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引領風電高質量發展
王同光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兼風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2023 年,中國風電行業續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在科技創新、供應鏈建設、風電開發、能力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推動行業發展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2023 年,我國在大容量風電機組研制方面繼續強勢推進。這一年,中國多家企業(如中船海裝、上海電氣、東方電氣、運達股份等)推出 16 兆瓦、18 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明陽智能更在年底推出了單機容量 20 兆瓦的海上風電機組,這些大型“巨無霸”不斷刷新世界紀錄, 為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增添了更多選項。
2023 年,我國在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創新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單機容量 7.25 兆瓦、離岸136 千米的“海油觀瀾號”已在海南文昌安裝試運行,為我國在深遠海海域風電開發積累技術經驗。
2023 年,我國風電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完善和提升。這一年,東方電氣研制的 126 米風電葉片下線,中材科技采用熱塑性可回收樹脂制作的百米級葉片下線,金風科技將陸地鋼混塔架最高紀錄提升到 185 米,多家企業研制的海上風電安裝船、起重船、運維船陸續交付,為海上風電設備運輸、安裝和后期運維創造了條件。
2023 年,從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展出和發布的新機型來看,我國陸上風電機組主流機型為 6 兆瓦,“三北”及“沙戈荒”地區的機型在 10~15 兆瓦,海上主流機型趨于 8~12 兆瓦,代表最新技術的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在 20~22 兆瓦。陸上風電機組主要采取雙饋技術路線,海上風電機組主要采用中速永磁或半直驅技術。另外,一些企業深入研究并網技術并推出了構網型機組、智能微網機組、直流并網機組等新技術產品。
為了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2023 年國家科技計劃繼續加大對風電關鍵技術突破的支持力度,風能方向設立了 8 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海上風電開發為重點,圍繞超大型風電機組發電機齒輪箱集成、葉片設計制造、傳動鏈試驗與數字孿生、風電機組測試與性能提升、風電場集群協同優化與控制、漂浮式基礎等關鍵技術開展研究,并布局新型高空風力發電關鍵技術及裝備的研發。同樣在 2023 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省部聯動、國家財政和省財政聯合資助的方式首次立項風電項目。
目前,我國風電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已進入“無人區”,我相信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風電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風電技術必將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實現并鞏固我國風電技術在國際上的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