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探明儲量居全球之首但仍高度依賴進口 鋰電池原材料鋰資源利用短板待補

   2018-11-21 中國能源報14350
核心提示:近年來,我國鋰資源與電池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國際主流企業主
近年來,我國鋰資源與電池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國際主流企業主要電池類型為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其中中國2017年兩種電池裝機占比合計達到93.3%,鋰資源在動力電池行業可謂炙手可熱。但隨著動力電池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鋰資源的開采已難以滿足其需求。未來鋰電池產業要如何真正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鋰資源利用率偏低

我國鋰資源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區,占全國總量的85%左右。其中青?,F在已經探明的氯化鋰儲量為1982萬噸,西藏為1740余萬噸。

“從鋰資源的總量來看我們是全球最大的,但大而不強。”中國科學院院士鄭綿平指出,并且,我國鋰原料對外依賴度高,目前的使用量主要依賴于進口鋰輝石及鹽湖鹵水。

據了解,目前全球的鋰資源主要以鹽湖和硬巖的形式存在,其中鹽湖主要集中在“鋰三角”(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維亞)地區,其特點是季節變化較大、成本較低,對環境較友好。硬巖則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特點是需要經過爆炸、磨碎,成本較高。

“2017年鋰資源全球產量為23萬噸,其中我國的使用量為12.5萬噸,占全球總量的52%。但是我們的鋰原料并不是自產的,而是依賴進口。這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難題。”鄭綿平說。

雖然我國的鋰資源種類繁多,總量很大,且近年來技術發展較快,開采鋰資源的成本已有所下降,但由于開采不當、開發程度低等問題仍然存在,與南美地區相比,我國生產成本并無優勢,價格偏高。

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向記者表示:“資源雖然豐富,但稟賦不佳,利用率相對較低,對外依存度較高。從長期來看,鋰電池產業存在著資源安全的風險。”

可持續發展是方向

“鋰原料的提煉離不開技術的創新與升級,企業應在技術創新方面‘下力氣’才能實現鋰原料的可持續發展和應用。”鄭綿平說。

基于現狀,鄭綿平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進一步提升吸附和隔膜技術;二是將沉淀法、離子交換吸附法等多個方法聯合使用;三是提高回收率;四是綜合利用資源。“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辦法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內地的江漢一帶,如果采取利用地熱的方法,就有可能把成本降下來。”

除了企業自身要加強技術,國家政策的支持也是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有益推力。“若國家制定鋰電池產業相關的中長期規劃,將鋰資源作為戰略資源,加強資源的勘察、評價、開采和資源回收利用工作,加強市場監管,引導價格理性回歸,鼓勵企業在全球布局上游資源,降低資源的風險性,那么我國鋰電池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陳清泰認為。

“當前我們正在面臨鋰產業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機遇,加強創新,在鋰產業補足我們的短板,助力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國家綠色能源戰略目標。”鄭綿平表示,現階段我國動力電池的發展還要靠鋰資源,促使鋰產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勢在必行。 
 
標簽: 鋰資源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