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意見
中電投青云光伏發電(連云港)有限公司:
你公司委托江蘇省輻射環境保護咨詢中心編制的《中電投連云港青口漁光互補50MW一期15MW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開發區環保局預審意見(連開環復〔2015〕48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該項目位于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口鹽場境內??偼顿Y12621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45萬元。建設內容及規模:本期工程光伏場區域占地面積約235312m2,利用魚塘上方空間,建設包括光伏組件、箱式變和逆變器、集電線路等組成的光伏場區域;同時建設110kV升壓站,包括主變及配電裝置樓、SVG室、主變基礎、接地電阻裝置基礎、接地變成套裝置基礎等組成的生產區;生產綜合樓,門衛室和化糞池等組成的生活區??傃b機容量為15MW。平均每年上網發電量可達1680萬kW•h,項目接入35kV/110kV并網。
根據“報告表”評價結論及報告表預審意見,在落實“報告表”中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考慮,同意你單位按“報告表”所述內容進行建設。
二、在項目工程設計、建設和環境管理過程中,你公司須認真落實“報告表”中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并須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項目施工期環境管理,減少揚塵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施工期嚴格執行噪聲污染防治有關規定,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施工期噪聲須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要求。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高噪聲設備須合理布局并采取有效的減振、隔聲、消聲措施。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
(二)項目施工期生產廢水沉淀后回用,生活廢水收集后經地埋式有動力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旱作標準后妥善處置;運營期沖洗廢水須妥善處置,不得使用洗滌劑,確保水質達到《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
(三)對安裝的光伏組件要采取加固措施,定期檢查,避免大風期間產生傷人事故。
(四)固體廢物實現分類收集、綜合利用。項目更換的廢蓄電池等交由廠家回收處理,對事故發生產的事故油污需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安全處置。
(五)項目不得改變土地性質,若涉及電磁輻射需另行辦理環保審批手續。
三、項目建設期間的環境現場監督管理由開發區環保局和市環境監察局不定期檢查。該項目的環保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項目竣工試生產須報我局,試生產期滿(不超過3個月)需向我局申辦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手續。
四、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化的,環評文件須報我局重新審批。項目自批準之日起超過五年方開工建設的,環評文件須報我局重新審核。
2015年7月28日
中電投青云光伏發電(連云港)有限公司:
你公司委托江蘇省輻射環境保護咨詢中心編制的《中電投連云港青口漁光互補50MW一期15MW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開發區環保局預審意見(連開環復〔2015〕48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該項目位于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口鹽場境內??偼顿Y12621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45萬元。建設內容及規模:本期工程光伏場區域占地面積約235312m2,利用魚塘上方空間,建設包括光伏組件、箱式變和逆變器、集電線路等組成的光伏場區域;同時建設110kV升壓站,包括主變及配電裝置樓、SVG室、主變基礎、接地電阻裝置基礎、接地變成套裝置基礎等組成的生產區;生產綜合樓,門衛室和化糞池等組成的生活區??傃b機容量為15MW。平均每年上網發電量可達1680萬kW•h,項目接入35kV/110kV并網。
根據“報告表”評價結論及報告表預審意見,在落實“報告表”中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考慮,同意你單位按“報告表”所述內容進行建設。
二、在項目工程設計、建設和環境管理過程中,你公司須認真落實“報告表”中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并須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項目施工期環境管理,減少揚塵對周圍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施工期嚴格執行噪聲污染防治有關規定,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施工期噪聲須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要求。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高噪聲設備須合理布局并采取有效的減振、隔聲、消聲措施。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
(二)項目施工期生產廢水沉淀后回用,生活廢水收集后經地埋式有動力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旱作標準后妥善處置;運營期沖洗廢水須妥善處置,不得使用洗滌劑,確保水質達到《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
(三)對安裝的光伏組件要采取加固措施,定期檢查,避免大風期間產生傷人事故。
(四)固體廢物實現分類收集、綜合利用。項目更換的廢蓄電池等交由廠家回收處理,對事故發生產的事故油污需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安全處置。
(五)項目不得改變土地性質,若涉及電磁輻射需另行辦理環保審批手續。
三、項目建設期間的環境現場監督管理由開發區環保局和市環境監察局不定期檢查。該項目的環保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項目竣工試生產須報我局,試生產期滿(不超過3個月)需向我局申辦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手續。
四、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化的,環評文件須報我局重新審批。項目自批準之日起超過五年方開工建設的,環評文件須報我局重新審核。
201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