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大代表、中車株洲所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我的2024兩會建議

   2024-03-05 中車株洲所8740
核心提示:全國人大代表、中車株洲所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認真履職,建言獻策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即將開幕,全國人大代表、中車株洲所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認真履職,建言獻策。計劃帶來《關于加大對核心出口產品供應鏈碳減排政策支持的建議》《關于加強重大工程建設低碳化、綠色化示范引領的建議》《關于加快完善新型儲能行業標準體系與監管機制的建議》和《關于深化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建議》。

關于加大對核心出口產品供應鏈碳減排政策支持的建議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大背景下,各國紛紛制定能源轉型戰略和低碳政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碳中和”正從全球共識向全球行動推進。全球主要國家圍繞碳治權中的規則制定、碳金融、貿易標準和低碳技術等展開激烈的競爭與博弈,對世界產業經濟格局帶來深遠影響。以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電池法案為代表的綠色貿易壁壘逐步落地,要求出口到歐盟的鋼鐵、電池和光伏等產品提供產品生命周期碳足跡。未來,隨著各國“碳中和”進程的持續深化,碳足跡管理也將成為影響“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的重要因素。

供應鏈的碳管理是對產品碳足跡的有效支撐,是企業碳盤查范圍3(企業上下游價值鏈排放)信息披露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ESG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土化LCA碳足跡數據庫,企業可以迅速獲取產品的碳排放數據,量化環境影響,支撐環境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制定,指導綠色產品與技術創新,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企業可以與上下游企業共享碳排放數據和減排措施,協同開展減排行動,有助于推動整個供應鏈的綠色發展。

相關建議:

◆ 建立核心出口產品清單。

◆ 建立供應鏈碳足跡數據披露規則。

◆ 建立高質量本土化LCA數據庫。

關于加強重大工程建設低碳化、綠色化示范引領的建議

2024年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積極發展清潔能源,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普遍共識,要大力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近年來,國內外日益重視工程建設領域的節能減排,通過采用裝備電動化、電氣化施工、施工工藝改進、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廢棄物分類管理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節能減排效果,推進了工程建設領域的清潔低碳轉型。

在國家“雙碳”戰略實施背景下,圍繞國家級重大工程深入推進低碳化、綠色化舉措,加強對重大工程的碳排放管控監控力度,發揮國家級重大工程示范引領作用,對于推動工程建設領域清潔低碳轉型、促進我國生態系統質量提升、助力雙碳目標落地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意義。

相關建議:

◆ 針對無人區或生態薄弱地區,鼓勵、支持和引導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因地制宜構建新能源電力能源供給體系,探索新能源技術及裝備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應用落地,實現重大工程建設能源電力的低碳綠色、安全穩定供應。

◆ 以重大工程為試點,加強對重大工程建設作業裝備的電動化、綠色化要求,加大綠電裝備補貼力度,引導和推動工程機械裝備電動化實施及應用,打造示范工程并形成示范效應。

◆ 依托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形成建設類工程碳排放、碳管控的考核機制,以更加完善的機制、政策引導工程建設項目的低碳化發展。

關于加快完善新型儲能行業標準體系與監管機制的建議

2023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座談會上指出,要注重優勢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多能互補、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近年來,在我國“雙碳”戰略目標引領下,可再生能源呈現大規模發展態勢,儲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我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儲能產業加快發展,這些政策具有出臺頻率高、更新快、覆蓋面廣等特點,涵蓋了儲能產業規劃、新能源配儲、電力市場、商業模式、科研示范、規范管理等各方面的內容。

在一系列儲能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儲能行業呈現出爆發性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我國新型儲能項目數量(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項目)超過2500個,較2022年增長46%;新增投運規模22.6GW/48.7GWh,較2022年增長超過200%。新型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實現“雙碳”目標、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關鍵支撐,也成為了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相關建議:

◆ 完善行業標準體系。

◆ 完善行業監管機制。

關于深化人工智能與制造業

融合發展的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新型工業化,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當前,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制造業是人工智能創新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更好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對我國優化經濟結構、提升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

相關建議:

◆ 設立校企聯合人工智能學院。

◆ 加強區域研發資源配置。

◆ 完善行業資質認定機制。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