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美國應大力推廣CCS技術

   2013-02-14 英國《金融時報》14370
核心提示: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首席能源專家 朱利奧弗里德曼 , 凈化空氣任務組織常務董事阿蒙德科恩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如果你相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首席能源專家 朱利奧•弗里德曼 , 凈化空氣任務組織常務董事阿蒙德•科恩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如果你相信宣傳的話,頁巖氣將會解決美國的許多問題,從油價高企到中東戰事。它無疑會為美國帶來巨大的益處。然而,頁巖氣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角色遭到誤解,必須盡快加以澄清。

至少從美國的角度看,持有樂觀看法有一定理由的。國際能源署(IEA)最近預測,美國到2015年將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美國還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走在了歐洲的前面。如果美國早先批準了1997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話,那么它現在已經履行了相應的義務。

現在來看看壞消息。氣候變化依然是個大問題,盡管美國的能源結構開始有所改善。

要解決上述矛盾,主要辦法在于使用“水力壓裂法”(hydraulic fracturing)(或“fracking”),將賓夕法尼亞州馬塞盧斯以及其他地區的頁巖層中儲量豐富的天然氣開采出來。美國突如其來的非傳統天然氣繁榮意味著,它將使用更多的天然氣,并減少煤炭的使用量。天然氣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煤炭發電的一半。公用事業企業最近宣布,美國煤炭發電產能下降了大約8%。在美國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約一半可歸功于天然氣對煤炭的替代,其余部分則主要歸因于經濟衰退。

然而,溫室氣體的累積排放量依然在上升。由于多個世紀以來,二氧化碳一直滯留在大氣層里,即便每年的排放量在減少,二氧化碳的總含量仍在大幅上升。

全球能源需求將在未來二十年增長一倍,這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即便中國和東歐開始大規模地使用“水力壓裂法”開采頁巖氣,全球二氧化碳實際排放量也不會下降——降下來的僅僅是排放量的增速。這只會讓最糟糕的氣候場景推后十年出現。沒錯,對風能和太陽能的利用正在增長,但現在它們在全球能源供應量中的占比不到3%;即便到了2035年,其比重仍可能遠低于20%。煤炭依然是全球消耗量增長最快的燃料。在2011年,煤炭發電增速是風能和太陽能的7倍,是天然氣的3倍。所幸的是,現在可以使用技術大幅削減所有化石燃料(煤炭和天然氣之類)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是指將大型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和集中起來,然后深埋于地下。這種技術永久性地防止了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

美國率先開展了CCS技術的研發。美國能源部持續對該技術進行投資,并創建了一個全球CCS知識庫。挪威、英國、法國、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支持并推出了大型示范項目,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西門子(Siemens)和斯倫貝謝(Schlumberger)等公司擁有必要的商業設備和實踐經驗。

許多人認為CCS技術只適用于煤炭發電,但情況并非如此。事實證明,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發電廠可能最容易運用這種技術。這是因為天然氣發電廠的碳排放量較少,一開始捕集和地下處理的二氧化碳也較少,從而不會產生可能影響設備運轉的雜質。天然氣發電廠將天然氣轉化為電力的效率高于煤炭發電廠。

出于上述原因,新建一座零排放的天然氣發電廠的費用低于新建一座零排放的燃煤發電廠。

那么是什么阻止CCS商業示范和推廣項目取得進展呢?

首先是成本。使用CCS技術的確會增加煤炭或天然氣發電成本,盡管這種成本將隨著技術創新而下降。解決辦法在于加快實施示范項目,政府為較早采用CCS技術的企業加以獎勵。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可以用于從廢棄油田中開采更多的石油,這相應會增加收入從而抵消采用CCS技術的成本。

第二個障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不作為聯盟。許多環保主義者反對采用CCS技術,是因為這會促使人們使用煤炭,但他們忽視了這個世界仍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依賴煤炭和天然氣的事實,同時也忽視了我們不得不處理它們制造出的二氧化碳。其他環保主義者、部分化石燃料領域人士以及政客們,通常只是對天然氣發電導致短期內污染下降而沾沾自喜,卻忽視了長期排放的影響。

低成本的天然氣,可能標志著一個天然氣發電持續發展并產生商業競爭力的新時代的開始。如果美國在天然氣CCS技術方面領先,就會向全世界表明,美國可以擁有廉價、清潔的電力,但對氣候的影響微乎其微。

本文作者是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首席能源專家朱利奧•弗里德曼(Julio Friedmann)和凈化空氣任務組織(Clean Air Task Force)常務董事阿蒙德•科恩(Armond Cohen)。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