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今日光伏板塊整體大幅上漲,我們近期重點推薦的板塊預期差修正行情在政策預期升溫刺激下加速展開。今日板塊大漲的直接催化劑來自于火電上網電價下調傳聞(打開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上調空間)、以及能源局實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化管理,預計該兩項舉措將實質性改善困擾行業多時的補貼拖欠問題(周報已重點提示)。
評論1.火電上網電價預計年內下調,全國平均下調幅度0.03元/度,打開可再生能源附加費大幅上調空間;我國用于補貼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的資金來自于由財政部統籌管理的“可再生能源基金”,基金來源則是通過征收消費電價中包含的1.5分/度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獲得(農業及居民用電免征)。
以1.5分/度的附加費測算,我國每年應可征收可再生能源基金約600億元,與2014年風電、光伏所需補貼資金規模基本持平,但由于附加費的實際收繳比例較低,基金近年來始終處于入不敷出狀態,補貼缺口超過100億元,造成困擾風電、光伏行業多時的補貼嚴重拖欠。
火電上網電價的下調,將大幅打開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的上調空間(實際上就是用煤價持續下跌產生的火電企業超額利潤來補貼新能源發電,完全符合國家能源戰略轉型的政策導向)。我們預計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上調將于明年上半年落地,幅度預計從現在的1.5分/度至少上調一倍至3分/度(保留1.5分/度的再次上調空間),從而帶來理論可征收金額600億元/年,假設新增部分全部用于補貼光伏,可支撐大約100GW的新增光伏裝機。
2.繼續看好光伏板塊行情持續性,企業業績、政策升溫、預期修正三方面因素將形成合力推動;我們認為三方面因素的合力將推動光伏板塊此輪行情的持續性:
第一,根據我們的了解,隨著下半年行業旺季的持續升溫,光伏企業(尤其是制造類和電站EPC類公司)三季度業績將普遍呈現同比、環比的顯著增長,對于四季度及全年的業績展望預計也將十分樂觀;第二,十三五規劃裝機目標、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上調、能源互聯網建設綱要等政策的落地、或出臺預期的進一步加強,將形成政策面持續而有力的催化;第三,隨著對2016年全球光伏終端需求展望的逐漸明朗,市場對全球及國內需求增長的過于悲觀預期將不斷上修,我們認為在美國(ITC政策到期搶裝)、印度(五年100GW目標第一年)、中國的主要貢獻下,全球需求在2016年仍可看20%以上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繼續優先看好制造板塊和電站EPC環節在行業高景氣環境下的盈利彈性釋放,重點推薦:隆基股份、陽光電源、航天機電;其次,此前受到限電、補貼拖欠問題影響較大的電站運營類公司,在整體板塊行情深化和補貼拖欠改善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同樣存在反彈機會,關注:愛康科技、曠達科技、京運通等。
評論1.火電上網電價預計年內下調,全國平均下調幅度0.03元/度,打開可再生能源附加費大幅上調空間;我國用于補貼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的資金來自于由財政部統籌管理的“可再生能源基金”,基金來源則是通過征收消費電價中包含的1.5分/度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獲得(農業及居民用電免征)。
以1.5分/度的附加費測算,我國每年應可征收可再生能源基金約600億元,與2014年風電、光伏所需補貼資金規模基本持平,但由于附加費的實際收繳比例較低,基金近年來始終處于入不敷出狀態,補貼缺口超過100億元,造成困擾風電、光伏行業多時的補貼嚴重拖欠。
火電上網電價的下調,將大幅打開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的上調空間(實際上就是用煤價持續下跌產生的火電企業超額利潤來補貼新能源發電,完全符合國家能源戰略轉型的政策導向)。我們預計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上調將于明年上半年落地,幅度預計從現在的1.5分/度至少上調一倍至3分/度(保留1.5分/度的再次上調空間),從而帶來理論可征收金額600億元/年,假設新增部分全部用于補貼光伏,可支撐大約100GW的新增光伏裝機。
2.繼續看好光伏板塊行情持續性,企業業績、政策升溫、預期修正三方面因素將形成合力推動;我們認為三方面因素的合力將推動光伏板塊此輪行情的持續性:
第一,根據我們的了解,隨著下半年行業旺季的持續升溫,光伏企業(尤其是制造類和電站EPC類公司)三季度業績將普遍呈現同比、環比的顯著增長,對于四季度及全年的業績展望預計也將十分樂觀;第二,十三五規劃裝機目標、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上調、能源互聯網建設綱要等政策的落地、或出臺預期的進一步加強,將形成政策面持續而有力的催化;第三,隨著對2016年全球光伏終端需求展望的逐漸明朗,市場對全球及國內需求增長的過于悲觀預期將不斷上修,我們認為在美國(ITC政策到期搶裝)、印度(五年100GW目標第一年)、中國的主要貢獻下,全球需求在2016年仍可看20%以上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繼續優先看好制造板塊和電站EPC環節在行業高景氣環境下的盈利彈性釋放,重點推薦:隆基股份、陽光電源、航天機電;其次,此前受到限電、補貼拖欠問題影響較大的電站運營類公司,在整體板塊行情深化和補貼拖欠改善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同樣存在反彈機會,關注:愛康科技、曠達科技、京運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