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山東乳山:圍繞1.8GW漁光互補和10GW海上漂浮式資源 篩選優質企業開展合作

   2024-02-18 乳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14800
核心提示:圍繞180萬千瓦漁光互補和1000萬千瓦海上漂浮式光伏資源,篩選優質企業開展合作。

2月18日,乳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2024年工作計劃。力爭2024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15家以上,6條重點工業產業鏈營收突破326億元,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風電、光伏產業,將圍繞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深入挖掘新能源發展潛力,吸引更多項目落地乳山。海上風電方面,積極與上對接,助推開發主體選取新風場,爭取更多風場資源獲準開發。陸上風電方面,加快推進60萬千瓦陸上風場機位點核查及風場數據收集等前期工作,按照全省推進計劃適時開發建設。光伏方面,圍繞180萬千瓦漁光互補和1000萬千瓦海上漂浮式光伏資源,篩選優質企業開展合作。

以下為詳情:

2024年,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抓好工業經濟發展各項任務,初步確定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威海市有關部署要求,堅持“產業立市、工業興市”戰略不動搖,牢牢把握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主攻方向,以工業企業培大育強“1234”計劃為引領,扎實開展經濟運行監測、主導產業壯大、企業梯度培育、項目建設提速擴量、創新賦能增效、數實深度融合“六大行動”,不斷提升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逐步形成“一超多強”(“一超”即推動威海恒邦沖擊百億目標,“多強”即培育營收過10億元企業6家、過15億元1家)發展格局,持續打造產業集群化發展新高地,加快建設高端鑄造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食品產業園,推動形成工業經濟總量擴大、投資增強、基礎夯實的良好態勢。力爭2024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15家以上,6條重點工業產業鏈營收突破326億元,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經濟運行,強化服務保增長

突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進一步加強對重點產業、骨干企業、重大項目的監測調度,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難題梗阻,全力以赴穩定工業經濟“基本盤”。一是加強工業運行監測。采用“六步工作法”,加強對全市工業經濟的統籌指導,強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動態監測,每月形成《工業經濟運行內參》,綜合分析、超前預判工業經濟運行趨勢,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以上。二是加強行業發展指導。將規上企業劃分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建材等5個行業,每個行業由班子成員和責任科室認領分包,實施點、線、面“一張網”工作機制。實現“點”上聚焦,全面掌握各行業重點企業生產運營、技改投資、平臺建設、數字轉型、梯度培育、人才引進、項目招引等各環節工作推進情況,“一對一”深入企業開展孵化培育、成長扶持;實現“線”上聚力,全面掌握每個行業發展現狀、發展方向以及政策支撐等情況,聚力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實現“面”上聚合,全面掌握全市工業經濟的發展趨勢、潛在動能、突破領域等,準確進行監測分析和走勢預測,為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聚智合力。三是突出為企破解困難。把化解企業訴求作為服務企業重中之重抓實抓好,通過“企業大走訪”集中走訪、“四張清單”、日常走訪等三個渠道摸排全市企業需求,根據問題類型分類梳理形成清單、建立臺賬,實現搜集、交辦、辦理、反饋工作閉環,切實提高企業問題解決效率。四是加強政策爭取落實。全面研判惠企政策落實情況,準確把握企業反饋意見,修訂完善《關于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各級惠企政策整理匯編成冊并第一時間向企業推送,以網格化的形式分區劃片集中解讀,逐企精準匹配政策并面對面指導使用政策,確保各級政策落地、落細、落實。五是辦好“乳山企業家日”活動。繼續采取“4+N”的形式舉辦“乳山企業家日”活動,通過座談交流、考察觀摩、學習培訓、點對點調研等方式,搭建政企溝通、企業互動平臺,實現政企攜手共促發展;加強行業、企業、企業家之間的溝通交流,推動上下游企業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實現區域內企業抱團發展。

二、聚焦產業發展,拓展增量求突破

樹牢鏈條思維,聚焦產業鏈“強基”“聚合”“鍛鏈”,扎實開展6條重點工業產業鏈提升行動,實現產業基礎更實、產業鏈聚合度更高,逐步打造形成產業集群生態。

(一)加強謀劃,統籌推進。

充分發揮產業鏈雙鏈式“鏈長”制作用,各產業鏈牽頭單位每月調度產業鏈工作進展情況,各產業鏈市級“鏈長”每季度召開產業鏈工作推進會議,協調解決產業鏈發展共性問題、關鍵性難題,力爭6條重點工業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326億元。

(二)增資擴產,做優存量。

強化“鏈主”企業培育,打造龍頭企業,帶動鏈上重點企業突破發展,推動產業鏈協同集聚、做大做強。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重點推動山東海衛半島南U場址450MW海上風電項目、中天海風電纜制造項目一期建成投產,推動貝肯飛輪儲能項目、乳山3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乳山核電重裝產業基地(一期)開工建設,力爭全產業鏈實現營收60億元。金屬精煉及深加工產業鏈重點推動威海恒邦含金多金屬礦有價元素綜合回收技術改造項目一期年初投產、二期年底投產,貴金屬綜合回收項目開工建設;推動玫德威海高端工程配件、泰山石膏速裝飾面石膏板等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力爭全產業鏈實現營收120億元。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重點推動伯特利汽車底盤結構件輕量化升級改造項目、高強度鋁合金鑄件項目擴產增產,日立安斯泰莫生產線集約化升級改造項目、雙連制動生產線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投產達效;助推鵬程麥克斯工程機械車輛項目、鈺德電鍍產業項目早建設、早投產,力爭全產業鏈實現營收33億元。麻紡織產業鏈全力推進新海潤染整產業園建設,重點推進漢泰生物科技脫膠項目、艾文生物海藻纖維第二條生產線快速建設、投產達效,力爭紡織服裝產業全年實現營收16億元。海產品培育養殖及精深加工產業鏈全力推進艾格生物魚類養殖育苗車間、龍匯種業車間、華信省級海洋牧場、水產品加工和冷藏保鮮設施設備升級等項目建設,重點推動山東科合聯合育種基地、龍匯海產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徐家鎮牡蠣安置區開工建設,力爭全產業鏈實現營收85億元?;ㄉ破贩N植及精深加工產業鏈推動金果花生與武漢良品鋪子達成花生制品供銷合作;推動振華食品花生制品研發試驗中心建設,力爭全產業鏈實現營收12億元。

(三)靶向招商,擴大增量。

各牽頭單位要摸實摸透產業鏈發展情況,按照“五個一”招商機制,梳理產業鏈圖譜,做好產業鏈資源包裝,優化完善招商PPT,開展招商推介活動。加強與鏈上企業總部對接,擴大在乳山產業布局,爭取獲得更多投資機會。圍繞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深入挖掘新能源發展潛力,吸引更多項目落地乳山。海上風電方面,積極與上對接,助推開發主體選取新風場,爭取更多風場資源獲準開發。陸上風電方面,加快推進60萬千瓦陸上風場機位點核查及風場數據收集等前期工作,按照全省推進計劃適時開發建設。光伏方面,圍繞180萬千瓦漁光互補和1000萬千瓦海上漂浮式光伏資源,篩選優質企業開展合作。圍繞金屬精煉及深加工產業鏈,依托鏈上企業銅、稀有金屬、鑄件、磷石膏等資源,開展產業鏈下游深加工企業招商,實現鏈條延伸。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依托我市現有汽車四大系統,招引轉向、制動領域及電控裝置、智能網聯等項目;推動伯特利汽車四期(轉向節及模具項目)、鵬程汽車配件制造項目等意向項目盡早落地。圍繞麻紡織產業鏈,重點招引高端織造、數碼印花染色等項目,加快納川染織高端染色紡紗項目、晟通工貿印染布生產項目落地。圍繞海產品培育養殖及精深加工產業鏈,重點推動鼎呈鮮項目、港頭村牡蠣產業園意向項目落地。圍繞花生制品種植及精深加工產業鏈,重點圍繞花生分離蛋白、組織蛋白、花生肽等精深加工,組織花生制品企業到四川、河南以及東北地區考察對接;持續跟進振華海洋食品和上海駿城達集團、上海品其公司花生銷售合作等在談項目,加快推進金果花生期貨交割廠庫等意向項目。

三、聚焦企業培育,優化梯隊提質量

實施中小企業“育苗”“壯苗”工程,梯次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升規”企業,不斷壯大優質企業隊伍,夯實工業發展后勁支撐。一是繼續實施企業沖擊新目標行動。重新梳理沖擊新目標入庫企業和后備庫企業,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政策扶持,通過綠色通道協調解決企業重大堵點、難點問題,全力支持優勢企業膨脹擴規,重點推動威海恒邦沖擊百億目標。力爭到2024年營業收入過5億元企業達到18家,其中過10億元6家、過15億元1家、過100億元1家。二是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動態管理小微企業、省創新型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級培育庫”,“一企一策”精準指導,重點培育龍峰硅膠、溫喜生物、力牌石油、宏偉食品等企業發展成為產業領域新、技術水平高、成長速度快的優質企業,力爭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家以上。三是加快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加快培育一批專注細分市場、聚焦主營業務、創新能力突出、成長潛力較高的優質企業,重點支持漢泰大麻、雙連制動申報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四是全力推動企業升規納統。分別建立月度納統和年度納統培育庫,為企業量身定制成長方案,精準開展在庫企業“升規”指導,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5家以上,打造工業經濟新的“增長極”。

四、聚焦項目落地,深挖存量上規模

堅持把推進項目快建設、早投產作為第一要務,抓好工業重點項目、工業技改項目建設,持續提升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推動傳統制造業質量效率變革。一是推動工業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初步確定的44個總投資186.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3.2億元的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加大調度督導服務力度,堅持每月深入項目現場走訪調研,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痛點、難點,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和應統盡統,切實擴大工業有效投資。二是實施工業技改提級行動。聚焦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及產業補短板等方向,廣泛摸底、全面篩選投資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明確責任單位、具體負責人、建設周期等,確保按計劃推進,爭取項目開工后納統入庫,重點實施好總投資65億元的24個工業技改項目。強化各級技改貼息政策解讀,積極做好技改補貼資金申報,指導企業完善項目環評、安評等手續,全力爭取各級扶持資金,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五、聚焦創新賦能,優化結構提能級

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強企業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平臺建設力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力爭年內新增市級以上創新平臺5家以上。一是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優化創新平臺培育體系,持續完善三年培育庫,堅持動態管理、壓茬推進,重點支持漢泰大麻創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佳利制衣、泰亨電機創建市級工業設計中心,海潤新材料、伯特利汽車創建市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二是加大技術創新力度。聚焦高端裝備、紡織服裝等產業基礎短板和“卡脖子”環節,引導企業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提升新產品研發和創新成果產業化水平,力爭年內實施省級技術創新項目8項以上,培育大洋硅膠申報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三是加強產業人才引育。摸清企業人才底數,建立企業人才檔案,加強與專家團隊對接,吸引來乳開展技術孵化轉化,深度挖掘高端創新人才;促進校企產學研對接,征集企業技術需求,持續跟進校企合作,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盡快實現產業化,重點推動成景科技與杭州師范大學教授合作申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項目,漢泰大麻與敘利亞專家合作申報國家級高端海外人才項目。四是著力推進綠色發展。以傳統行業綠色化升級改造為重點,加快構建以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為代表的綠色制造體系,重點支持泰山石膏建設省級綠色工廠,雙連制動、金果食品創建威海市級綠色制造體系企業;深入實施“畝產效益”評價改革,推動評價結果差別化運用,促進資源要素向高質高效企業集聚;有序推動淘汰落后產能,聯合發改、應急、環保、市場監管等部門制定《乳山市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方案》,盯緊重點行業產能置換,對水泥行業落后生產工藝裝備排查,加快淘汰低端落后產能。

六、聚焦數實融合,拓展應用求突破

將數字賦能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落實《乳山市工業企業數字賦能三年行動實施意見(2023-2025)》,持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一是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持續推進5G基站建設,計劃新建5G基站320個,進一步向重點企業、重點產業園區、重點區域延伸覆蓋,實現重點區域內5G網絡室外信號連續覆蓋。二是提升數字產業增量。引導科德智能在我市注冊公司并開展業務,跟進香港恒鑫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電腦一體機項目盡落地。加強對我市泰和軟件、智慧城市等4家信息技術服務業或含軟件收入企業跟蹤服務力度,為企業紓困解難,力爭推動企業達到規上入庫標準。三是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入實施“智改數轉、創新應用、基礎設施、專業素養”四大提升行動,做強“智改數轉”服務商隊伍,常態化深入企業“數字化巡診”確定轉型方案,實現“精準畫像”,跟蹤培育力久電機、金華礦業、威海恒邦等18家企業,重點實施力久電機轉子車間數字化車間改造項目、金華礦業5G智慧礦山系統集成項目等15個數字化改造項目,支持玫德威海創建省級數字化車間、龍彩新材料創建市級數字化車間,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改造典型案例。四是做好數字經濟發展人才保障。圍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向企業推送人才政策,鼓勵企業加強技能型、復合型、創新型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引導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加強合作培養等新路徑探索,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共同攻克企業數字賦能難題,不斷開辟數字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