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午,全球首家海外磷酸鐵鋰工廠——鋰源印度尼西亞工廠在印尼三寶壟市肯達爾工業園區舉行了隆重的投資簽約儀式,印尼主權財富基金——印度尼西亞投資局(INA)等聯合投資者現場與鋰源共同簽訂了2億美元的投資意向書,印尼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部長盧胡特、印尼投資局CEO里達、龍蟠科技董事長石俊峰等出席了簽約儀式。這一投資計劃將使得鋰源印尼工廠的產能由現階段的一期年產3萬噸擴充到2025年的年產12萬噸,成為全球除中國以外規模最大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造工廠。
印度尼西亞投資局(Indonesia Investment Authority, 簡稱INA)是由印尼政府于2021年設立的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其任務是增加投資,支持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并與全球和國內領先的投資機構在加強印尼優勢和提供最佳風險調整回報的領域開展合作;據報道,今年印尼投資局計劃在電動汽車生態系統、地熱能等領域累計進行10億美元的投資。常州鋰源是目前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前列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造商,與寧德時代、LG新能源等多家全球主流新能源電池企業及車企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目前在國內擁有江蘇常州、天津、山東菏澤、湖北襄陽、四川遂寧等五大生產基地;2021年11月,常州鋰源宣布,將在印尼建立磷酸鐵鋰生產基地,總規劃建設12萬噸磷酸鐵鋰產能,成為第一家走出國門的中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企業。今年2月,常州鋰源與還與韓國LG新能源簽訂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長期供應合同,雙方約定,從今年到2028年,常州鋰源將合計向LG新能源銷售1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這也使得常州鋰源成為第一家贏得知名海外電池廠家巨額訂單的中國磷酸鐵鋰材料企業。
龍蟠科技董事長石俊峰在儀式現場致辭中表示,鋰源印尼工廠將是全球第一家在中國區域之外投產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企業,對于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供應保障完善,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此次鋰源與印尼主權財富基金INA的投資意向簽約,也是中國與印尼全方位戰略合作的又一項重要成果,充分體現了INA作為印尼國家主權基金,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版圖上的高瞻遠矚和長遠布局;放眼未來,鋰源將為印尼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騰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據權威機構起點研究院(SPIR)預測,到2030年,全球鋰電池市場需求將突破5100GWh大關,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量將獨占鰲頭,預計達到3000GWh,占比超過60%。隨著全球電動汽車普及率的不斷提高,鋰源印尼工廠的二期項目擴產,將在滿足國際市場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需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作為全球第一大鎳生產國、第二大鈷生產國,印尼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印尼政府將電動汽車行業定位為18個先鋒行業之一。根據印尼政府的規劃,到2030年,將具備每年50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國內將至少擁有220萬輛電動汽車。目前,來自中國的五菱、賽力斯、奇瑞、一汽、比亞迪、哪吒、長城、廣汽埃安等整車廠、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動力電池廠商,以及青山控股、中偉股份、貝特瑞等材料廠商都已進入印尼新能源汽車市場。而鋰源印尼項目則填補了印尼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領域內的空白,為印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完善補上了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