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40萬噸庫存壓頂,價格小幅下降!四大硅料龍頭如何回血?

   2025-04-27 世紀新能源網段偉林9730
核心提示:歸根結底,現有的多晶硅產能實在是超出市場需求太多了

進入4月,春回大地,但多晶硅市場依然冰封,價格僵持甚至下滑。經過了一個多季度的減產自救,多晶硅仍未顯示出擺脫困境的跡象。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四大巨頭通威、新特、大全、協鑫一共虧損近190億,相當于把2023年凈賺的261億利潤吐出大半,足以在光伏史上記上一筆,短短兩年,市場變化堪稱“冰火兩重天”。

“一定要有人離開‘牌桌’,才是反轉信號。當有大量硅料新玩家在退出、破產、資不抵債或爆雷的時候,市場底部就到了?!眳f鑫科技聯席CEO蘭天石2024年年中說的這段話正在被殘酷驗證。

上一輪行業大洗牌過后,僅有6家多晶硅企業存活下來。

這一輪洗牌,停掉的產能永遠開不了,甚至,硅料四大龍頭也正使出渾身解數,挺過持續流血。

硅業分會:多晶硅庫存仍在39萬噸高位

2024年12月24日,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同日發布減產公告,標志著繼二三線企業相繼停產后,多晶硅頭部企業也正式進入低負荷運轉階段。

到今年一季度,組件市場經歷一場短暫的“狂歡”,帶動了下游快速出清。但過快的搶裝節奏帶不動硅料市場出清,硅料企業面臨的仍是極高的庫存量以及持續的流血。

根據安泰科公布的數據,去年6月底多晶硅庫存為25萬噸,到12月底,多晶硅庫存累計已達40萬噸。

而到今年3月底,根據多方數據來看,多晶硅庫存仍在39萬噸左右的高位徘徊,這意味著2025年第一個季度僅減少了一萬噸的庫存!

歸根結底,現有的多晶硅產能實在是超出市場需求太多了。

按照硅業分會預估,2025年全年多晶硅總產量預計在166萬噸,全球需求約170萬噸,供需基本匹配。去庫存速度必然緩慢。

今年一季度各家企業開工率都處于降負荷運行狀態,每月總產量都維持在10萬噸以下,1-3月分別在9.7、9.23、9.7萬噸。

作為對比,2024年一季度,多晶硅產量分別為17.13、17.52、18.6萬噸。全行業產量下降明顯,但還不足夠。

自2024年4月N型多晶硅價格劇烈下滑降至5.2元以下,抵達大多數企業現金成本,甚至跌破部分企業現金成本。

至今,大多數硅企現金成本虧損情況已接近一年,流血的現狀仍未好轉。

從一月中旬4月中旬,硅料價格一直維持在同一價格線上,即:

n型復投料成交價格區間為3.90-4.6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4.17萬元/噸

n型顆粒硅成交價格區間為3.80-4.1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3.90萬元/噸

頭部企業與直接下游簽訂的N型復投料簽單價格在4.1萬元/噸及以上。但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現階段價格仍無法覆蓋生產成本。根據硅業分會調研,目前企業暫無確定的豐水期復產計劃,月度排產維持穩定。

最近,網傳一張截圖進一步爆出硅料企業現狀。

光伏產業的出清,始于硅料也必將終于硅料。

沒有人能準確判斷,光伏何時能走出低谷,硅料龍頭企業也必須加緊存糧過冬的腳步。

龍頭企業如何補血?

在庫存沒有明顯改善,價格持續維持在低位的當下,各家企業能做的要么開源,要么節流。想要撐得更久,終究還是比拼硅料的成本優勢。

四大龍頭能打出的牌大不相同。

通威股份

戰投化債,技術創新破局

永祥股份主營的硅料業務,一直是通威盈利能力的核心支柱。2023年該公司利潤占到總公司利潤的64.88%。但到2024年,受多晶硅價格影響,企業盈利能力減弱。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約為50.99%,較2023年底增加了14.04個百分點。

今年3月,通威股份宣布為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戰略投資者暨實施百億級別增資擴股。

本次引入百億戰投則是意在“輸血”,增資款項主要用于永祥股份償還金融機構負債、補充流動資金等。

公司否定了公司資金緊張的說法,指出當前公司在手現金充足,同時可預見的2025年資本開支將同比大幅下降。公司目前暫無其他股權融資計劃。

倘若此次增資的100億元完全用于償還負債,以永祥股份當前346.74億元的負債總額來看,公司資產負債率將有望降至31.63%。

引入戰投化債對于穩住永祥股份至關重要,也是通威打贏硅料企業存亡戰,維持行業地位的關鍵一筆。

截至2024年8月,通威的硅料現金成本已降至35元/kg,碾壓同類路線企業。如今,通威還在四川永祥二期項目中新增1萬噸/年粒狀硅中試線,正式上馬“粒狀硅”,引發行業震動,必將對硅料格局帶來影響。

協鑫科技

發揮顆粒硅優勢,庫存行業最低

2024年底,協鑫科技曾公告,計劃通過配售及可轉債融資約51億元,用于顆粒硅技術迭代與產能優化。截至2025年1月,該公司15.3億港元配售融資款項已經到賬。

顆粒硅是協鑫花費14年時間推出的革命性產品。協鑫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朱共山曾言:“一旦有人觸犯我的專利問題,我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知識產權。”

根據協鑫科技2024年年報數據,2024年全年顆粒硅平均現金制造成本約為3.3萬元/噸,市場平均售價約3.4萬元/噸。到今年1-2月,協鑫已將顆粒硅平均現金制造成本下降至約2.7萬元/噸。

2024年度,其顆粒硅總產能48萬噸,產量26.92萬噸,同比增長32%,出貨28.19萬噸,同比增長45%,顆粒硅銷產率達105%。朱共山稱,顆粒硅的庫存創行業最低,頭部客戶應用比例已超過40%。

按照協鑫科技自身的預估,今年一季度開始大概率現金流回正,3季度實現月度盈利,4季度實現季度盈利。

支持協鑫下這一判斷的自信,最核心的還是顆粒硅的成本優勢,以及顆粒硅更低的碳足跡,能讓下游持續放量,目前,顆粒硅市占率已突破25%。

協鑫在技術選擇上的另辟蹊徑使企業付出遠超其他企業的成本代價,但若能走通,也必會成為企業穿越周期的底氣。協鑫旗下另一家公司也在驗證這一路徑,協鑫光電轉化效率27%以上的鈣鈦礦疊層商用組件將從2025年起持續放量,協鑫光電力爭今年年底在香港IPO。

大全能源

提升N型料產能,保持較低開工率等待拐點

大全在硅料行情快速上漲時相較同行的擴產動作明顯更加克制。其2024年全年多晶硅產量為20.5萬噸,銷量為18.1萬噸。

截至24Q3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35.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10.68%,財務狀況穩健。截至2024年底,公司多個募投項目按計劃實施完畢。對于大全能源而言,極低的資產負債率是其渡過危機的底氣。

但補全短板,構筑穩定的核心管理、技術團隊更是當務之急。近兩年,該公司至少已有7名高管或核心技術人員離職。

減產也使得企業進行了裁員,在高盛的調研中顯示,管理層表示繼2024年裁員10%-15%之后,2025年可能繼續裁員至多20%。

對于顆粒硅的態度,其公司副董事長徐翔在2024年年初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曾表示,“如果顆粒硅能取代西門子法棒狀硅,那就是顛覆,而我們公司的價值就會變為零?!?/p>

后面還有一句話是,顆粒硅還有很多瓶頸要攻克。但如今,其他企業突破產業瓶頸,難以避免的給大全帶來危機感。

2024年11月,大全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根據媒體報道,該研究院將顆粒硅、鈣鈦礦等前沿太陽能電池材料納入重點研發范疇。

但從財報數據來看,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僅3.7億元,同比減少了52.86%,這必將影響企業在新技術上的研發進展。

大全目前的主要經營策略還是保持充足的現金流,實施穩健的資產負債管理。

穩健不意味躺平,頭部企業降本需求強烈。大全N型硅料產量比例自2023年的40%提升至2024年的70%,其硅料的現金成本到2024年第四季度已降至35.19元/kg。

按照大全的規劃,2025年將維持在低負荷運行狀態。展望2025年,公司預計第一季度多晶硅產量為2.5-2.8萬噸;全年產量指引為11-14萬噸。目前,公司庫存約低于兩個月產量。

新特能源

母公司輸血+業務多元化

從2024年中期開始,新特能源就在對部分產線進行檢修改造、減產控產。公司2024年多晶硅產、銷量分別為19.88、19.92萬噸,同比+4%、-2%,其中4季度僅產出1.7萬噸,售出1.6萬噸,分別環比下降51%、64%。

去年年底,受行業變化以及業績影響,新特能源“回A”計劃終止,重要融資路徑關閉,20萬噸擴產項目暫停。

在業績面臨困境之際,母公司特變電工伸出援手,將間接控股的孫公司準東能源49%的股權轉讓給新特能源,轉讓價為15.08億元,通過優質火電資產低價轉讓給新特能源輸血。

截至2024年年底,新特能源資本負債比率為30.55%,較上年末增加8.68個百分點。新特能源在年報中預警,若多晶硅價格持續低于4萬元/噸,30.55%的資產負債率可能進一步攀升。

新特能源雖然多晶硅板塊收入暴跌60.29%,但其業務多元化初見成效,電站建設(+18.97%)、電站運營(+6.18%)及電氣設備(+45.82%)三大業務逆勢增長。

另外,新特能源2024年還出現了減員增薪現象,按照公司的解釋,主要是因為高薪引才與低效裁員,將人力成本從生產端向研發端轉移。這是在激烈競爭中的必然選擇。

尤其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中明確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后,新特能源必須走出依靠自備電廠的電價成本優勢,通過技術來降低成本。

在龐大產能與高位庫存的逼迫下,硅料的洗牌絕不止于將行業新玩家的淘汰,頭部企業的處境同樣危機四伏,存在掉隊風險。縱觀光伏產業周期律,過度擴張者將承受產能反噬,技術滯后者的護城河會被迭代浪潮沖垮,管理失序者則可能成為周期中的犧牲品。

但危機亦是分野時刻,協鑫與通威的“技術+生態”對決,或重塑光伏上游格局。

景氣之期,百業昌隆,同沐利好,盡展歡顏;
下行之歲,獨彰英豪,再塑格局,重描新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