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臺股股王的太陽能電池廠茂迪,即使業績每年提升、創紀錄,但今年以來,營運及未來前景還是受到外資強烈質疑,紛紛調降投資評等,這對今年剛從辭世的創辦人鄭福田手中接棒的左元淮而言,是一大考驗,不過,去年茂迪已成為全球第六大太陽能電池大廠,今明兩年的成長還是在掌握之中,左元淮維持一貫沈穩的性格,少說多做,堅持用行動證明茂迪的表現。
左元淮物理學博士的身份,在業界素有「左博」的稱號,在今年之前,他在茂迪是掌管太陽能事業,從2000年至今,茂迪在國內太陽能產業發光發熱,左博絕對是關鍵人物。
今年3月他昔日同窗好友,也是茂迪創辦人的鄭福田,因為肝癌辭世,左元淮自此接任茂迪董座一職,對于以往都浸淫在太陽能研究開發的他來說,站上經營者的第一線,他在心態上,也感到很突然。
今年茂迪股東會,他首次以董事長身份主持會議,盡管會中有很多「專業股東」頻頻發問,讓他倍感壓力,原本媒體都評估,這場股東會一定會從早上開到下午,不過,在他的耐心回答問題,以及對茂迪未來太陽能策略發展的熟稔下,第一次主持的股東會,還是在中午前就開完,他走出會場時,臉上仍掛著招牌笑容,微笑中帶著自信,令人印象深刻。
左元淮原本是在美國史丹佛開發影印技術,前工研院院長林垂宙,當時曾力邀他回國,參與第一臺掃描器技術的開發,加入臺灣光電產業,不過,被他婉拒了。當時,美國發生第二次能源危機,他認為,太陽能將會是個有潛力,而且對人類有益的技術,1981年加入美國能源部的「替代性能源實驗室」。
直到1999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昔日大學同窗鄭福田重逢,剛好提出做太陽能的構想,深獲得鄭的支持,于是兩個人開始籌錢,2000年時,茂迪成立太陽能事業部,左出任總經理,一直到現在,如今,大家講到茂迪這家公司,提到的就是太陽能,而左博也不負同學所望,將茂迪推向全球第六大太陽能電池廠,不但開創自己的事業高峰,也讓臺灣的太陽能產業走向國際舞臺。
茂迪在太陽能業的成功,引領國內越來越多業者爭相投入,從電池、長晶,最近最上游、利潤最高的多晶矽都開始有業者要投入,在競爭日益激烈下,左元淮開始規劃茂迪的第二階段發展,他認為,世界級的太陽能大廠REC與SOLARWORLD ,都是做垂直整合,才有突破的空間,所以茂迪未來將朝向垂直整合發展。
不過,以往給予最大支持力量的外資,近來對于茂迪的垂直整合策略仍有疑慮,擔心茂迪長期的毛利率將逐步下滑,即使如此,左元淮在今年股東會上,還是堅持這項長遠發展策略,在他的規劃下,茂迪未來在兩岸的太陽能產能規模都可達到1GW,實力可緊追在大陸龍頭廠之后,對茂迪未來的前景,他并不擔心,一如他的風格,還是用「少說多做」來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