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14日,太陽能光伏行業規模最大的盛會——SNEC 2013第七屆國際太陽能產業暨光伏工程展覽會于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2013年以來,光伏行業依然回暖前景不明,“雙反”依然懸而未決。作為每年一屆的盛會,和以往摩肩接踵的人流相比,今年似乎冷清了不少。但是,即使身處困境依然要堅韌前行,或許下一個路口就會迎來轉機。在本屆SNEC2013展會上,記者一如既往對業內專家、學者、業界領袖、企業精英進行現場采訪,分享他們對于光伏產業市場趨勢、發展戰略、政策導向、前沿技術等問題的真知灼見。本次采訪的是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戰略合作中心總監蔣德明,也讓我們借此進一步了解固德威。
記者:蔣總,您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本次展會固德威帶來了哪些產品與解決方案?目前這些產品應用情況如何?
蔣德明:在本次展會上,固德威面向全球首發雙向儲能逆變器、小三相逆變器、全球互聯網逆變器監控系統等一系列新技術產品。第一款產品是雙向儲能逆變器。在目前全球傳統逆變器行業里,我們獨家首先開發出來了這種產品,成為了這次展會的焦點,而且獲得了SNEC主辦方頒發的金獎,這是很高的榮譽。
這一款產品具有離網、并網功能,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復雜性也比較高,在全球也是一個亮點。因為它既要連接電網又要連接蓄電池,還要連接光伏組件等,所以它結合了電池數值系統、充放電系統、逆變系統等幾項高科技含量的技術,應該說集多項精尖技術于一體。它可以支持多種電池,包括鋰電池,鉛酸電池,應用非常廣泛。另外,在應用的人性化方面也有體現,比如噪音很低,尤其適合家用;諧波處理非常好,而且外型精巧。
在用戶方面,目前有一些核心客戶在使用這款產品,反映非常好。德國率先推廣了帶儲能的光伏系統,并提出補貼方案,我們產品正好可以很好地進入當地市場。目前,進入歐美市場的中國逆變器品牌還是比較少的,在全球的制造份額也比較小。我們需要通過創新,結合最前沿市場需求,才能夠和國外對手做差異化競爭,才能獲取更多市場份額。
第二款產品是小型三相逆變器。三相機可能大家比較熟悉,商用、工業用的三相機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技術,但是家用領域的三相機的生產,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幾家逆變器廠商能做到。我們的小型三相逆變器在全球屬于領先地位。三相逆變器在家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了,有些國家已經做了強制使用的規定,比如澳大利亞。例如,對于4kw以上的光伏系統,如果采用單相逆變器的話,保險公司可能不愿意做擔保,因為安全性方面是有一定問題的。如果大量光伏接入都是單相的話,會對電網形成很大沖擊。德國,荷蘭等國家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另外,我們展示的還有全球監控系統,通過互聯網、智能手機、ipad等都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實時進行監測。 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全球監控系統,把遠程診斷功能和遠程修復技術結合起來,一旦研發成功,在行業以及全球都會有決定性影響。
記者:固德威如何看待國內市場,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的落實是否會打亂目前公司全球的發展布局?
蔣德明:固德威在全球市場都進行了布局。我們在歐美市場占據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市場在外只能往外走。毫無疑問,中國的市場也潛力巨大,而且近幾年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我們作為中國專業的逆變器公司,必須做好"家門口"市場。這也是我們最有優勢、最能發揮綜合實力的市場。
近幾年我們也在關注中國市場的發展, 實際上已經參與了國內的大中型電站項目。但是,中國國內市場還沒有完全復蘇。國家層面出臺了一些框架性的政策,包括電網配套,但是光伏補貼政策還沒有明確,還不是完整的支持政策。我們也在等待具體的政策出臺。商業模型我們已經研究很多遍了,不管是地面大型電站還是分布式電站,我們也在做精確的核算。一旦政策落定,我們一定會抓住這次機會。
記者:您對于近期逆變器市場的并購有什么看法?
蔣德明:市場沒有完全成型的時候,尤其處于發展階段時,資本的介入與產業整合是必然的。行業有并購,就說明有人看好行業想進入,有人不看好想退出。目前,歐洲國家光伏補貼已經很低了,有的甚至接近于零,但是這個行業還在發展。這說明行業內在的動力已經在發揮作用。以前大家可能覺得產業推動必須要靠政策,當然它自己也有些動力,但是不足以支撐產業獨立自主的運行?,F在不一樣了,歐洲很多國家已經實現了用戶側的平價上網,意味著從用戶角度沒有必要用電力公司的電,自己建個家庭電站反而更便宜。但是,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本的介入。對于收購而言,我們逆變器行業整合之后實力更強了。
記者:您對于逆變器行業的惡性競爭有何看法?未來固德威的發展規劃在哪里?
蔣德明:無序發展,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中國逆變器公司有一百多家,有99%都是生產大功率逆變器的,而能生產具有國際競爭力而且真正有核心技術的小功率逆變器的企業,國內估計只有十家左右。所以很多都是跟風者,大家看到這個行業看似不錯就盲目的進來了,對行業形成很大沖擊。最近國內的逆變器招標,很多公司投標,有些可能只想獲得份額,不惜低價競標。對于國內很多采購商來說,他們不一定最關注性價比,只要符合參數上的要求,誰價格低就采用誰的。這就是一種短視行為,他們不會考慮系統穩定運行時間的問題。所以,國內市場可能會混亂一段時間。對固德威來說,國內很多項目我們會選擇性地做國外我們做一些精品項目。
目前,固德威走的是國際化品牌路線,一方面注重品質,另一方面塑造形象。 作為一個高科技企業,必須要具有領先的技術,要時刻保持市場敏銳度,最快速度推出市場需要的產品。我們堅持創新。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尤其在市場快速發展階段,我們更要做一些引領性的產品研發。我們要給市場提供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更貼心的產品應用,讓整個行業更堅固地發展。另外,通過新技術切入市場,讓更多的客戶認可我們的品牌。

記者:蔣總,您好!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本次展會固德威帶來了哪些產品與解決方案?目前這些產品應用情況如何?
蔣德明:在本次展會上,固德威面向全球首發雙向儲能逆變器、小三相逆變器、全球互聯網逆變器監控系統等一系列新技術產品。第一款產品是雙向儲能逆變器。在目前全球傳統逆變器行業里,我們獨家首先開發出來了這種產品,成為了這次展會的焦點,而且獲得了SNEC主辦方頒發的金獎,這是很高的榮譽。
這一款產品具有離網、并網功能,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復雜性也比較高,在全球也是一個亮點。因為它既要連接電網又要連接蓄電池,還要連接光伏組件等,所以它結合了電池數值系統、充放電系統、逆變系統等幾項高科技含量的技術,應該說集多項精尖技術于一體。它可以支持多種電池,包括鋰電池,鉛酸電池,應用非常廣泛。另外,在應用的人性化方面也有體現,比如噪音很低,尤其適合家用;諧波處理非常好,而且外型精巧。
在用戶方面,目前有一些核心客戶在使用這款產品,反映非常好。德國率先推廣了帶儲能的光伏系統,并提出補貼方案,我們產品正好可以很好地進入當地市場。目前,進入歐美市場的中國逆變器品牌還是比較少的,在全球的制造份額也比較小。我們需要通過創新,結合最前沿市場需求,才能夠和國外對手做差異化競爭,才能獲取更多市場份額。
第二款產品是小型三相逆變器。三相機可能大家比較熟悉,商用、工業用的三相機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技術,但是家用領域的三相機的生產,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幾家逆變器廠商能做到。我們的小型三相逆變器在全球屬于領先地位。三相逆變器在家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了,有些國家已經做了強制使用的規定,比如澳大利亞。例如,對于4kw以上的光伏系統,如果采用單相逆變器的話,保險公司可能不愿意做擔保,因為安全性方面是有一定問題的。如果大量光伏接入都是單相的話,會對電網形成很大沖擊。德國,荷蘭等國家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另外,我們展示的還有全球監控系統,通過互聯網、智能手機、ipad等都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實時進行監測。 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全球監控系統,把遠程診斷功能和遠程修復技術結合起來,一旦研發成功,在行業以及全球都會有決定性影響。
記者:固德威如何看待國內市場,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的落實是否會打亂目前公司全球的發展布局?
蔣德明:固德威在全球市場都進行了布局。我們在歐美市場占據了比較大的市場份額。市場在外只能往外走。毫無疑問,中國的市場也潛力巨大,而且近幾年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我們作為中國專業的逆變器公司,必須做好"家門口"市場。這也是我們最有優勢、最能發揮綜合實力的市場。
近幾年我們也在關注中國市場的發展, 實際上已經參與了國內的大中型電站項目。但是,中國國內市場還沒有完全復蘇。國家層面出臺了一些框架性的政策,包括電網配套,但是光伏補貼政策還沒有明確,還不是完整的支持政策。我們也在等待具體的政策出臺。商業模型我們已經研究很多遍了,不管是地面大型電站還是分布式電站,我們也在做精確的核算。一旦政策落定,我們一定會抓住這次機會。
記者:您對于近期逆變器市場的并購有什么看法?
蔣德明:市場沒有完全成型的時候,尤其處于發展階段時,資本的介入與產業整合是必然的。行業有并購,就說明有人看好行業想進入,有人不看好想退出。目前,歐洲國家光伏補貼已經很低了,有的甚至接近于零,但是這個行業還在發展。這說明行業內在的動力已經在發揮作用。以前大家可能覺得產業推動必須要靠政策,當然它自己也有些動力,但是不足以支撐產業獨立自主的運行?,F在不一樣了,歐洲很多國家已經實現了用戶側的平價上網,意味著從用戶角度沒有必要用電力公司的電,自己建個家庭電站反而更便宜。但是,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本的介入。對于收購而言,我們逆變器行業整合之后實力更強了。
記者:您對于逆變器行業的惡性競爭有何看法?未來固德威的發展規劃在哪里?
蔣德明:無序發展,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中國逆變器公司有一百多家,有99%都是生產大功率逆變器的,而能生產具有國際競爭力而且真正有核心技術的小功率逆變器的企業,國內估計只有十家左右。所以很多都是跟風者,大家看到這個行業看似不錯就盲目的進來了,對行業形成很大沖擊。最近國內的逆變器招標,很多公司投標,有些可能只想獲得份額,不惜低價競標。對于國內很多采購商來說,他們不一定最關注性價比,只要符合參數上的要求,誰價格低就采用誰的。這就是一種短視行為,他們不會考慮系統穩定運行時間的問題。所以,國內市場可能會混亂一段時間。對固德威來說,國內很多項目我們會選擇性地做國外我們做一些精品項目。
目前,固德威走的是國際化品牌路線,一方面注重品質,另一方面塑造形象。 作為一個高科技企業,必須要具有領先的技術,要時刻保持市場敏銳度,最快速度推出市場需要的產品。我們堅持創新。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尤其在市場快速發展階段,我們更要做一些引領性的產品研發。我們要給市場提供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更貼心的產品應用,讓整個行業更堅固地發展。另外,通過新技術切入市場,讓更多的客戶認可我們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