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萬億賽道,屢現超百億級投資!誰能成為下一個儲能龍頭?

   2023-08-22 世紀儲能網5440
核心提示:重磅

近年來,隨著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新型儲能需求空間廣闊,成為能源發展“新風口”。業內專家預測,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產業規模或將突破萬億元,我國新型儲能產業即將進入爆發期。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已投運的新型儲能累計裝機突破20GW;今年1-6月,新投運的新型儲能裝機達8GW,超過去年全年水平。預計今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將達到15至20GW,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

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2023年1-6月份)

來源: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

作為新能源重鎮,山東則是國內新型儲能裝機量的“大省”。

山東新型儲能裝機量一直遙遙領先,全國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裝機2.94萬GW/5.90GWh,全國占比16.5%。

根據山東能源局公示的數據,2023年新型儲能入庫項目(第一批),擬將45個鋰電池類項目、3個壓縮空氣類、5個新技術類項目列為2023年度新型儲能入庫項目。53個項目總裝機7347MW/13906MWh。

就在山東加速布局儲能的同時,越來越多省份也悄然加入這一新賽道。

重慶市銅梁區打造中國西部新型儲能產業新高地;江蘇省常州市布局儲能技術研究院,引進動力和儲能電池生產及配套企業;四川省宜賓市基本形成了 “1+N”動力電池產業生態圈;長沙市著力打造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2023年的目標是要打造成為國際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并在最近賽迪顧問發布的“2022新型儲能十大城市/園區研究報告”中,榮登“2022年新型儲能十大城市”榜首,而寧鄉高新區則入選“2022年新型儲能十大園區”(如下圖)

來源:賽迪顧問

在新一輪制造業競速賽中,新型儲能產業也成為京津冀、長三角等眾多地區競逐的風口?;浉郯拇鬄硡^也沖在前面,在政策扶持、項目招引、場景應用等多方面發力,搶占新型儲能“黃金賽道”。

繼廣東今年3月出臺《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萬億營收目標后,東莞、惠州、珠海、江門等地都迅速推出落地舉措,從增資擴產、創新研發、要素保障、產業鏈協同等不同層面,扶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儲能風口,珠三角發力

風口已至,未來可期。儲能市場正迎風起舞,積極布局新型儲能產業已然成當下重中之重。

肇慶瞄準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新型儲能、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鏈招商,2023年上半年新引進產業項目253個、計劃投資總額624.3億元。

珠海抓住新能源、新型儲能等產業賽道新機遇,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28個產業立柱項目加快落地。

佛山新型儲能作為支柱產業,爭取到2025年造就成為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惠州聚集起比亞迪、億緯鋰能、欣旺達等一批知名龍頭企業,逐漸形成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

可見,在“風口”之下,珠三角地區瞄準新型儲能這一新賽道,希望在萬億級超級產業中,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但是,在這里還需要提到的是,西北地區也是我國儲能項目部署的重要地區,對拉動新型儲能規??焖僭鲩L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截至2023年6月底,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西北五省區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5.00GW/11.25GWh,近7成裝機來自寧夏和新疆,二者的累計規模均超GW。五省區近5年復合增長率(2017-2022年)達109%。僅今年上半年,五省區新增投運裝機就達到1.82GW/4.705GWh。

由此可見,儲能市場走紅,是趨勢,更是必然。在“雙碳”背景下,萬億級儲能賽道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萬億賽道充滿吸引力

跨界而來的企業不在少數。入局儲能企業來自各行各業,涵蓋了衣、食、住和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其入局方式各有不同,包括開設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入股或收購儲能公司、新增經營范圍等。轉型后的業務則集中在鋰電池等儲能電池的上下游產業。

(數據來源:儲能盒子)

不同于前兩年的沉默增長,進入2023年以來,儲能行業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全方位的向企業釋放積極主動的信號。國家政策推動、擴產步伐帶動訂單表現,儲能產業都展現出了強勁的爆發力。眾所周知,很多傳統企業增長乏力、空間有限,跨界入局儲能,這既是企業經營之策也是大勢所趨,為熱得發燙的儲能市場,再添一把火。

儲能火熱 企業“狂飆”

2023年儲能板塊頻頻站上風口,今年上半年更是迎來了不止一輪的擴產高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6月儲能行業的超百億投資項目(僅限年內宣布簽約、擬建的新項目或投資過百億的二期工程)就有42起,其中28個項目已完成簽約。

(數據來源:星球儲能所)

在電池項目中,3個項目投資金額超過300億元,分別為國軒高科在摩洛哥規劃的年產100GWh電池工廠,投資447億元,也是2023年上半年諸多項目中唯一一個超400億元的投資項目;林源集團擬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投建的新能源及相關產業項目,投資370億元;盛虹集團擬在江蘇張家港投建的60GWh儲能電池超級工廠和新能源電池研究院項目,投資306億元。

此外,百億級項目中還有正威集團擬在云南宣威投建的新能源材料產業園系列項目、寧德時代在廣東佛山規劃的廣東寧德邦普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投資金額超過200億元。

由此可見,2023年上半年國家及地方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導和支持儲能電池行業健康發展。為儲能電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儲能產業鏈的商業模式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資本押注,扎堆IPO

新型儲能市場持續火爆,多家企業啟動IPO進程。據統計,2023年,華塑科技、阿特斯、首航新能、古瑞瓦特等20家儲能企業IPO沖刺。其中,華塑科技、阿特斯和國安盟固利已掛牌上市;首航新能和壹連科技已成功過會,古瑞瓦特也已在港交所披露通過聆訊的招股書并開始IPO路演,其他家企業則處于審核或上市輔導階段。

2023上半年儲能企業IPO進展

由此可見,儲能儼然成為最火爆的新能源賽道之一,這里正在批量誕生獨角獸。隨著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煤炭電力逐步退出,電化學儲能、機械儲能、電磁儲能、氫儲能以及熱儲能等技術路線逐步發展起來,儲能行業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電池出海 擴張海外版圖

進入2023年以來,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遠景動力、蜂巢能源等中國頭部電池廠的觸角已經延伸至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地。整體來看,歐洲成為許多動力電池企業海外建廠首選,尤其是德國以及匈牙利。

以寧德時代為例,該公司在2019年開始在德國布局工廠,規劃產能達14GWh。2022年,又投資超500億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資建設匈牙利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項目。

2023年上半年,以地區來看,寧德時代境內電池業務收入為1017.19億元,同比增長46.10%;境外電池業務收入為656.84億元,同比增長195.15%。寧德時代境外電池業務收入增速是境內的4倍多,釋放出海外電池業務收入大漲的信號。

關于德國及匈牙利工廠的進展情況,寧德時代表示,海外工廠進展順利,德國工廠去年已經實現電芯投產,目前在產能爬坡中。匈牙利項目規模較大,公司分期開展建設,也在順利推進中。預計未來歐洲工廠建廠投產,本地供應量會有所提升。

儲能招標再創新高

民生證券指出,今年上半年,在參與儲能系統投標中,以鋰電儲能系統供應商為主流,相較于去年全年120家參與方,2023年的市場參與者仍在持續增加。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電池生產銷售為主要業務的企業已經全面參與到儲能系統集采市場的競爭中來,加上自有電池產能的比亞迪,勢必進一步增加未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電池企業正在憑借其對電池成本的掌控力和電芯的保供能力而獲得業主的青睞。

近日,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儲能分會發布《2023中國新型儲能7月研究簡報》顯示,7月儲能系統招標規模創歷史新高,分會共統計到儲能招標項目252個,總規模達到15.8GWh,環比增長1%,同比增長425%。

彭博新能源財經公司預測,未來十年全球將投資2620億美元部署345GW/999GWh的新型儲能系統,到2030年全球累計部署新型儲能系統將達到358GW/1028GWh。全球儲能市場在2030年前將以33%的年均復合速率保持高速增長,因為極端氣候和能源短缺,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儲能裝機增速將超過50%。中國和美國合計約占2030年全球累計儲能裝機容量的54%。

由此反映出在政策大方向,儲能技術等發展前提下整個儲能市場正在進入高速發展期。

新型儲能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賽道。當前,新型儲能相關產業鏈加速布局,對能源轉型的支撐作用已經顯現。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