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旨在引導和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的市場競爭力,推動技術進步和早日擺脫補貼依賴。
通篇細讀,筆者認為《通知》主要有以下四點關鍵內容需要明晰。
一、支持建設光伏、風電無補貼項目
《通知》開篇確定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在部分地區,光伏、風電項目已經達到平價上網標準,甚至可以不再依靠補貼。具體如下:
隨著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和快速技術進步,在資源優良、建設成本低、市場條件好的地區,已基本具備與達到清潔排放水平煤電同價甚至不需要補貼的條件。
關于光伏、風電項目有沒有達到平價上網標準,業內一直存在爭議。特備是光伏行業近段時間受“531”新政影響嚴重,關于光伏發電是否已經達到平價上網、是否可以不依賴補貼的討論從未停止。此次《通知》徹底打消了這些顧慮與疑問,干脆直接的告訴大眾:部分地區已經達到價上網標準,甚至可以不再依靠補貼。
既然部分地區的光伏、風電項目已經達到平價上網標準,那就應該鼓勵這些無補貼項目的建設。因此《通知》表明:各地區要認真總結本地區風電、光伏風電項目建設,結合資源、消納和新技術應用等條件,組織開展平價上網和無補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根據通知,平價上網和無補貼項目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自行組織實施,國家能源局不再對此類項目實施年度建設規模管理。
也就是說,在部分地區已經可以達到平價上網標準甚至不需要補貼的情況下,國家支持各地區積極開發和建設無補貼項目,這類項目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自行組織實施,不納入規模指標管理。
二、降低非技術成本
盡管部分地區的光伏、風電項目已經可以實現平價上網,但是這部分項目的收益率依然很低。這與相關項目的非技術成本居高不下有很大關系。非技術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接網成本、限電、補貼拖欠等,這些非技術成本已經對光伏發電的整體成本下降形成了非常大的阻礙,而且業內人士在這些領域幾乎沒有話語權。因此非技術成本的降低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國家政策的調整。
本次《通知》明確支持無補貼項目的建設,但同時也表明態度:要全面降低非技術成本。
具體為:省級及以下地方能源主管部門要協調落實項目建設條件,優化投資建設和運行環境,全面降低各項非技術成本,加強對項目建設和運行情況的檢測管理,相關必要信息及時向全社會公布。
其中《通知》中主要提到的降低非技術成本的途徑是:如果相關項目不享受國家補貼,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各級地方政府能源部門可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出臺一定時期內的補貼政策。地方補貼政策不影響項目平價屬性認定。
這已經不是相關政策第一次提出要降低非技術成本,前段時間關于《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中就提到,在示范項目實施過程中,地方發展改革委將協調降低相關非技術成本。
《通知》除了建議地方出臺補貼政策之外,并沒有提出其他實質性的能降低非技術成本的渠道。由此看來,我國光伏、風電項目的非技術成本仍然任重道遠。但無論如何,非技術成本的降低已經提上了日程。
三、保證相關項目的優先消納
目前業內對于無補貼項目的積極性并不高,因此為了鼓勵無補貼項目的建設,國家能源局將會在其他方面給予這些項目便利。第一就是不納入規模指標管理,也就是不發生棄光限電的前提下,只要項目符合相關規范,就不限制它的建設規模;第二就是全面降低非技術成本,建議地方出臺補貼政策;第三就是全方位保證這些項目的消納。
通知表明:如果光伏、風電項目無需國家補貼,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執行,原則上由省級電網企業按照電力改革關于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的制度,與風電、光伏發電企業簽訂長期售電合同,確保按照上述電價政策按照全年棄電率不超過5%的要求優先收購相應電量。
首先,《通知》確定了平價上網項目的上網電價評定方式,即按照平價的原則,與當地的燃煤機組標桿電價一致。其次,按照相關規定,省級電網企業將優先購買風電、光伏等項目的可再生能源電力。
此外,為支持光伏、風電平價上網項目的跨省跨區電力輸送,《通知》表明,將鼓勵具備跨省跨區輸電通道的送端地區優先配置無需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
四、嚴格控制棄光、棄風、限電
在保證無補貼項目一系列便利的同時,《通知》也表明了嚴格控制棄光、棄風限電的態度。對于風電、光伏發電監測預警或評價為紅色地區除已安排建設的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外,不再專門安排新的平價上網項目;橙色地區鼓勵選取資源條件好的已核準(備案)項目開展平價上網工作;綠色地區在落實消納條件的基礎上執行開展平價上網項目建設。
前文所述,即平價上網項目并不納入規模指標管理,言下之意就是只要符合相關消納、接網規范,平價上網項目就可以不限制規模的建設。但是事實上并非如此,不限制規模的建設只適合于監測預警為綠色的地區。對于橙色地區應該謹慎的建設,而紅色地區除了示范項目,就算不要補貼的項目都不安排建設。
總體而言,即使是無補貼項目,也只能在部分不會出現限電、棄風棄光現象的區域建設。由此可見國家控制棄光棄風及限電的決心。
最后,關于業內比較關心的分布式項目,《通知》表明要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電力直接交易等試點工作。關于分布式交易試點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的發布,業內已經有諸多討論。然而這些政策在業內翹首以盼的情況下,面對“千呼萬喚”依然不見動靜。所以此次《通知》關于分布式交易試點的陳述和要求,在分布式交易試點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的落地之前,可能暫時還難以實現。
以下是政策原文:



通篇細讀,筆者認為《通知》主要有以下四點關鍵內容需要明晰。

一、支持建設光伏、風電無補貼項目
《通知》開篇確定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在部分地區,光伏、風電項目已經達到平價上網標準,甚至可以不再依靠補貼。具體如下:
隨著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和快速技術進步,在資源優良、建設成本低、市場條件好的地區,已基本具備與達到清潔排放水平煤電同價甚至不需要補貼的條件。

關于光伏、風電項目有沒有達到平價上網標準,業內一直存在爭議。特備是光伏行業近段時間受“531”新政影響嚴重,關于光伏發電是否已經達到平價上網、是否可以不依賴補貼的討論從未停止。此次《通知》徹底打消了這些顧慮與疑問,干脆直接的告訴大眾:部分地區已經達到價上網標準,甚至可以不再依靠補貼。
既然部分地區的光伏、風電項目已經達到平價上網標準,那就應該鼓勵這些無補貼項目的建設。因此《通知》表明:各地區要認真總結本地區風電、光伏風電項目建設,結合資源、消納和新技術應用等條件,組織開展平價上網和無補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根據通知,平價上網和無補貼項目在符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自行組織實施,國家能源局不再對此類項目實施年度建設規模管理。
也就是說,在部分地區已經可以達到平價上網標準甚至不需要補貼的情況下,國家支持各地區積極開發和建設無補貼項目,這類項目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自行組織實施,不納入規模指標管理。
二、降低非技術成本
盡管部分地區的光伏、風電項目已經可以實現平價上網,但是這部分項目的收益率依然很低。這與相關項目的非技術成本居高不下有很大關系。非技術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接網成本、限電、補貼拖欠等,這些非技術成本已經對光伏發電的整體成本下降形成了非常大的阻礙,而且業內人士在這些領域幾乎沒有話語權。因此非技術成本的降低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國家政策的調整。

本次《通知》明確支持無補貼項目的建設,但同時也表明態度:要全面降低非技術成本。
具體為:省級及以下地方能源主管部門要協調落實項目建設條件,優化投資建設和運行環境,全面降低各項非技術成本,加強對項目建設和運行情況的檢測管理,相關必要信息及時向全社會公布。
其中《通知》中主要提到的降低非技術成本的途徑是:如果相關項目不享受國家補貼,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各級地方政府能源部門可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出臺一定時期內的補貼政策。地方補貼政策不影響項目平價屬性認定。
這已經不是相關政策第一次提出要降低非技術成本,前段時間關于《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中就提到,在示范項目實施過程中,地方發展改革委將協調降低相關非技術成本。
《通知》除了建議地方出臺補貼政策之外,并沒有提出其他實質性的能降低非技術成本的渠道。由此看來,我國光伏、風電項目的非技術成本仍然任重道遠。但無論如何,非技術成本的降低已經提上了日程。
三、保證相關項目的優先消納
目前業內對于無補貼項目的積極性并不高,因此為了鼓勵無補貼項目的建設,國家能源局將會在其他方面給予這些項目便利。第一就是不納入規模指標管理,也就是不發生棄光限電的前提下,只要項目符合相關規范,就不限制它的建設規模;第二就是全面降低非技術成本,建議地方出臺補貼政策;第三就是全方位保證這些項目的消納。
通知表明:如果光伏、風電項目無需國家補貼,上網電價按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執行,原則上由省級電網企業按照電力改革關于可再生能源優先發電的制度,與風電、光伏發電企業簽訂長期售電合同,確保按照上述電價政策按照全年棄電率不超過5%的要求優先收購相應電量。
首先,《通知》確定了平價上網項目的上網電價評定方式,即按照平價的原則,與當地的燃煤機組標桿電價一致。其次,按照相關規定,省級電網企業將優先購買風電、光伏等項目的可再生能源電力。
此外,為支持光伏、風電平價上網項目的跨省跨區電力輸送,《通知》表明,將鼓勵具備跨省跨區輸電通道的送端地區優先配置無需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
四、嚴格控制棄光、棄風、限電
在保證無補貼項目一系列便利的同時,《通知》也表明了嚴格控制棄光、棄風限電的態度。對于風電、光伏發電監測預警或評價為紅色地區除已安排建設的平價上網示范項目外,不再專門安排新的平價上網項目;橙色地區鼓勵選取資源條件好的已核準(備案)項目開展平價上網工作;綠色地區在落實消納條件的基礎上執行開展平價上網項目建設。
前文所述,即平價上網項目并不納入規模指標管理,言下之意就是只要符合相關消納、接網規范,平價上網項目就可以不限制規模的建設。但是事實上并非如此,不限制規模的建設只適合于監測預警為綠色的地區。對于橙色地區應該謹慎的建設,而紅色地區除了示范項目,就算不要補貼的項目都不安排建設。
總體而言,即使是無補貼項目,也只能在部分不會出現限電、棄風棄光現象的區域建設。由此可見國家控制棄光棄風及限電的決心。
最后,關于業內比較關心的分布式項目,《通知》表明要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電力直接交易等試點工作。關于分布式交易試點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的發布,業內已經有諸多討論。然而這些政策在業內翹首以盼的情況下,面對“千呼萬喚”依然不見動靜。所以此次《通知》關于分布式交易試點的陳述和要求,在分布式交易試點以及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的落地之前,可能暫時還難以實現。
以下是政策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