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化一路狂飆,中國風機推出的速度只增不減,同步而來的是功率容量、葉輪長度的遙遙領先。正在“無人區”獨舞的中國風電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如履薄冰。平價時代,如何做到降本不降質,持續用高性能、高可靠的風機推動中國風電持續向前,已成為一道行業必答題。
風機是長周期,高價值的重資產。遠景能源秉承求真務實、長期主義精神,從客戶核心需求出發,結合最新創新技術應用,始終以最低度電成本為目標,提供高可靠、高性能、高收益的解決方案。歷經近2年的深度研發和充分測試驗證,遠景10月16日在2024北京風能展期間重磅發布全新海陸智能風機平臺Model T Pro 和Model Z Pro:
Model T Pro陸上智能風機平臺,首發機組EN-202/8.35MW,面向7m/s及以上區域市場的應用;Model Z Pro海上智能風機平臺,首發機組EN-272/16.7MW,同時具備超強抗臺功能,面向下一代海上風場應用。
遵循能量守恒讓風機回歸高發電本質
受制于道路運輸條件,以及制造裝備、檢測設備現狀,風機系統和部件面臨著嚴格的尺寸和重量約束。以葉片為例,在承擔同樣推力、彎矩和扭矩載荷的情況下,業界往往面臨兩難選擇:是繼續增加葉片長度,還是持續提高葉片性能?
遠景發現,單純葉片加長帶來的發電性能提升并不顯著,成本卻指數級增長,提升綜合效率的最優解應該是設計和制造高性能、長度合理的葉片,目標直指大幅提升平均風速到額定風速區間的發電效率。
如何實現?葉片氣動彈性一體化設計是系統尋優的關鍵,重中之重則是解決最優捕獲動態控制、風況控制載荷和部件耐力自適應調節等一系列創新難題。遠景能源成立之初就不惜成本在美國科羅拉多建立了全球葉片創新中心,不斷突破葉片技術理論,多年努力終結碩果。遠景此次推出的Model T/Z Pro平臺,采用第五代葉片氣動外形設計和全新碳葉片加強結構拓撲,充分發揮了碳葉片高剛度、輕量化的特性,并與整機控制優勢深度整合,達成了風機葉片性能的革命性突破。新葉片實現了超長風速區間持續且穩定的高Cp表現,更對膝部性能實現了極致優化。更重要的是,這款葉片從設計端充分考慮了制造、運輸、吊裝等需求,從源頭大幅降低了后道缺陷導致的潛在失效。
長期主義,創新不止“五位一體”根植高可靠基因
系統融合設計、深度自研自制、嚴苛質量管控、全場景測試驗證、全生命周期智能監控——遠景始終堅守“五位一體”,全方位為Pro平臺風機極致可靠性保駕護航。
全球化布局六大風電研發中心,使得遠景具備從軟件自主開發到系統集成、大部件深度自研自制的綜合能力,在大型化焦點領域持續取得關鍵突破。從開創中國低風速先河,引領120/140米柔性鋼塔、雙饋發電機直冷技術,到中國首個整機自研自制齒輪箱、中國首款批量碳纖維葉片,再到推出基于深度自研自制的全球首款集成傳動鏈高速雙饋技術路線,以及領行業之先的950V/1140V/1800V 三電平電氣傳動鏈技術,遠景自成立以來持續用技術創新推動行業大步向前,開啟大兆瓦雙饋時代。
全工況、多層級測試驗證體系是遠景迭代產品平臺的重要布局。主動識別物理邊界、探索系統優化空間、加速閉環認知局限,才能在仿真設計之外掌握更加完備的潛在失效模式。2024年遠景智慧風電測試驗證中心全面升級,匹配Pro平臺機組高可靠需求。Pro平臺每款機型除了完成標準功能性測試、極限測試和疲勞測試外,還需完成多次Run to Failure測試,涉及從材料、部件、系統到樣機的測試通道數千個,經歷數百種工況,從源頭補足所有短板。
AI賦能智能監控觸手可及
遠景能源構建了基于產品開發全流程的五大數據模型:規律運行驗證模型、產品開發模型、制造工藝模型、數字仿真模型、測試驗證模型,搭配涵蓋開發、制造、供應鏈、現場服務在內的全流程質量管控體系,充分發揮底線作用,讓Pro平臺“有數可據、有理可依”。
遠景能源Model T/Z Pro平臺搭載全新升級的的伽利略超感知健康資產管理系統,已經完成從云端基礎版升級為面向客戶的專業版本。平臺更加通用化,支持快速擴展和適配新增監測功能,并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務包括告警監測、診斷分析、控制方案下發、運行數據和健康報告一鍵導出等。應用數量增長至26+項,重點風險全覆蓋,預警管理服務化,可提供系統預警、專家診斷,風控落地的立體端到端的健康管理服務,確保第一時間傳遞客戶現場意見,通過機組實際運行效果,不斷反饋優化充分挖掘大數據的價值。
面向未來,Model T/Z Pro平臺自適應控制從標準版升級為全面AI版,聯動全新一代伽利略超感知系統,新增AI算法,讓控制系統更加智能,助力智能風機邁出AI時代第一步。
來源:遠景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