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董明珠:銀隆是埋在沙里面的金子 我們去挖出來

   2017-06-14 財經國家周刊15740
核心提示:隨著我國環境的嚴重壓力,能源轉型迫在眉睫,如何解決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成為當下社會思考和爭論的問題。
發展儲能,已經成為人類有效利用能源最后一公里的最佳選擇和最終途徑,儲能對于我國2020年碳排放強度下降45%的目標實現具有極為重要的支撐作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表示,儲能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在于它是能源革命的一個核心,如果儲能技術問題解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霧霾的問題,電源的改變問題就完全做到了。
 
這也證明,當下是我國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最好時機,而從誕生就以打造儲能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競爭力的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銀隆新能源”)表示,銀隆新能源儲能電池要用最少的資源投入和能源消耗來完成電池的生命周期循環,盡最大努力實現對環境和資源的友好。
 
此前,關于銀隆新能源的收購案跌宕起伏地貫穿了2016年, 而在2017年6月11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銀隆新能源名譽董事長董明珠,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銀倉等企業代表在央視《對話》欄目,共同探討了能源變革背景下,對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現實問題的思考。
 
光明的儲能前景
 
“能源的問題即是儲能的問題”,這個觀點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儲能,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儲存能量的技術,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多是以一種電池的形式存在。與光伏較為單一的制造技術路線不同,儲能擁有著更廣泛的技術路線和應用領域——新能源汽車、電力、大電源應用管理等領域,在這些方面,儲能將承擔起重要的技術支撐。
 
新能源汽車,作為采用移動儲能方式的典型代表,是目前儲能產業發展最快的方向之一。魏銀倉表示,未來汽車將會是一個儲能的平臺,這個儲能首先為家庭的能源安全、家庭辦公儲存交通工具,它是一個多功能的高檔消費品,或者叫固定資產。
 
不過,雖然目前新能源等清潔能源發展迅速,但是卻受制于它的隨機性、波動性以及無法儲存性,導致當下新能源的棄風、棄光現象尤為嚴重。特別是對于新能源汽車,限于中國的能源結構以及新能源技術本身的突破瓶頸,國內市場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始終步履維艱,導致其不能夠被大面積的推廣和釋放。
 
而面對當下不成熟的能源轉型結構,董明珠并沒有退縮,堅定地要進軍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領域。除了因為在格力的家電版圖中唯獨欠缺儲能這個重要的技術外,更是因為銀隆新能源的核心技術與發展前景,讓她有了前進的信心。
 
董明珠認為儲能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個方向,而銀隆新能源的銀隆鈦電池所具備的以下特點,促使她必須與銀隆合作。“第一,它的使用壽命長。現在一般的普通電池三年,但是銀隆鈦可以承受儲能之后30年;第二,作為企業家,做任何產品開發,安全要擺在第一位,恰恰銀隆新能源告訴了我,它不會起火,不會爆炸”。
 
而此前入股銀隆新能源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有相同的見解。作為萬達近三十年來投資制造業的第一單,他認為銀隆新能源在儲能方面前景廣闊,隨著儲能市場的逐漸成熟及電池成本的下降,鈦酸鋰電池在儲能領域將有一番作為。
 
“董明珠與銀隆的牽手即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基于二人身處行業跨度之大,必然是基于儲能是人類未來發展重要產業。”協鑫集團副總裁柳崇禧在節目中談及兩者的合作時表示。
 
8小時和6分鐘
 
魏銀倉認為,儲能產品其實擺在屏幕上就是一個五角星,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能、充電時間以及耐環境的高低溫,這五個角缺一不可。“銀隆的技術起碼四個角是圓滿的,那么差一個能量密度”。
 
不過,對于經常被業界詬病的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低的問題,魏銀倉強調,銀隆鈦電池的能量密度并非沒有進步。他在節目現場拿出一個銀隆鈦電池并舉例,五年前,該電池這個體積只有20安時,但是目前同樣的體積,已經提升至40安時。
 
“就像打一場球賽一樣,我已經進了四個球,只差一個球,而且我這個球離球門越來越近。”魏銀倉表示。
 
據悉,鈦酸鋰電池是鋰電池中壽命最長、安全最高的電池。論生命周期,普通鋰離子電池約為1000—2000次循環,鈦酸鋰則是3萬次循環,是前者的15倍。而且經過核心研發,銀隆鈦具備6分鐘快充放、耐寬溫(-50℃~+60℃)、30年循環使用壽命、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等多種技術特性和優勢,攻克了業內公認的“五大問題”。
 
目前,銀隆新能源所研發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鈦酸鋰電池,與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60%。另外,銀隆還掌握了氫鈦研發這一核心技術,將有效解決電池能量密度的問題。
 
董明珠對于銀隆鈦的技術優勢談道:“我坐過特斯拉,我的司機告訴我它充電要8個小時。在大公交系統里面,如果6分鐘充電,可以減掉一半的車輛運行,無形當中運營成本在降低了”。
 
而隨著能源結構的轉型,如今中國儲能市場正處于井噴前夜,一波又一波淘金者爭先恐后地布局電池產業,想在儲能電池領域分得一杯羹。但在魏銀倉看來,如果儲能電池只有能量密度高,不安全,壽命不長,那就是偽命題,就是在炒作。
 
“雖苦猶榮”
 
在魏銀倉看來,董明珠帶著王健林、劉強東等行業領袖入股銀隆新能源后,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企業的文化和理念的引進,更是讓銀隆新能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的品質問題,董明珠談道:“中國不僅是銀隆,汽車業普遍存在粗制濫造的缺陷。”正因為如此,對于銀隆新能源的產品質量,董明珠提出了近乎“不近人情”的要求。“我們在每個細節管理上一定是有嚴格的、苛刻的標準或者是檢測手段,讓任何瑕疵不能在這個過程當中漏掉”。
 
她也在節目中透露,雙方曾為品質問題爭吵。關于客車的縫隙,董明珠要求做到零毫米無縫對接,魏銀倉則舉例即使是價值上百萬的日本汽車也無法做到無縫對接,而新能源商用車尤其是十幾米的客車,作為一種工業產品,細節上也很難與外國高端乘用車進行比較。不過董明珠堅稱,銀隆新能源以現有價格要是能夠實現價值上百萬的汽車品質,那才是銀隆的水平。
 
如此嚴苛的要求,還有另外的原因。在董明珠看來,目前在新能源領域,還沒有哪個國家敢說自己是絕對的領先,所以現在全球應該說是在一個起跑線上。“我們要求它技術不斷升級,不斷超越自己,把技術完全壟斷在自己手上,這就是我們創新的一個最好機會”。
 
“企業領袖必須以極致的眼光來要求自己的團隊,除了全力以赴,別無他選。”董明珠也認為,自己的介入,給銀隆新能源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不過,魏銀倉則對此表示,這個壓力在無形中也對他的產品質量帶來了一個附加的保證,推動了產品的進步,“出現了問題,無論使用什么手段都要徹底解決,追究完美”,這是對銀隆上萬員工的壓力,更是鞭策。
 
“雖苦猶榮”。這四個字,是魏銀倉對董明珠等股東入股以來,自己所承擔的責任的評價。
 
而談及對銀隆新能源的“坎坷”投資歷程,董明珠在節目中也透露了一個秘密。當業界盛傳董明珠將自己的全部身價投入銀隆新能源時,其實她更是借債投資。不過,董明珠并不認為這有什么壓力,“借債就是要下定決心做這個事,實際上它已經開接近曙光了”。
 
董明珠表示,中國要真正強大,那么“中國制造”一定是能夠成為“中國創造”。“企業必須自主掌握核心技術、產品研發能力,并且在開發的過程中,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企業,還要能創造全新的生活體驗、全面提升生活質量,可以帶來生活享受和兼顧環境保護的產品”。
 
目前,銀隆新能源已在全國建成四大產業園,業務涵蓋鈦酸鋰電池材料生產、鈦酸鋰動力電池制造、鈦酸鋰儲能電池制造、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與此同時,在建的成都新能源產業園項目擬建設鈦酸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充電裝備等產品生產基地。
 
“他是埋在沙里面的金子,我們去把它挖出來。”董明珠未來要與銀隆新能源加快速度合作建立新能源電池的生產基地,彌補產能不足的影響。“只有敢于做成極致,這市場未來才能屬于你。”董明珠也表示,快看到黎明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