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新疆吐魯番——隨著最后一臺風機葉輪與機艙精準對接,廣東能源集團新疆托克遜100萬千瓦(一期50萬千瓦)風電項目實現全部吊裝。該項目不僅是新疆當前已建設的、最大規模采用10MW陸上風電機組的標桿工程,更以“交付周期不足3個月”的亮眼數據,刷新了當地陸上大兆瓦風電項目建設的效率紀錄。
一、高效交付樹立行業標桿
托克遜一期工程共安裝50臺三一重能單機容量10MW的風電機組,葉輪直徑達230米。項目自首臺主機發運到50臺機組全部交付,歷時不足3個月,創造了國內同規模項目交付的“加速度”。這一里程碑的達成,得益于三一重能全產業鏈協同優勢:依托哈密巴里坤、內蒙古錫林郭勒及巴彥淖爾三大葉片生產基地,以及北京南口主機工廠的產能聯動,實現關鍵設備的高效供應,為“沙戈荒”大基地項目開發提供了可復制的交付范本。
三一重能巴彥淖爾生產基地
二、全產業鏈協同保障供應
面對“十四五”風電規模化開發對供應鏈的挑戰,三一重能通過全國多基地布局展現強勁保供能力。項目采用的10MW機組核心部件均實現自主設計與制造,葉片、主機等關鍵設備通過“三地四廠”聯動生產,有效化解了極端天氣頻發、運輸距離超千公里的交付壓力,確保項目按期高質量推進。據公開數據統計,三一重能10MW風電機組累計中標量已突破9GW,持續領跑陸上大兆瓦機組市場。
三、定制化技術攻克極端環境
托克遜項目所在的吐魯番小草湖風區被稱為“中國風庫”,夏季極端高溫超45℃,全年最大瞬時風速達50m/s以上,對機組可靠性提出嚴苛考驗。三一重能針對性研發“高溫抗風”定制化解決方案:
(1)抗風性能升級:采用加強型葉片結構與材料工藝,通過氣動優化與載荷仿真測試,提升葉片在劇烈湍流與高頻變風速場景下的穩定性;
(2)高溫耐受保障:對齒輪箱、發電機等核心部件進行高低溫交變模擬實驗,優化散熱系統設計,確保機組在-30℃至50℃超寬溫域內安全運行;
(3)智能運維加持:搭載新一代SCADA系統,實時監測葉片應力、軸承溫度等關鍵參數,實現故障預警與遠程診斷,降低極端環境下的運維風險。
項目預計3月下旬完成全容量并網工作。據估算,年發電量可達9億千瓦時,可滿足45萬戶家庭清潔用電需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3.89萬噸(按國家能源局火電碳排放系數821克/千瓦時計算)。在經濟效益層面,項目通過大兆瓦機組的高土地利用率與低度電成本優勢,為新疆“能源立區”戰略注入綠色動能,同時為廣東能源集團深化“西電東送”布局提供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