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與實施,為風電創造出可觀的市場規模,吸引了大量企業參與其中,資本市場變得愈發活躍。資本市場的動態,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風電產業發展的狀態與趨勢。2023年的風電產業與相關資本市場,正逐漸由爆發式增長期進入到成熟發展期,不同類型的企業在資本運作的需求與狀態上開始出現明顯差異。
開發企業資本運作活躍
一方面是風電受資本市場熱捧,項目資產水漲船高;另一方面是風電發展速度加快,項目投資規??焖倥噬?,風電開發企業希望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多支持。開發企業上市,既能夠提高權益性資本,又可以降低整體資產負債率,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2023年6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召開2023年第52次審議會議,審議結果顯示,華電新能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根據招股書信息,華電新能此次IPO募集資金達到300億元。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項目建設擬使用募集資金約210億元。
據了解,華電新能的300億元IPO募集資金規模,將成為A股風電行業最大規模IPO。此前保持IPO規模紀錄的是三峽能源,其于2021年6月10日上市,募資總額為227億元。
幾天后,華潤電力發布公告,提到上市委員會已同意其分拆及A股上市。華潤新能源將在分拆及A股上市完成后,成為華潤電力的非全資附屬公司,華潤電力將繼續通過華潤新能源開展風電及光伏發電業務,而華潤新能源的財務業績將繼續并入華潤電力及其附屬公司的賬目。據稱,華潤新能源IPO募資所得款項凈額中,有70%會用于建設30個風電場和光伏電站項目。
在風電開發央企紛紛上市的同時,電力工程建設央企也在通過上市獲取更多資金用于企業擴大發展。2023年8月24日,中國電建發布公告稱,擬分拆所屬子公司電建新能源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電建新能源將在獲取上交所批準及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后擇機發行。
開發風電項目的投資巨大,在風電開發央企均需要通過上市獲取資金的背景下,風電開發地方國企同樣紛紛搶灘資本市場。
2023年8月29日,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廣東省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以公開掛牌方式增資擴股的議案》。公司董事會同意全資子公司廣東省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以公開掛牌方式增資擴股引入不超過10名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后,戰略投資者對風電公司的持股比例合計不超過33%。據了解,近年來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廣東區域開發了多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海上風電項目,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場?珠海金灣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以及陽江青洲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等。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實際控制人為廣西國資委的廣西北部灣陸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陸海新能”)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請深交所主板IPO上市。陸海新能本次擬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約52.86億元,擬募資16億元,主要募投項目包括覃塘大嶺風電場、興賓橋鞏風電場一期項目、良慶那馬風電場、良慶河陽山風電場等。
關鍵部件與材料企業扎堆優化資產與資本結構
葉片是風電機組的捕風裝置,對機組的成本與發電能力影響巨大。葉片制造及相關材料企業紛紛在2023年通過優化資產結構來拓寬資本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其中,對風電產業影響最大的事件是兩家葉片頭部企業間的交易?中材葉片收購中復連眾。
2023年6月9日,中材科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中材葉片將通過增發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中復連眾100%股權并進行增資擴股。交易完成后,中材科技將合計持有中材葉片58.48%股權,中國復材持有中材葉片21.51%股權,中國巨石持有中材葉片20.01%股權;中復連眾將成為中材葉片的全資子公司。
此次收購事件的影響很大,主要原因是中材葉片與中復連眾均為我國風電葉片開發、設計、制造與服務的頭部企業,強強聯合下,有利于中材葉片整合優質產能,處置低效資產,提高盈利能力,其市場占有率與核心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成為全球風電葉片“巨無霸”企業。
在風電葉片環節,3家風電葉片用環氧樹脂材料供應商的上市工作同樣備受關注。2023年5月10日,聚合新材料上市獲得通過,計劃在北交所掛牌。6月20日,道生天合IPO申請已獲受理,計劃募資8億元。10月31日,惠柏新材在深交所上市,擬募集資金34172萬元。
除葉片外,齒輪箱與軸承等風電傳動系統零部件制造企業,也在2023年扎堆啟動上市工作,包括但不限于:5月17日,錫華科技的主板IPO已經獲得受理;8月9日,威力傳動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9月1日,金帝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9月20日,崇德科技正式在創業板上市。
由此可以發現,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促成一批風電關鍵零部件與材料相關企業成長,并占有一席之地。這些企業產生了一定共識,即通過資本運作可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它們得以扎堆上市,也充分體現出資本市場對風電產業的強烈關注。
多數整機商已經上市
關注風能專委會CWEA公眾號,后臺回復“2024報告”,下載本文高清圖表和PDF版本。
2023年,雖然沒有新增獨立上市的風電整機商,但中船科技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實現了風電整機業務與資本市場的對接。
2023年7月25日,中船科技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獲得證監會同意注冊批復。在該事項中,中船科技擬發行股份購買控股股東中船集團旗下中船海裝100%股權、中船風電88.58%股權、新疆海為100%股權、洛陽雙瑞44.64%少數股權、凌久電氣10%少數股權(后兩者由中船海裝控股),并擬定增募集不超過30億元的配套資金,用于海上風電裝備、葉片產線、風電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這次交易完成后,中船科技將直接持有中船海裝100%股份和新疆海為100%股權,并將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凌久電氣100%股權、洛陽雙瑞100%股權和中船風電100%股權。另據公開信息顯示,中船科技早在1997年6月3日已上市。
除上述信息外,2023年風電整機商最受關注的資本運作事件產生于中國中車。
2023年8月25日,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公告,提到中國中車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中車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公司及全資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車山東風電有限公司合資設立中車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據了解,中車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10億元,中國中車現金出資6億元,持股60%;中車株洲所與中車山東風電分別現金出資2億元,各持股20%。
事實上,風電進入平價發展階段的2019―2022年,也是風電整機商集中上市的一段時期,共有4家整機商在A股上市。截至2023年年底,在2022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排名前十的整機商中,只有兩家還未實現上市。因此,未來風電整機環節已很難再出現新的上市公司,風電相關資本最活躍的環節預計將主要集中在開發、服務、零部件與原材料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