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生產工藝步驟更少,異質結電池貴在哪里?

   2021-04-26 OFweek太陽能光伏20050
核心提示:當PERC電池技術越發接近轉換效率極限,很多企業都已經把目光轉向了效率更高的電池技術,其中以TOPCON和異質結電池技術關注度最高
當PERC電池技術越發接近轉換效率極限,很多企業都已經把目光轉向了效率更高的電池技術,其中以TOPCON和異質結電池技術關注度最高,也最具產業化潛力。

在生產工藝步驟上,PERC電池需要經過清洗制絨、擴散、激光SE、去除PSG和背結、氧化、前表面SiNx、背面AlOx/SiNy、絲印與燒結、光再生、測試,一共10步。TOPCON電池步驟更是多達12步。而異質結電池僅需要清洗制絨、雙面PECVD鍍a-Si、雙面PECVD鍍TCO膜、雙面絲印與燒結、測試,5步就可完成。

也就是說,從生產工藝步驟上來看,步驟更少的異質結電池,理論上會更加便宜。但數據卻顯示,目前的PERC電池片的生產成本在為0.7-0.75元/W,異質結電池的生產成本為0.9-1元/W,后者反而更貴。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異質結電池需要用到低溫銀漿,價格居高不下。

目前,光伏電池市場上的PERC電池和BSF電池都是采用高溫銀漿,異質結電池所需要的低溫銀漿非常小眾,自然價格就會更高一些。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國產廠商還未完全掌握低溫銀漿技術,而是幾乎被京都ELEX (KE)“壟斷”,市占率超過90%,導致國產化進程緩慢,這才是低溫銀漿降本緩慢的根本原因。

當然,異質結電池生產設備國產化程度不高,也限制了其成本的下降,還需要上下游產業鏈共同配合,才能早日實現異質結電池的大規模量產。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