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企業可再生能源采購市場逐步開放 中國綠電采購蘊含重大發展機遇

   2018-12-27 落基山研究所朱思捷 喬天 宋佳茵20030
核心提示: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國家能源局(NEA)發布了三版可再生能源配額制(RPS)政策征求意見稿,并計劃于2019年1月1日實施該政策,旨在
在過去一年中,中國國家能源局(NEA)發布了三版可再生能源配額制(RPS)政策征求意見稿,并計劃于2019年1月1日實施該政策,旨在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確立更清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希望通過采購可再生能源實現目標,同時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發展。 落基山研究所企業可再生能源中心(BRC中國)于近期發布了《2018年度報告:企業可再生能源采購在中國的市場現狀》。該報告是2018年企業可再生能源采購市場狀況的全面更新,著重介紹了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一些趨勢性變化,總結了影響企業采購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政策走向,并梳理了可再生能源采購機制的發展。

市場回顧

過去十年內,中國躍居全球風能和太陽能裝機量之首,2008至2017年間年復合增長率達15%。這主要歸功于政府標桿上網電價(“FiT”)政策為可再生能源項目保障了兩項收入來源,一是來自電網公司的電費收入,另一項來自政府的補貼收入。得益于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蓬勃發展。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增速超過了政府預期及補貼預算(第二項收入來源),造成了可再生資金短缺,平均補貼拖欠長達兩年,項目開發商面臨現金流風險。

此外,由于中國可再生能源資源分布不均,大量項目集中在資源豐富但用電負荷相對較少的北方省份,導致了棄電情況持續存在。相較2016年,2017年的棄電情況顯著改善,全國平均棄風率從17%降至12%,其中,棄風率最高的省份甘肅、新疆和吉林,各降低了9%以上。這主要得益于下列措施:

系統效率升級增強了電網調度靈活性;

省間富余可再生能源現貨市場的建立,通過市場激勵了跨省可再生能源交易;

東北輔助服務市場試點,通過發電權交易,為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提供了新的途徑。

但是從全國范圍來看,棄電挑戰依然存在,2017年仍有8個省份的年棄風率超過5%(2020年全國平均棄風率目標),其中三個省份棄風率超過20%。解決消納問題依舊是可再生能源政策關注的核心和焦點。

重點政策變化

在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過程中,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來自于兩個方面,即如何在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降低棄電率,并減少國家財政負擔。目前,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政策制定,計劃逐步改變標桿上網電價方式,通過競價(在許多國家日益常見)推動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在2018年5月發布的兩個政策中可見這一轉型端倪:

1.2018年5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9年起,集中式風電項目將通過競價上網。

2.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531政策”),規定自發文之日起,所有新投運的光伏項目,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統一降低0.05元。暫不安排2018年需國家補貼的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此外,2018年安排10GW規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建設,很大程度減緩了需要國家補貼的新項目增長 (2018年5月達到10GW規模上限)。

政府一般于每年年底調整下一年的補貼,531政策出乎眾多可再生能源企業的預期,卻也透露出了未來的政策方向。

更根本的政策變化將來自于即將正式發布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新的配額制計劃于2019年1月正式實施,將從結構上改變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引入更廣泛的參與主體。許多電力用戶,尤其是參與直購電的工商業用戶,將承擔可再生能源配額指標。政策的具體影響尚不明朗,國家級政策和省級政策都將影響企業對配額制的落實。例如,在環境權益的歸屬、交易系統都完善的前提下,是否允許超額完成配額從而滿足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許多企業都關心的問題。BRC中國此前在各版征求意見稿發布后都與會員企業分享了政策解讀與深度分析,幫助企業深入了解國家政策對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意義和影響。我們相信,企業可再生能源采購與國家政策發展方向是一致的,但是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

市場交易機制變化

下表中總結了2018年各交易機制的重要變化。有關各機制的具體信息,請參閱《2017年度報告:企業可再生能源采購在中國的市場現狀》。


相比于去年,下列四種機制有所變化,具體如下:

1.分布式光伏: 531政策后,光伏設備供應過剩,設備價格大幅下降,提高了項目的經濟性。

2.分散式風電: 2018年4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管理辦法規范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管理。這一辦法為項目開發制定了標準化流程,同時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有效推進分散式風電發展。

3.分布式電力市場化交易(隔墻售電):2017年11月,《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發布,鼓勵分布式發電項目與配電網內電力用戶進行電力交易,促進就近消納。約35個項目申報了試點,但是由于配網過網費價格存在爭議,進程尚不清晰。

4.雙邊協議:2018年1月,山東某金屬制品工廠與山西某風電廠通過一家售電公司達成國內首宗可再生跨省雙邊直接交易。雖然這一交易振奮人心,但由于省間目標不一致、省級政府間協商的復雜性,使得此機制的推廣應用尚有困難。

展望未來

2019年,我們預計可再生能源企業將積極應對2018年出現的政策及市場變動,并將繼續推進平價上網。同時,我們相信配額制將助力更多企業完成可持續發展目標,創造新的交易機會。具體而言,我們對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有如下展望:

加速集中式項目平價上網:2017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超過50GW。10GW的年上限,將導致大量光伏設備供應過剩,預計行業將出現一些重組以應對下行的價格壓力。可再生能源企業也意識到,無補貼的大規模項目開發將成為常態。我們預測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將以此為中心目標,加速推進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

分布式市場蓬勃發展:如前文所述,可再生能源設備成本大幅下降,且能在日中高電價時段自發自用有效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分布式項目回報率可觀(特別是一些配以儲能的項目)。通過采訪可再生能源企業,我們了解到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無需補貼平價項目,且盡管2018年下調了補貼,市場也預期分布式項目在2019市場能繼續強勁增長。

增量配電網打開新思路:盡管國家發布了政策鼓勵,但是分布式市場化交易(隔墻售電)的命運仍懸而未決。無法在現有的配網過網費上達成一致,隔墻售電項目難獲進展。在電改背景下,增量配電網試點展開引入了更多新的配電資產,我們相信在這一環境下會催生新的分布式市場化交易機會。隨著一些工業園區開展增量配電網試點工作并努力打造綠色園區,分布式市場化交易可提供一種有效的方式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降低碳排放。.

全國棄電率持續下降:東西部間有限的遠距離輸電能力,長期以來限制了送至東部負荷中心的電量。政府已經批復了一系列將于2019年新建的特高壓項目,進一步提升跨省送電能力。與此同時,配額制的落實將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減少棄風棄光。

BRC中國一直以來并將持續跟蹤市場,分享行業信息及洞見觀點。我們期望企業可再生能源采購的重要性能獲得更廣泛的認可,并有更多的企業積極探索這一正在興起的市場。我們也將于在2019年中舉辦第三屆年度工作坊,希望能夠通過連結各利益相關方,加強協作,共享知識與經驗,共同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蓬勃發展。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有關BRC中國項目的更多詳情,請聯系brcchina@rmi.org。 
 
標簽: 可再生 能源 綠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