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在未來幾年應該還會很火。”近日,禾望電氣副總裁蔡海濤向記者介紹,海上風電正迎來發展上升期。不管是未來我國對海上風電的需求將不斷增大,還是開發領域將從近海拓展至深海,都為今后海上風電的發展帶來樂觀預期。
海上風電未來5年仍將穩定增長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裝機的體量仍較小,而近年來,國內各地高度重視海上風電的發展。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預計到2030年底,廣東省建成投產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屆時將成為全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省份。
“未來5年會迎來風電和光伏的持續穩定增長。”蔡海濤介紹,按照我國2020年確定的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目標以及國家相關部門的預測,“十四五”期間,風電和光伏每年的裝機量會達到70GW到90GW。
此外,碳達峰、碳中和的提出必將加快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跨越式發展。而在碳達標、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下,儲能在發電側與風電、光伏配套領域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禾望電氣較早進入儲能領域,目前已成為國內技術、質量、產能領先的儲能系統集成商。據了解,禾望電氣的儲能產品涵蓋各個功率等級的儲能變流器、軟硬件可定制化的EMS能量管理系統、占地面積小實用性高的儲能一體機、標準化設計方案的集裝箱電池儲能系統等。
蔡海濤總結,按照國家政策和行業最新預測,風電行業特別是海上風電仍然值得看好。
海上風電在挑戰中迎來機遇
不過,海上風電的發展也面臨供應緊張、設備低價、安裝船缺少,以及安裝窗口期短等問題。特別是當前,已經預知2022年海上風電平價上網,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后期海上風電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蔡海濤預計,在海上風電平價上網的第一年,有可能會導致海上風電裝機量相對下滑。但是從長遠來看,海上風電的裝機量仍然值得期待。
海上風電的裝機量上升也將促進海上風電產業鏈相關企業發展。以風力發電設備中的風電變流器為例,該產品是風力發電機組中不可缺少的能量變換單元,也是風電機組的關鍵部件之一。
禾望電氣作為風電變流器領先企業之一,專注于電網適應性研究和未來新機型研發,在風電機組轉矩跟蹤、電能質量、電網適應性、高低壓穿越和海上風電等解決方案方面均具有較強競爭力。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46億元,同比上漲34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2.31億元,同比上漲440.47%。
同時,風電平價上網和補貼退坡所帶來的挑戰,還促進了海上風電行業再次洗牌。蔡海濤表示:“提前有應對策略的品牌廠家將會在競爭中勝出,主要還是依靠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品的不斷創新。”
據了解,禾望電氣幾年前就開始布局,蔡海濤指出,禾望電氣的創始團隊大都來自華為、艾默生等公司,擁有多年的電子開發、管理經驗,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有自己的獨到做法。
目前,禾望電氣在變流器的研發上持續投入,以保證技術的領先性。2020年半年報顯示,禾望電氣在報告期內投入研發費用約6355.8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15%。
而在產品方面,為了應對平價上網以及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可利用率,禾望電氣推出了模塊化變流器并已經批量發貨。同時,為了應對5MW以上的大功率變流器需求,禾望電氣推出了900V、1140V、3300V的方案。禾望電氣介紹,公司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擁有3300V應用案例的變流器廠家,于2020年風電展會上推出中壓單機10MW產品并拿到了批量訂單。
此外,禾望電氣也持續關注風機25年全生命周期的效益提升,做了大量的研發和技術儲備。蔡海濤稱,為了提升風電機組的長期發電效益,禾望電氣在已有全功率機型上進行了技術創新,提出了為客戶節電的變流器方案。
海上風電未來5年仍將穩定增長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裝機的體量仍較小,而近年來,國內各地高度重視海上風電的發展。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預計到2030年底,廣東省建成投產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屆時將成為全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省份。
“未來5年會迎來風電和光伏的持續穩定增長。”蔡海濤介紹,按照我國2020年確定的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目標以及國家相關部門的預測,“十四五”期間,風電和光伏每年的裝機量會達到70GW到90GW。
此外,碳達峰、碳中和的提出必將加快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跨越式發展。而在碳達標、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下,儲能在發電側與風電、光伏配套領域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禾望電氣較早進入儲能領域,目前已成為國內技術、質量、產能領先的儲能系統集成商。據了解,禾望電氣的儲能產品涵蓋各個功率等級的儲能變流器、軟硬件可定制化的EMS能量管理系統、占地面積小實用性高的儲能一體機、標準化設計方案的集裝箱電池儲能系統等。
蔡海濤總結,按照國家政策和行業最新預測,風電行業特別是海上風電仍然值得看好。
海上風電在挑戰中迎來機遇
不過,海上風電的發展也面臨供應緊張、設備低價、安裝船缺少,以及安裝窗口期短等問題。特別是當前,已經預知2022年海上風電平價上網,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后期海上風電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蔡海濤預計,在海上風電平價上網的第一年,有可能會導致海上風電裝機量相對下滑。但是從長遠來看,海上風電的裝機量仍然值得期待。
海上風電的裝機量上升也將促進海上風電產業鏈相關企業發展。以風力發電設備中的風電變流器為例,該產品是風力發電機組中不可缺少的能量變換單元,也是風電機組的關鍵部件之一。
禾望電氣作為風電變流器領先企業之一,專注于電網適應性研究和未來新機型研發,在風電機組轉矩跟蹤、電能質量、電網適應性、高低壓穿越和海上風電等解決方案方面均具有較強競爭力。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46億元,同比上漲34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2.31億元,同比上漲440.47%。
同時,風電平價上網和補貼退坡所帶來的挑戰,還促進了海上風電行業再次洗牌。蔡海濤表示:“提前有應對策略的品牌廠家將會在競爭中勝出,主要還是依靠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產品的不斷創新。”
據了解,禾望電氣幾年前就開始布局,蔡海濤指出,禾望電氣的創始團隊大都來自華為、艾默生等公司,擁有多年的電子開發、管理經驗,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有自己的獨到做法。
目前,禾望電氣在變流器的研發上持續投入,以保證技術的領先性。2020年半年報顯示,禾望電氣在報告期內投入研發費用約6355.86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15%。
而在產品方面,為了應對平價上網以及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可利用率,禾望電氣推出了模塊化變流器并已經批量發貨。同時,為了應對5MW以上的大功率變流器需求,禾望電氣推出了900V、1140V、3300V的方案。禾望電氣介紹,公司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擁有3300V應用案例的變流器廠家,于2020年風電展會上推出中壓單機10MW產品并拿到了批量訂單。
此外,禾望電氣也持續關注風機25年全生命周期的效益提升,做了大量的研發和技術儲備。蔡海濤稱,為了提升風電機組的長期發電效益,禾望電氣在已有全功率機型上進行了技術創新,提出了為客戶節電的變流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