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億華通:氫能版圖走向多元 減少虧損仍未可知

   2023-06-25 氫能觀察張贏105640
核心提示:6月6日,億華通成立氫能科技公司,并發布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和PEM電解槽。億華通表示,新公司將整合資源,向上游制氫領域布局,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從“中國氫能第一股”到如今,億華通的每一步似乎都備受關注,研發力度逐漸加大、凈利潤大幅降

6月6日,億華通成立氫能科技公司,并發布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和PEM電解槽。億華通表示,新公司將整合資源,向上游制氫領域布局,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


從“中國氫能第一股”到如今,億華通的每一步似乎都備受關注,研發力度逐漸加大、凈利潤大幅降低……就如中國氫能產業發展一般,億華通在愈挫愈勇中正華麗轉身。


氫能風起  應運而生


億華通,全稱為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團隊培育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北京清能華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業務聚焦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與產業化。


2012年,國務院通過《“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并首次將燃料電池汽車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億華通正式成立。


2016年,億華通新三板正式掛牌,成為“中國氫能第一股”,實現中國氫能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零突破。


2020年6月,億華通從新三板退市,轉戰科創板。2020年8月,億華通正式在科創板上市,公司發行價76.65元/股,開盤漲239%


目前,億華通前三大股東分別為董事長張國強(持股15.73%)、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公司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15.48%)、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32%)。


來源:企查查


億華通2020年8月于科創板上市時發布招股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265萬股,募集資金12億元。募集資金計劃投向億華通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建設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等項目。該項目建設完成后,可形成年產30kW、60kW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8000臺的規模。


根據招股書,億華通2019年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產能為2000套,產量為601套,產能利用率為30.05%。同年,其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銷量為498套。統計顯示,2019年億華通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系統出貨量位居全行業第二,國產電堆使用數量為全國第一。


利潤縮水  營收降低


從2018年至2022年,億華通連年虧損,但是好消息是,2022年億華通凈利潤相比上一年度虧損較少。

億華通近五年營收情況


據億華通2022年年報,億華通2022年總收入為73811.66萬元,同比增長17.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645.43萬元。


摘自億華通2022年年報


分析2022年度虧損原因,億華通表示,公司持續高水平的研發投入對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目前燃料電池行業仍處于產業化初期階段,市場需求仍舊較小。此外,億華通進一步拓展了人才儲備,加大人力需求投入。2022年度,億華通的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為1.01億元、1.05億元和2.13億元。

摘自億華通2022年年報


本著堅持自主研發的理念,億華通在研發投入上加大力度。年報中提到,未來公司開展經營業務將重點在增強研發能力、擴大電堆生產能力、改善供應鏈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方面加大投入,且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經營管理開支將進一步增加。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公司銷售定價和毛利率均可能下降。若公司未來在市場推廣方面未達預期,公司仍將持續虧損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負。


先行先試  立于風口


億華通在燃料電池產業中,可謂是先行者。

2022年度,億華通系統營收高達68454.18萬,實現燃料電池系統銷售161520kW,同比增長175.73%。億華通2022年燃料電池系統的平均售價為4238元/kW,同比2021年下降了25%。


摘自億華通2022年年報


億華通的核心產品為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并且一直向大功率進發。億華通燃料電池系統覆蓋了30kW到120kW多種型號,并開發出了國內首款240kW大功率車用燃料電池系統,滿足多種需求和場景。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計獲得845項專利及103項軟件著作權。


億華通與國內宇通客車、北汽福田等車企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搭載其燃料電池系統的燃料電池車輛已先后在北京、張家口、上海等地線上運營。截至2022年底,全國發布791款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公告(不含底盤公告),其中搭載億華通燃料電池系統的整車公告121款,位居行業前列。


然而目前燃料電池市場并不十分樂觀?,F階段,我國燃料電池產業高度依賴政府補貼政策,燃料電池汽車規?;俣热耘f緩慢。億華通在年報中也表示,若是政府補貼縮減,或將對公司業務產生不利影響。面對著下游燃料電池汽車需求并不“火熱”的窘境,各個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的企業也在“入不敷出”中艱難生存。


2022全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4萬輛和0.3萬輛,同比增長105.4%和112.8%。我國各省市發布的氫能產業專項規劃中提到在2025年前將會推廣十幾萬輛規模的燃料電池汽車,面臨這個目標,近兩年我國燃料電池產業或將壓力倍增。

需求帶動生產。億華通沒有將眼光專注在下游的燃料電池系統上,近日成立的制氫公司可見其想要囊括整個氫能產業鏈的雄心。億華通透露,新成立的氫能科技公司與新疆伊犁州伊寧市已啟動項目合作,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光伏電站、電解水制氫、加氫站、氫儲能、氫燃料電池整車應用等項目的建設工作。


業界表示,自此,億華通完成了制氫與應用環節的戰略和產品布局,實現了從“氫發電”到“電制氫”的多元化業務版圖。氫能觀察分析,如此動作將會進一步加大億華通的研發投入,而今年能否進一步減少虧損還很難把握。


可以說,燃料電池產業如何能夠擺脫“嬰兒車”、實現“獨立行走”,目前尚未可知。億華通曾被稱為“燃料電池界的寧德時代”,但是在還沒有一家成為獨角獸的初期階段,億華通要走的路還很遠。


 
標簽: 億華通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