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船風電哈密十三間房50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和伊吾縣淖毛湖15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在中船海裝新疆基地同日開工,投用后預計年上網電量可達17.4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53萬噸。
開工儀式現場。企業供圖
近年來,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裝機量、發電量均突破歷史新高,但風力發電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無法獨立支撐用電負荷穩定運行的需求,要實現風電等新能源的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風儲一體化勢在必行。
此次開工的兩個項目均位于新疆哈密,屬于典型的沙戈荒大基地項目。其中,哈密十三間房50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位于哈密市伊州區十三間房區域,規劃風電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計劃安裝50臺10MW風電機組,配套建設電化學儲能項目5萬千瓦。
伊吾縣淖毛湖15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規劃風電裝機容量為15萬千瓦,計劃安裝21臺7.XMW風電機組,配套建設電化學儲能項目1.5萬千瓦。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據介紹,哈密以西的十三間房是有名的百里風區,每年大風平均日數有200余天,屬于I類風區。身處十三間房風區,飛沙走石是常態,10級以上陣風屢見不鮮。一個連行走都困難的地方,卻是大風車的最佳練武場。
在哈密十三間房昆帆、萊北、神州等各大風場,一臺臺"海裝造"機組已扎根于此,穩定運行,而安裝"海裝造"6.7MW機組的哈密十三間房100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也正緊鑼密鼓的施工中。
企業供圖
此次為更好利用當地風資源,進一步提升發電收益,哈密十三間房50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將安裝50臺"海裝造"10MW風電機組。該機組于2023年5月在甘肅敦煌下線,機組掃風面積約41000平方米,搭載高定多型式塔筒,具有高經濟性、高可靠性、高發電量等優勢。
同時,針對沙戈荒地區高溫、流沙、沙塵暴、砂礫腐蝕等極端天氣和惡劣氣候環境,中船海裝在機組防風沙、葉片前緣抗磨損、視頻巡檢等方面做了進一步優化,讓機組擁有更好環境適應性,成為中高風速和沙戈荒地區的"捕風能手"。
中船海裝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個項目建設工期為12個月,投運后預計年上網電量可達17.4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53萬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45.3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77.3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266.83噸。此外,還可減少大量的灰渣及煙塵排放,并減少相應的廢水排放,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開工儀式現場。企業供圖
"我們將立足做強做優風電產業,運用全產業鏈核心優勢,協同生產、協同服務、協同管理,嚴把工程質量關、施工安全關、工程進度關,全力推進項目如期完工投產。"上述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