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個“光伏農場”項目在靈璧縣并網發電。這一項目覆蓋該縣73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在不改變土地性質、不改變土壤結構、不改變土地基本耕作方式的條件下,由專業公司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維護,通過光伏和農業兩項收益,助力全縣快速整體脫貧。
去年10月,靈璧縣與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包縣脫貧”協議,啟動了“光伏農場”項目,在全縣各貧困村建設“光伏電站+農業大棚”的“光伏農場”。該項目采用新一代 “農光互補”技術,將各類高效農業與光伏電站有機結合,建立綜合型光伏農業產業園,實現農業生產和光伏發電雙重效益,提高土地的疊加收益。
據建設方測算,按照靈璧縣的光照條件,一個村的光伏電站預計每年凈收益約有20萬元,“光伏農場”的農業凈收益約為4.5萬元。 “光伏農場”還可帶動物流業等相關產業發展,有助于推動一二三產融合,進一步提高綜合收益,推動貧困村集體經濟增長。同時,“光伏農場”在每個貧困村可吸納約30人就近就業。貧困戶還可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享受分紅,實現長期穩定脫貧致富。
去年10月,靈璧縣與江蘇中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包縣脫貧”協議,啟動了“光伏農場”項目,在全縣各貧困村建設“光伏電站+農業大棚”的“光伏農場”。該項目采用新一代 “農光互補”技術,將各類高效農業與光伏電站有機結合,建立綜合型光伏農業產業園,實現農業生產和光伏發電雙重效益,提高土地的疊加收益。
據建設方測算,按照靈璧縣的光照條件,一個村的光伏電站預計每年凈收益約有20萬元,“光伏農場”的農業凈收益約為4.5萬元。 “光伏農場”還可帶動物流業等相關產業發展,有助于推動一二三產融合,進一步提高綜合收益,推動貧困村集體經濟增長。同時,“光伏農場”在每個貧困村可吸納約30人就近就業。貧困戶還可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享受分紅,實現長期穩定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