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中石化內蒙古鄂爾多斯煤化工綠氫替代項目環評受理!

   2023-12-27 氫新能源26670
核心提示:項目總投資為612267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約8382萬元,占總投資的1.37%。

2023年12月,內蒙古鄂爾多斯生態環境局對中天合創綠色降碳升級項目進行受理公示。

中天合創綠色降碳升級改造項目是對現有裝置挖潛增效和耦合綠氫、綠氧改造;同時新建 50 萬 Nm 3/天 LNG 裝置(冬季 100%負荷運行,夏季 60%負荷運行)、CO 深冷分離、30 萬噸/年醋酸裝置、20 萬噸/年醋酸乙烯裝置、11 萬噸/年 EVA 裝置(釜式聚乙 烯改造)、4×3 萬噸/年 VAE 裝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輔助生產設施等

外購的綠氫直接送入甲醇合成入口,降低變換反應的深度和原料煤消耗。經過酸性氣體脫除后的另一部分含有少量的 CO2甲醇合成氣與深冷分離產生的 H2混合發生甲烷化反應,再經混合制冷生產 LNG 外售。

項目名稱:中天合創綠色降碳升級改造項目

建設性質:改建

建設單位: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建設地點: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圖克鎮圖克工業區

占地面積:總用地面積260684.50m2;其中新廠區占地234390.00m2,老廠區占地26294.50m2。

工程投資:項目總投資為612267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約8382萬元,占總投資的1.37%。

年運行時間:8000小時,裝置操作彈性60%~110%。

據悉,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一期、二期項目)有兩座煤礦及配套的洗煤廠,總生產能力2500萬噸/年(葫蘆素礦1300萬噸/年、門克慶礦1200萬噸/年)?;げ糠钟袃蓚€系列的煤制甲醇裝置,兩個系列的甲醇制烯烴裝置,5套聚烯烴裝置,采用GE水煤漿氣化,寬溫耐硫變換,林德低溫甲醇洗,魯奇甲醇合成,生產360萬噸/年甲醇(中間產品),中石化SMTO技術生產137萬噸聚烯烴。熱電系統設有6臺高壓煤粉鍋爐,產汽2690噸/小時,配有總量為 300MW的發電機組;空分系統設有6套制氧能力為82000Nm3/h 空分裝置。

碳減排措施

中天合創擬實施綠色降碳升級改造。以現有工程煤氣化裝置為起點,通過加入外購綠氫和精甲醇,利用氣化裝置生產的合成氣生產烯烴、醋酸并耦合LNG等產品,通過對各裝置產能的合理柔性設計,根據季節變化,調整各產品的商品量。

綠氫/綠氧由中石化新星內蒙古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綠氫供應量為2.91萬噸/年,綠氧供應量為23.28萬噸/年。

中天合創有14臺GE水煤漿氣化爐。綠色降碳升級改造后,運行方式為11開3備,相應增加煤漿制備系統。單爐生產能力1500t/d(以干燥基計),操作壓力6.5MPa。

全廠工藝系統節能設計 

1)根據本項目煤質、規模、產品方案等的特點,本項目對各裝置的技術及其組合 進行了比較充分的研究論證,結合現有生產裝置及公用工程能力,采用一系列目前最 先進可靠的工藝技術。這些先進可靠的工藝技術及其優化組合是本項目節能降耗的根 本保證。 

2)利用綠氫生產LNG,進而降低全廠二氧化碳排放量。 

3)本項目生產規模、各主要工藝裝置規模和設備能力都已盡可能地大型化。裝置規模和設備尺寸的大型化不僅降低了投資,優化了布局,而且有利于降低能耗。 

合理安排全廠蒸汽平 衡和蒸汽管網等級,充分利用工藝過程產生的余熱,根據品位的不同,將單個設備、單個裝置的能量利用優化與全廠能量利用總體優化相結合,從而提高全廠的能源利用效率,達到節能的目的。 

碳排放量核算

本項目碳排放量核算參照《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試行)》計算。 

碳排放量核算設施范圍包括:基本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以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

輔助生產系統包括:廠區內的動力、供電、供水、采暖、制冷、機修、化驗、 儀表、倉庫(原料場)、運輸等,

附屬生產系統:生產指揮管理系統(廠部)以及廠 區內為生產服務的部門和單位。 

本項目核算邊界為所有可能產生溫室氣體的生產單元、公用工程及其輔助設施。 

項目核算的排放源類別和氣體種類包括: 

(1)燃料燃燒 CO2排放:主要指煉油與石油化工生產中化石燃料用于動力或熱力 供應的燃燒過程產生的 CO2排放。 

(2)火炬燃燒 CO2排放:出于安全等目的,石化企業通常將各生產活動中產生的 可燃廢氣集中到一至數只火炬系統中進行排放前的燃燒處理。鑒于石油化工企業的火 炬氣甲烷含量很低,僅要求核算火炬系統的 CO2排放。 

(3)工業生產過程 CO2排放,報告主體在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環節的工業生產過程 CO2排放按裝置分別核算:乙烯裂解裝置,其它產品生產裝置等。報告主體的工業生產過程 CO2排放量應等于各個裝置的工業生產過程 CO2排放之和。 

報告主體如果除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之外,還存在其它產品生產活動且伴有溫室氣體排放的,還應參照其生產活動所屬行業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核算并報告這些溫室氣體排放。 

(4)CO2回收利用量,包括企業回收燃料燃燒或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 CO2作為生產原料自用的部分,以及作為產品外供給其它單位的部分,CO2回收利用量可從企業總排 放量中予以扣除。 

(5)凈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 CO2排放,該部分排放實際上發生在生產這些電力 或熱力的企業,但由報告主體的消費活動引起,依照約定也計入報告主體名下。

核算方法 

在確定了核算邊界以后,可采取以下步驟核算溫室氣體排放量: 

(1)識別企業所涵蓋的主要溫室氣體排放裝置,確定排放源類別及氣體種類; 

(2)選擇相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公式; 

(3)獲取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數據; 

(4)將收集的數據代入計算公式從而得到溫室氣體排放量結果;

(5)按照規定的格式,描述、歸納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過程和結果。報告主體的溫室氣體(GHG)排放總量應等于燃料燃燒 CO2排放量,加上火炬燃燒 CO2排放量,加上工業生產過程 CO2排放量,減去企業 CO2回收利用量,再加上企業凈購 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 CO2排放量。

碳排放量核算 

本項目實施前中天合創 2020 年度碳排放實測數據見下表: 

碳排放強度計算 

單位產品碳排放量 

本項目實施前中天合創全廠 CO2 的排放總量為 1461.74 萬噸/年。年原料煤消耗 547.87 萬噸,計算噸標煤 CO2排放量為 2.67t。本項目實施后中天合創全廠 CO2 的排放總量為 1284.4 萬噸/年。年原料煤消耗 622.86 萬噸,計算噸標煤 CO2排放量為 2.06t。 

碳排放水平分析 

綜上所述,本項目CO2的排放總量為1284.4 萬噸/年。年原料煤消耗總計 622.86萬噸,計算噸原料CO2排放量為2.06t,優于改造前企業噸原料 CO2排放量 2.67t。 碳排放水平屬于國內先進水平。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