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進擊的電動化戰略 聊聊大眾集團“動力電池日”

   2021-03-18 鋰電百人會14511
核心提示:大眾集團在狼堡總部首次向全球直播了線上的電池日活動。在此次活動上,大眾詳細闡述了對電池技術、電池產能、超充站建設等方面未
大眾集團在狼堡總部首次向全球直播了線上的“電池日”活動。在此次活動上,大眾詳細闡述了對電池技術、電池產能、超充站建設等方面未來十年的規劃,包括新建六座超級電池工廠、構建和擴大充電網絡以及推出全新電池等。

前有馬斯克的特斯拉Battery Day,后有大眾集團的Power Day,無論命名是否一樣,不可否認的是,在眾多的傳統汽車廠商里面,大眾集團的電動化造型看起來最有遠見。

把生產電池的成本降低50%,

新建六座40 GWh級別的動力電池超級工廠

獨立研發電池電芯的模式

推出全新的統一棱柱型電池,

到2025年,大眾集團計劃擴增充電樁數量至17000個

電池回收率提升至95%
動力電池生產成本減半


首先在電池方面,大眾集團將采用標準化電芯,并計劃在2023年正式量產,至2030年覆蓋大眾集團旗下80%的電動車型,而其余20%的車型將應用獨立的專用電池設計。


 
在過去的十年里,電池的每千瓦時成本始終在大幅下降,從2010年的1100美元/千瓦時下降到2019年的156美元/千瓦時,降幅達87%。大眾的目標是將入門級市場的電池成本降低50%,將批量市場的電池成本降低30%。

除了在電芯領域進行優化外,大眾集團還計劃在電池系統結構上進行優化,其采用CTP(cell to pack,無模組電池包)以及CTC(cell to car,一體化電動底盤)的方式進行優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寧德時代和特斯拉在這兩項技術方面都有應用或布局。


大眾集團的目標將電芯直接裝載到車型當中,降低電池的成本和復雜性,同時提高電池的續航里程和性能。同時,在輕量化方面的表現更為卓越,還可以使車輛獲得更長的續航里程。這最終將使生產和使用電動汽車變得更便宜,推動其成為主導的移動技術。

動力電池擴產240GWh

根據“電池日”活動當天透露的規劃與施馬爾的表態,大眾集團將于未來十年內在歐洲與合作伙伴一同新建六座40 GWh級別的動力電池超級工廠,總規劃產能達240 GWh。該數字不僅與集團估算的250 GWh年動力電池需求量相對應,也是對特斯拉計劃在柏林超級工廠園區內新建一座220 GWh全球最大單一動力電池工廠規劃的積極回應。


在六座40 GWh級別的動力電池超級工廠中,最初兩家工廠將分別建在瑞典斯凱萊夫特和德國薩爾茨吉特。薩爾茨吉特工廠將從2025年開始為大眾生產電池,每年產能將高達40GWh。

大眾的第三家工廠將建在西班牙、葡萄牙或法國,第四家工廠將設在東歐。雖然第五座和第六座工廠的選址待定,但是在集團內部擁有巨大權力、且長期與迪斯有著沖突的大眾集團工會主席奧斯特羅(Bernd Osterloh)已經開始公開呼吁,至少將為德國本土再爭取一座動力電池工廠。

此外,大眾集團還與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合作,這家工廠將于2023年開始生產電池,產能最終也將擴大到40GWh。

雖然迪斯與施馬爾并未透露這一龐大的電池工廠計劃將耗費多少資金,但是根據德國NordLB銀行的估算,六座工廠至少需要大眾方面另行投入120至140億歐元。此前,大眾方面已經宣布將在2024年之前為電動化轉型投入160億歐元。

目前,大眾集團計劃從供應商那里采購電池,也布局了磷酸鐵鋰電池、高錳三元鋰電池、鎳鈷錳三元電池以及固態電池。


 
不過,大眾集團也計劃在諸多電池生產設施內自主研發電池。從2023年開始,大眾集團將推出全新的統一棱柱型電池(Unified Premium Battery)。按照計劃,這款電池到2030年將配備在大眾集團超過80%的車型上,同時這款新電池可回收再利用的比例高達95%。預計伴隨著創新生產技術的應用和持續的回收再利用,大眾有望將入門款車型的電池成本降幅逐漸提升至最多50%,

新的棱柱型統一電池還為過渡到固態電池提供了最好的條件,這將成為電池技術的下一次飛躍。預計大眾將在2025年中期實現這一飛躍,并將始終如一地專注于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充分利用電池技術的改進和充電資源。


 
同時,大眾集團也提到了電池商業閉環。它將進行電芯、電池系統、一手使用、二手使用以及電池回收等方面的工作。其中,在回收方面,大眾集團位于德國中部城市薩爾茨吉特的首個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試點工廠已在2月末正式啟用,該工廠的目標是打造閉環回收管理體系,對有價值的鎳、鈷、錳等原材料進行回收,其長遠目標是回收90%以上的原材料。

充電便利性和里程焦慮是當前阻礙中國客戶購買電動汽車的兩個主要因素,大眾不僅在制定電池藍圖,還在努力擴大其充電平臺。


 
目前,大眾集團已經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40個超級充電站,充電功率介于120千瓦到180千瓦之間,以及建立了255座充電站,包括1800個充電樁。

在2021年,大眾集團將借助旗下合資公司開邁斯在中國建成超過500個充電站和6000多個充電樁,全面覆蓋8個主要城市,服務范圍可以覆蓋約80%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到2025年,大眾集團電基礎設施的總投資預計約為4億歐元(約合4.77億美元),并正在尋找其他公司合作。在北美,到今年年底,Electrify America公司將幫助安裝3500個快速充電樁。在中國,大眾也將建設數量至17000個,配備120千瓦至180千瓦,乃至超過300千瓦的大功率充電樁,并將覆蓋中國絕大部分城市。

擴建充電平臺方面,大眾集團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實現,包括石油巨頭英國石油(BP)以及歐洲頂級公用事業公司Enel和Iberdrola。

相比特斯拉Battery Day,我們看到的大眾集團的power day平淡而樸素,并沒有驚世駭俗的超級技術,讓人一下子就能看到未來電動汽車的模樣。相反,這次power day所展現的內容,是大眾集團非常務實的電動化戰略,每一個規劃都很有邏輯,也非常具體,讓我們對大眾集團的“2025戰略”也充滿了期待。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1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