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浙江溫州市發改委、溫州市住建委、以及溫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印發《溫州市用戶側電化學儲能電站消防技術導則》(試行)、《溫州市微型預制艙式電化學儲能電站消防技術導則》(試行)。這也是全國首部地市級用戶側儲能消防技術導則。
據溫州市發改委負責人稱,作為全國用戶側儲能發展的先行區域,溫州在快速推廣工商業儲能、光儲一體化項目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典型的消防安全隱患,主要包括電池本體及系統設計隱患、熱管理設計缺陷、電氣保護不足、消防系統配置不當、早期預警缺失、違規安裝、運維失當等。
本次印發的兩個文件,《用戶側儲能電站消防技術導則》適用于500kW/500kWh及以上的用戶側固定式電化學儲能電站?!段⑿皖A制艙消防技術導則》適用于大于等于100kW且小于500kW的固定式微型預制艙式電化學儲能電站。
《用戶側儲能電站消防技術導則》明確要求:廠房式儲能電站內鋰離子、鈉離子電池室應獨立設置,且不應設置于地下室、半地下室。預制艙式儲能電站內鋰離子、鈉離子電池預制艙應單層布置,不應設置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屋面、建筑室內、架空層或騎樓下方。
但同時,文件也規定鋰離子、鈉離子電池儲能廠房的層數和建筑高度分別為6層24米,單層和多層每個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分別為4000和3000㎡。
鋰離子、鈉離子電池設備宜分區布置,單層儲能廠房單個電池室額定能量不宜超過35MWh,建筑面積不宜超過500m;多層儲能廠房單個電池室額定能量不宜超過20MWh,建筑面積不宜超過300m。電池預制艙布置分區內儲能系統額定能量不宜超過50MWh,相鄰分區的間距不應小于10m。
電池預制艙運輸過程,預制艙式儲能系統能量狀態宜為額定能量的20%~50%;運輸過程中應斷開預制艙式儲能系統的直流或交直流側開斷設備,關閉儲能變流器電池管理系統等設備。
主編單位為溫州設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參編單位包含溫州市工業與能源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國網(溫州)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溫州興元施工圖審查咨詢中心、浙江眾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溫州新正施工圖審查咨詢中心、溫州市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正泰電源系統有限公司、麥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華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華慧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浙江中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瑞可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浙江騰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浙江瑞池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原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