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甄子?。盒履茉雌囇邪l投入已逾百億

   2013-04-23 蓋世汽車12350
核心提示:  4月20日、21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辦、世界汽車組織支持的2013中國汽車論壇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新增長形勢下中國和世界汽車

  4月20日、21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辦、世界汽車組織支持的“2013中國汽車論壇”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新增長形勢下中國和世界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品牌、國際化”。在“建設和諧綠色汽車社會”分論壇上,與會者就中國新能源車輛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以下是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甄子健發言實錄。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甄子健

  大家下午好,說到示范談到它的科研和后面的產業化,因為示范畢竟是電動汽車的一個新生事物非常重要的階段。我們看這個圖,實際上中國電動汽車大規模的研究開發,也就是說政府的科技計劃項目,以及企業的產品創新的起端,應該是01年到05年期間,這個時候國家有一個重大合計專項8.8億研發的投入,帶動地方和企業大概24個億的研發投入。而且這種研發的投入是在整車廠零部件企業,還有大學科研機構的共同的努力下,以產品為目標做的這樣的一些協同的創新。到第二個五年計劃,也就是說在06年的時候,在06年到10年國家有節能方面的重大項目,國撥經費11個億,我們國家09年啟動示范推廣的工程,總的來看這樣的一個階段,在國家11個億的研發經費的帶動下,整個社會投資大概上百億。

  在這樣的一個階段,“十二五”從2010年到現在,在科技計劃的電動汽車經費已經達到13個億以上,剛好去年財政部公信部投資20多個億,這是國家對研發這一塊的投資。伴隨著這樣一個研發的活動,其實示范和往產業化市場的推進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說我們在這個階段,在09年的時候,在國內首先組織了595輛車的規模化的示范應用。大概混合動力有幾十輛,純電動幾十輛,還有燃料電池汽車,包括一些實驗車,也是拉著沙袋跑的。奧運會期間車廠按照零部件的訂貨,生產出來的成批量的車輛,而且這個車輛在奧運會的期間載客,完成一些運輸的任務。我認為這是一個產業化,或者說產品化的一個重要的進程。也就是由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了這樣批量的應用,也就是08年的年底,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給國務院打了報告,要實施這樣的一個工程。

  2009年的1月份作為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示范的新的階段就產生了。這個時候四部委,公信部發改委大家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的科研成果,通過示范運行來使得我們這些產品,這些企業逐漸的往產業化這方面推進。這也是為什么要進行示范。從那個時候過來以后到現在為止,我們在25個城市進行了一些不同類別的示范,比如說我們曾經在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基本上按照奧運的模式促進快速提升這樣的批量。同時,25個城市當中按照城市基本用車需求做了一些常規的示范運行。

  從2009年的時候新增大概是2000多輛車。2010年,我們新增了4千多輛。2011年新增了8千多輛,到2012年的時候新增了1萬多輛。從這里可以看出,這是中國節能用新能源技術,這是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從科研走向產業化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啟動階段,這就是我們的結構。下一步可能到13年、14年,包括我們現在產業規劃到15年的50萬輛,到20年的500萬輛,起端就在四部委聯合推動的示范。大概示范情況就是這樣。

  示范過程當中我們推的數量,大家可以看出來這里面混合動力的客車,公交車是一個非常主要的車型。然后呢,在純電動的這樣的客車方面,有兩千多輛,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大的車隊的運行。在一些特種的環衛車,還有一些工程車,我們也有4千多輛。私人用車這方面,當時的統計是4千多輛,現在已經達到6千多輛,這個只能說到12年為止第一階段示范推廣的過程當中,混合動力汽車它的商業模式,它的產品,是比較成功的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純電動汽車,盡管我們小車是五六千輛,大車有2千多輛,但是它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包括我們商業模式的建立,我個人認為在第一階段,沒有真正的啟動。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在下一階段要加大力度,無論是車輛的補貼,無論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使用過程的考慮,加大力度系統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的同時,使得我們更加迫切的戰略性更加長遠的一些車型,要得到應有的發展。

  我這里稍微總結一下國家的政策,是怎么樣不斷的適應這樣的技術產品和發展?;ハ啻龠M的一個基本的理解。我對國家這方面政策的一個理解。這個片子呢,給大家展示的是去年,大概從年初開始,一直到年底,我們不斷的討論推出的一個新的推廣政策,那就是混合動力客車擴大推動范圍的,它的基本意思是之前推廣的混合動力客車,都是25個示范城市的相關部門,相關的車隊,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去推的混合動力客車,推了3年以后,當我們有了1萬多輛的批量,有了我們的用戶基礎,有了基本的節油率等等可靠性用戶的認可之后,國家在這個基礎上就采取了這樣的一個擴大范圍。根據這樣一個政策,我們在25個城市之外,就是在全國這個范圍之內都可以按照25個城市的補貼的政策來推廣混合動力客車,這相對于原來來說,它又往產業化進了一步。

  我認為這可能也存在普遍的規律,我們一些非成熟的產品,可能不同的推廣階段運用不同的政策,可能你一開始的時候需要創造一些應用環境,需要做一些試點,這個時候放小一點的范圍內,當他的產品逐漸成熟,當他的用戶認可程度得到提升,當我們的產業發展的需求或者說這種主觀的推動的愿望增強的時候,那我們國家的政策應該向更高的更大的范圍內推動,去發展。如果說純電動汽車,我們說得到一個基本的商業的可行的初步階段,我個人推斷下一步也有這樣的一個政策推動到全國,包括政策上有一些變化。我覺得這是一個國家的政策和國家的示范,這樣一些動作的互動。也和我們的產品企業發展的階段相互適應的。

  剛才前面討論的時候我也提到,實際上在中國或者說在世界上,我們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電動汽車,我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一方面呢,最根本的是要解決人的或者貨物的移動性問題。那么這樣呢,作為公共服務領域的用戶或者說私人用戶,他的需求,這是我們發展這樣的一個產品,一個產業的最根本的目標。那就是要滿足用戶的需求,剛才也講了中國現階段,在世界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多元化的需求。

  第二個重點,我們這個社會就是在技術、產品、產業、經濟社會的不斷的互動當中發展到今天。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發展產業,無論是國外的汽車同行還是國內的汽車同行,還是現在國家的戰略性產業的部署,就是要在滿足社會用戶需求,滿足社會進步的同時來把我們這個產業建立起來。今天上午也講了汽車大國向強國的轉變,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所以說這樣的兩個主要目標,我們就要考慮這兩個主要的目標的實現還與哪些因素有關?我這里提出來和環境有關。要和技術和產品本身有關,要和初期市場如何培訓有關,要看政府的政策法規。怎么來和它互動,支持它。片子里面都有,下面不講了,因為時間關系。

  剛才說的6個因素,新能源汽車發展的6個因素,怎么看這6個因素,使它形成一個比較好的集群發展的態勢。這里詳細說了一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它是怎么發展的。因為這次是咱們產業行業的會,所以就稍微的班門弄斧一下。實際上我覺得,我們新能源汽車,包括我本人也是更多的把它考慮為汽車行業的一個事情。包括我理解國外的這些汽車企業,大家主要還是在本行業里面考慮的多了一些。包括我自己都得去改變這種想法。我們才能找到這種產品技術的生存的空間。我們才能夠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發展我們這個產業,找到一些創新的機會。為什么呢?如果說把我們的電動汽車定位在要去替代傳統汽車發展了100多年,有這么優良的性能和這么高的比功率的燃油的系統,我覺得這是不現實的。

  剛才一開始討論的時候也講了,要根據多元化的需求發展細分市場的產品,滿足環境,滿足能源需求的同時培訓我們這個產業,使得我們的這些產品,使得我們現在的投資逐漸的去得到一些基本的反饋,這樣我們的行業根據這樣的一個批量的細分市場的帶動,我們的行業才能有一個培育和良性的發展。多方面的資源,包括科技的資源,包括我們融資的資源等等,都會根據這樣的一個發展進程加入進來。這樣的話呢,我們還能夠在10年20年的發展過程當中逐漸的使得我們的電動汽車既可以滿足現在常規汽車無暇顧及的細分市場的同時,慢慢和混合動力一塊取代傳統汽車,達到全社會全人類所需要的可持續的交通系統的目標。

  在這樣的一個產業推動過程中要培育幾個產業的力量。一個是整車的制造商,一個是零部件,也就是配套的供應商。第三個我們要調動相關材料制造等等一些關鍵技術,裝備這樣領域的產業,積極的介入到我們認為非常有發展潛力的一個行業。第四個我們要充分的考慮電網,以及電網所延伸出來的充電基礎設施的服務商,這樣的一些產業發展。同時,大家現在都是共識,電動汽車的發展要和信息產業,要和互聯網應用緊密結合。

  再一個,我認為,這是個人的觀點,不一定準確。美國可能不一樣,美國的服務體系是可以一家對多家,在中國都是垂直體系的,非常重復建設的一些4S店系統。我個人認為電動汽車由于它產品的特性,產業發展的結構,它的零部件標準化模塊化的基礎,電動汽車的服務業,包括4S店的維修系統,將來都會是非常好的全新的投資領域,或者說是服務業。

  說了6個方面的產業分支,怎么能夠在電動汽車市場合作起來,就是要實現4個方面的協調,標準融合,標準統一,整個大家設計出來的方案可行。實現大家共同的協調發展。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