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ICT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近日宣布:“首屆光伏系統設計研討會”在深圳華僑城洲際酒店成功召開,來自國內外近50家電力設計院、EPC廠家、電站業主、知名高校、部件廠家等百余專業人士齊聚首屆論壇,并結合在光伏系統研究、設計、建設、運維等領域內的研究和實踐成果,共同探討全球光伏電站的系統演進趨勢以及光伏系統的優化方向。
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沈輝教授在會上展示了“光伏組件在壽命周期內衰減的研究成果”,同時指出:質量可靠的晶硅類光伏組件生命周期內平均衰減雖優于廠家規格書宣稱值,但是衰減情況不一致,少量組件衰減較嚴重,在5年左右系統的不一致性將達到8%~10%。如果采用集中式逆變器方案,其發電量將損失嚴重,而使用組串式逆變器方案則可有效規避損失。
來自德國知名公司EPC的CEOANDREAS HOFFMAN先生表示:在德國采用組串式逆變器,綜合投資成本、發電收益、運維成本三個方面的收益,最終會為投資者帶來IRR 2.6個百分點的提升。投資成本方面,組串式方案可以在直流線纜、變壓器、道路、基礎、機房等方面不同程度節省,整體成本低;發電收益方面,多路MPPT可以帶來額外高的發電量收益;運維成本方面,組串式逆變器的安裝、維修都相對容易,對維修人員的技能要求低。隨著組串式逆變器的競爭力越來越強,組串式逆變器搭建大型地面電站已經成為歐洲的主流。
包括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勘察設計院、廣東電力設計研究院、華北電力設計院在內、來自應用一線的用戶,分別就“集中式逆變器”和“組串式逆變器”的特點和區別發表觀點。集中式逆變器,直流匯流箱故障率較高,逆變器機房安裝部署困難、逆變器自身耗電以及機房通風散熱耗電,系統維護相對復雜。部分專家從系統設計的角度給出大型地面、屋頂、山地丘陵等不同地貌的電站設計建議。上述應用場景大多面臨“早晚遮擋、朝向不一”,太陽能無法直射嚴重影響發電效率;組件長時間運行后不匹配等問題。組串式逆變器的多路MPPT,目前被認作是這種場景下的最優解決方案。而且,組串式不需要額外的逆變器機房,在各種應用中都能夠簡化施工、減少占地。此外,組串式還具有自耗電低、故障影響小、更換維護方便等優勢,隨著組串式逆變器技術的進步及成本的下降,組串式逆變器的系統初期投資成本和集中式逆變器電站已經比較接近,為大規模應用推廣創造了條件。
首屆光伏研討會的召開,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專家們具有行業代表性的經驗分享為業界注入健康的活力和良性發展的扎實基礎,這一切預示著組串式解決方案的時代已然來臨,并必將成為行業發展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