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燃料電池設計、電堆性能、使用壽命以及膜電極、雙極板、催化劑等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實現小型化、高效率、長壽命,低成本等是燃料電池步入正式商業化的必要條件。”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耀虹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
從世界范圍來看,燃料電池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燃料電池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研發已持續超過20年,日、韓車企研發的燃料電池轎車已經量產。以豐田Mirai為例,該款車售價約5萬美元(約合38萬元人民幣),且未來仍有較大下降空間,據稱其性能已可與電動汽車特斯拉Model S媲美。
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目前我國燃料電池水平還比較低,在功率密度、耐久性、能耗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華耀虹看來,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燃料電池,但此后由于種種原因停止了研究工作,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才重新啟動,致使我國燃料電池的研究水平大大落后于國外;二是由于項目盈利性不明顯,且技術門檻較高,現在企業整體對燃料電池行業的參與不夠,導致相關設備性能不足、成本較高。
華耀虹指出,目前市場對氫能使用存在一個明顯的誤區,即將氫能的應用范圍局限于傳統化工生產領域這個單一應用場景,且擔憂氫能基礎設施投入巨大,且使用成本高昂。事實上,氫能可用于儲能、燃料電池汽車、家用熱電聯產、分布式發電等多個領域,其在能源網絡中形成的交叉應用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目前,制氫、儲氫、加氫和燃料電池等多個環節中的裝備和關鍵技術都有一定的突破,整體催生了氫能經濟的吸引力。
對此,華耀虹表示,雪人股份2016年起確立了積極發展無碳高效氫能源項目及核心設備研發與供應的戰略發展模式。公司通過一系列國際并購、控股或者參股,引進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國際先進技術,形成了上游掌握“水電解制氫+加氫站+氫液化技術”,下游覆蓋“燃料電池+空氣供給系統+氫循環泵”完整的氫能源產業鏈布局。
今年4月底,雪人股份戰略投資加拿大Hydrogenics(水吉能)公司17.6%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并與之達成一個互惠的燃料電池技術, 水電解制氫和加氫站相關技術的戰略合作關系。
據介紹,高純氫制備的成本問題是制約燃料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雪人股份憑借超低溫制冷技術快速切入液氫產業鏈領域,氫液化和加氫站建設處于整個氫能源產業的上游。
在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雪人股份已形成清晰短期、中期、長期的戰略規劃,并逐步實現與公司其他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完整的大生態閉環。華耀虹表示,未來雪人股份還將持續發力,在中國、歐洲、日本、美國成立技術研發中心,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動中國在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獲得突破,從而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