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覆蓋氫能全產業鏈!山西省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2025年行動計劃發布

   2025-03-21 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4300
核心提示:根據《省級重點產業鏈2025年工作要點》獲悉,氫能產業鏈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要充分運用“鏈長制”工作機制

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山西省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2025年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指出,力爭到2025年底,山西省級產業鏈整體營收突破8000億元,鏈主企業達到45家以上,鏈核企業突破120家,產業鏈企業突破800家;產業集群和產業鏈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上下游企業高效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創新更加緊密、配套體系更加完備、要素支撐更加有效。

根據《省級重點產業鏈2025年工作要點》獲悉,氫能產業鏈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要充分運用“鏈長制”工作機制,完善氫能產業發展政策制度,不斷提升氫能產業技術創新水平。加強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有序開展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領域示范應用,延鏈補鏈強鏈,推動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中煤平朔采煤沉陷區60萬千瓦離網式可再生能源制氫、美錦能源10000標方/小時焦爐煤氣制高純氫、中煤九鑫1000標方/小時焦爐煤氣制高純氫等項目建設,推動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5×1000立方米電解水制氫、晉魯骨干流通走廊晉魯氫能利用等項目前期工作。

新能源汽車由省交通運輸廳牽頭,推動甲醇和氫能車輛示范應用,發揮資源轉化優勢,加力推進甲醇加注站、加氫站建設,支撐重點區域甲醇重卡、氫燃料電池汽車規?;\營,拓展應用范圍、提高推廣數量。

全文如下:

山西省制造業振興升級領導小組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關于印發《山西省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2025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鏈長制工作機制各成員單位,各市鏈長制牽頭單位,各有關企業:

為深入貫徹省委十二屆八次、九次全會和2025省兩會精神,省制造業振興升級領導小組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制定了《山西省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2025年行動計劃》,現印發你們。請根據工作職責及任務分工,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省制造業振興升級領導小組

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

(代章)

2025年2月25日

山西省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2025年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省委十二屆八次、九次全會和2025省兩會精神,進一步完善鏈長制工作機制,著力統籌用好產業鏈平臺抓手,促進產業集群和產業鏈融合引領發展,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目標

實施產業鏈、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持續優化“鏈長+鏈主”制度體系,不斷激發產業鏈發展動能。力爭到2025年底,省級產業鏈整體營收突破8000億元,鏈主企業達到45家以上,鏈核企業突破120家,產業鏈企業突破800家;產業集群和產業鏈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上下游企業高效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協同創新更加緊密、配套體系更加完備、要素支撐更加有效。

二、重點工作

(一)強化群鏈融合引領發展

立足我省現有產業基礎,推動產業鏈和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有效統籌資源要素,促進產業集約集聚,加快現有省級重點產業鏈與地市重點產業融合,因地制宜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持續健康發展的產業集群。2025年一季度,出臺優化產業生態體系實施意見,培育打造產業集群矩陣支撐轉型發展;力爭到2025年底前,在群鏈融合發展上形成一攬子落實舉措、典型成果。(省制造業振興省級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鏈長牽頭單位、各市鏈長制牽頭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重點產業鏈系統性規劃支撐

各鏈長牽頭單位動態更新本產業鏈問題清單,持續跟蹤辦理進度,推動問題實質性解決;針對特別重大問題,及時向本產業鏈鏈長報告,適時召開會議商討解決措施。2025年2月前,各鏈長牽頭單位制定本產業鏈2025年工作要點,明確具體推動措施;鏈長制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工作,力爭在10月底前起草編制。鏈長制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及時報送產業鏈工作信息和工作總結,結合自身工作職能,因時因地務實制定產業鏈支持政策措施。(各鏈長牽頭單位、鏈長制工作機制其他相關成員單位、各市鏈長制牽頭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產業鏈常態化推介機制

鏈長制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圍繞省重點產業鏈搭建生產制造企業、產品應用企業、金融支撐、技術研發、數智化等服務機構等市場主體高效溝通交流平臺,通過政策宣講、產品推介、撮合對接等方式,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圍繞“技術研發、項目互動、產品配套、采購訂單、場景開放、人才共享共用、供應鏈金融”等領域進行供需精準匹配,推動重點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探索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區域協同和對外合作新路徑,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迭代升級。圍繞技術合作、項目招引(或簽約)、產品推廣、金融(貸款、融資、保險等)服務等專題,鏈長制工作機制會同各鏈長牽頭單位,2025年全年開展4場以上的推介活動,各市全年開展2場以上的專題推介活動。(鏈長制工作機制、各鏈長牽頭單位、各市鏈長制牽頭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完善鏈主企業評價激勵機制

鏈長制工作機制會同各鏈長牽頭單位,細化完善鏈主企業遴選標準;探索針對不同產業鏈、不同鏈主企業優化鏈主評價指標體系,設置共性評價和個性評價細則,通過實施年度評價加強對鏈主企業激勵引導,激勵鏈主“以大帶小”,不斷延伸上下游環節,深化協作配套;進一步完善鏈主評價退出機制,實施鏈主企業動態調整。各鏈長牽頭單位會同各市鏈長制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加強日常調度服務,對產業鏈企業清單中出現破產或者長期停產、協作配套水平低、與產業鏈關聯性差等不符合上鏈標準的企業予以退出,并及時向鏈長制工作機制報送有關情況。鏈長制工作機制通過實施鏈上企業“一季一更新”,對產業鏈企業清單進行更新調整。(鏈長制工作機制、各鏈長牽頭單位、各市鏈長制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化產業鏈招商模式探索創新

積極創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實效。省級招商引資主管部門會同各鏈長牽頭單位、各市鏈長制責任部門大力開展“政府+鏈主+園區”協同招商,加快補齊產業鏈短板弱項,促進產業延鏈拓幅;聚焦打造消費品特色園區,積極承接消費品產業鏈轉移。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單位,研究探索以綠電綠證交易、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直連等多種方式,打造綠電園區,力爭在2025年底前率先在符合條件的園區開展試點;鼓勵其他園區創新綠電供給機制,擴大綠電應用場景,承接產業轉移,大力推進綠電資源就地轉化。(省商務廳、省投資促進局、各鏈長牽頭單位、各市鏈長制責任部門、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能源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動產業鏈重點項目協同建設

各鏈長牽頭單位會同項目屬地市政府,按照“謀劃類(對接洽談中)、儲備類(已簽約未開工或前期階段)、實施類(開工建設中,含新建類、續建類)”分類梳理本產業鏈重點項目;明確若干投資規模大、示范作用強的標桿項目,聚力推動建設,保障順暢實施。項目屬地政府強化項目建設主體責任,緊扣項目建設關鍵環節,系統做好監測調度、動態管理、包聯服務,推動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產業鏈項目投產見效。2025年每季度,各鏈長牽頭單位會同有關部門調度產業鏈項目建設情況。(各鏈長牽頭單位、各市鏈長制牽頭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強化重點產業鏈關鍵性技術支撐

省級科技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支持產業鏈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引導產業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牽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業等組建創新聯合體,對產業鏈關鍵技術進行協同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探索建設產業鏈相關概念驗證和中試基地。力爭到2025年底前,在產業鏈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形成一批標志性創新成果與典型應用,全面提升產業鏈創新活力。(省科技廳、各鏈長牽頭單位、鏈主企業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智改數轉

鏈長制工作機制會同各鏈長牽頭單位選取數字化基礎好、轉型意愿強的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及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先行培育一體化智改數轉建設標桿示范,開展企業級、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強化設計、采購、生產、銷售、物流、倉儲、服務等全流程、全鏈條的數字化功能集成和數據流通,打造有力支撐產業鏈高效協同的智改數轉模式。鏈主企業屬地相關部門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激勵作用,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基礎設施、一體化智改數轉典型示范應用等項目建設,引導企業結合行業發展共性需求和業務流程,分環節、分場景梳理痛點堵點,開展模式創新、技術攻關;鼓勵鏈主企業通過訂單牽引、技術擴散、資源共享等方式,引導鏈上企業上云上平臺,帶動產業鏈一體化智改數轉。力爭到2025年底,形成一系列產業鏈上下游智改數轉典型成果。(鏈長制工作機制、各鏈長牽頭單位、鏈主企業屬地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激活產業鏈人才引擎

各鏈長牽頭單位會同人事、教育等主管部門,以市場化摸底產業人才數據為支撐,深入了解鏈上企業產業用工需求現狀和趨勢變化,面向“高精尖缺”方向,分鏈條繪制產業人才圖譜,實施“靶向”育才引才,探索推進“產業鏈+人才”模式。教育、人事等部門支持高等院校與企業共建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實訓基地、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培養產業技術技能人才。力爭在2025上半年,各產業鏈繪制完成產業人才圖譜,下半年引導產業鏈企業積極開展人才對接招引。(各鏈長牽頭單位、省人社廳、省教育廳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積極培育第三方促進組織

省制造業振興省級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各鏈長牽頭單位探索選取部分具備一定基礎,專業化、行業資源豐富的單位或機構作為發展促進組織,依托相關地市、聯盟協會等,開展促進機構省市共建、政企聯建。充分發揮各類機構深耕專業,方式靈活的特點,整合行業資源力量,開展產業集群、產業鏈發展監測分析,交流合作、服務保障、規劃研究等工作,服務產業發展。力爭到2025年底,探索成立若干發展促進組織,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專業化支撐能力取得新突破。(省制造業振興省級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鏈長牽頭單位、各市鏈長制牽頭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省級重點產業鏈2025年工作要點》附件如下: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