工單位,業主單位和風機主機廠參股,針對區域開發規模,根據建設進度,有計劃的投入施工船的建造,逐步提升施工船的數量。如果2020年要實現500萬千瓦以上的建設規模,從當前的建設施工速度,至少需要40艘施工船(吊裝,最悲觀的考慮),當前已經有30多艘,按計劃明年應該可以達到這個規模,但能否在年底前下水,這才是關鍵。先有船,再有風機,擴大裝機規模,然后逐步增加施工船,繼續擴大規模,繼續降低造價,繼續擴大裝機規模,實現單位千瓦的海上風電造價的有序下降,這才是海上風電發展的未來良性循環發展。

海上風電發展未來看施工,我想隨著施工船的逐步增加,年度建設規模的增加,在未來2-3年單位造價的下降就會促成海上平價,2020年年底的強制平價可能會讓我們的海上風電開發商痛苦1-2年,之后我想就會迎來海上風電發展的新未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