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隨著國網永春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合上刀閘,鄭秀琴阿婆家的光伏發電項目順利并入電網,這標志著永春縣首個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并網成功。
今年70多歲的鄭阿婆家住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桃東村,是永春縣糧站的退休職工,說起自建光伏發電項目,還是緣于鄭阿婆兒子的堅持,起初鄭阿婆對光伏發電自給自足的用電方式也是半信半疑,但當她看到利用光伏發電亮起來的節能燈,不禁對新能源發電嘖嘖稱奇。
據了解,鄭阿婆家的光伏發電項目共計安裝了25片薄膜組件及一臺5千瓦的逆變器,組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工程,整個設備全自動,由光伏板吸收太陽能,轉換成直流電,然后通過逆變器再轉換成交流電并入電網,不需要人工操作管理,而且設備材料都是鍍鋅的,使用壽命保守估計可以達到30年。
為了接納清潔能源,泉州供電公司優化并網流程,簡化并網手續,主動上門做好服務對接,全程提供技術支撐,為居民光伏發電并網提供便利條件。
據泉州供電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專責介紹,如果光照條件好的話,鄭阿婆家的屋頂光伏發電設備按1天能發電5個小時計算,每天能發電7.5千瓦時,一個月就有200多千瓦時,發出的電量不僅滿足平時的用電需求,余量還可以并入國家電網[微博]。光伏發電不僅每千瓦時能領取發電補貼0.42元,用剩的多余電量并入電網還能每千瓦時再補貼0.4075元,既節能又環保。
今年70多歲的鄭阿婆家住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桃東村,是永春縣糧站的退休職工,說起自建光伏發電項目,還是緣于鄭阿婆兒子的堅持,起初鄭阿婆對光伏發電自給自足的用電方式也是半信半疑,但當她看到利用光伏發電亮起來的節能燈,不禁對新能源發電嘖嘖稱奇。
據了解,鄭阿婆家的光伏發電項目共計安裝了25片薄膜組件及一臺5千瓦的逆變器,組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工程,整個設備全自動,由光伏板吸收太陽能,轉換成直流電,然后通過逆變器再轉換成交流電并入電網,不需要人工操作管理,而且設備材料都是鍍鋅的,使用壽命保守估計可以達到30年。
為了接納清潔能源,泉州供電公司優化并網流程,簡化并網手續,主動上門做好服務對接,全程提供技術支撐,為居民光伏發電并網提供便利條件。
據泉州供電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專責介紹,如果光照條件好的話,鄭阿婆家的屋頂光伏發電設備按1天能發電5個小時計算,每天能發電7.5千瓦時,一個月就有200多千瓦時,發出的電量不僅滿足平時的用電需求,余量還可以并入國家電網[微博]。光伏發電不僅每千瓦時能領取發電補貼0.42元,用剩的多余電量并入電網還能每千瓦時再補貼0.4075元,既節能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