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煤改氣持續進行,筆者預計今年冬季中國天然氣需求量將保持較高水平,日均用氣量將達到8億立方米,較去年的7.5億立方米略有增長。冬季中國將繼續依賴LNG進口,然而,缺乏地下儲氣庫和充足的管輸能力限制了中國LNG進口,成為天然氣供應的最大瓶頸。
目前,中國共25座地下儲氣庫,工作氣量120億立方米;LNG應急儲罐儲氣能力約78億立方米/年(約580萬噸),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中國儲氣調峰建設進程發展較緩,筆者認為具體原因:一是建設地下儲氣庫,需要高額投資。例如,中石化正在改造的文23氣田,一期設計工作氣量30億立方米,耗資140億元人民幣。二是低收益。由于政府對價格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天然氣調峰價格,難以吸引投資。三是施工周期長??紤]到地質情況不同,地下儲氣庫施工周期為5~7年。中國氣井普遍較深,若改造成儲氣庫所需時間更長。除了使用枯竭氣井和油井外,還有鹽穴型地下儲氣庫,但建設周期更長。例如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的金壇鹽穴地下儲氣庫,2005年開工建設,工程建設已超過10年,至今尚未投產。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明確國有企業、城市燃氣公司和省級政府的調峰責任,規劃到2020年全國調峰氣量在天然氣消費量占比從5%提升至15%以上。隨后,國有石油公司和部分城市燃氣公司分別宣布了新建LNG儲罐的計劃。例如,中國海油計劃擴建天津LNG接收站,新建6座22萬立方米儲罐,增加氣化裝置,氣化能力將從220萬噸/年提升至750萬噸/年;中國海油還計劃在江蘇濱海新建LNG接收站,擬建4座16萬立方米儲罐。北京燃氣計劃在天津建設LNG接收站,擬建10座20萬立方米儲罐。廣匯能源(600256)啟東LNG接收站二期工程開工,計劃新建1個16萬立方米儲罐。但是大部分計劃需要3~5年的建設周期。
天然氣管輸能力也制約天然氣供應。冬季中國北方地區天然氣管道運行達到上限。據測算,主要干線輸氣能力為6.7億立方米/日,需求高峰期輸氣量受到制約。
筆者認為,缺乏互聯互通和管輸能力是主要挑戰。中國天然氣管道連接不緊密,國有石油公司無法充分調配資源。主要是四方面原因:一是管道所有權。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屬于不同公司。大部分未實現互聯互通,難以快速調配資源。二是缺乏省內天然氣管道。北方地區部分省內管道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難以解決,很多農村地區無法供應管道氣。三是土地使用沖突。根據調研發現,土地使用發生沖突時,省級政府優先考慮建設建筑、高鐵等基礎設施,抑制天然氣管道建設。四是建設時間長。例如,“十二五”規劃的西氣東輸三線計劃2015年完工,但迄今仍未完工。
據悉,中國有望于今冬之前宣布國家管網公司的實施方案。希望通過這次改革,可以緩解天然氣管道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
目前,中國共25座地下儲氣庫,工作氣量120億立方米;LNG應急儲罐儲氣能力約78億立方米/年(約580萬噸),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中國儲氣調峰建設進程發展較緩,筆者認為具體原因:一是建設地下儲氣庫,需要高額投資。例如,中石化正在改造的文23氣田,一期設計工作氣量30億立方米,耗資140億元人民幣。二是低收益。由于政府對價格的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天然氣調峰價格,難以吸引投資。三是施工周期長??紤]到地質情況不同,地下儲氣庫施工周期為5~7年。中國氣井普遍較深,若改造成儲氣庫所需時間更長。除了使用枯竭氣井和油井外,還有鹽穴型地下儲氣庫,但建設周期更長。例如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的金壇鹽穴地下儲氣庫,2005年開工建設,工程建設已超過10年,至今尚未投產。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明確國有企業、城市燃氣公司和省級政府的調峰責任,規劃到2020年全國調峰氣量在天然氣消費量占比從5%提升至15%以上。隨后,國有石油公司和部分城市燃氣公司分別宣布了新建LNG儲罐的計劃。例如,中國海油計劃擴建天津LNG接收站,新建6座22萬立方米儲罐,增加氣化裝置,氣化能力將從220萬噸/年提升至750萬噸/年;中國海油還計劃在江蘇濱海新建LNG接收站,擬建4座16萬立方米儲罐。北京燃氣計劃在天津建設LNG接收站,擬建10座20萬立方米儲罐。廣匯能源(600256)啟東LNG接收站二期工程開工,計劃新建1個16萬立方米儲罐。但是大部分計劃需要3~5年的建設周期。
天然氣管輸能力也制約天然氣供應。冬季中國北方地區天然氣管道運行達到上限。據測算,主要干線輸氣能力為6.7億立方米/日,需求高峰期輸氣量受到制約。
筆者認為,缺乏互聯互通和管輸能力是主要挑戰。中國天然氣管道連接不緊密,國有石油公司無法充分調配資源。主要是四方面原因:一是管道所有權。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屬于不同公司。大部分未實現互聯互通,難以快速調配資源。二是缺乏省內天然氣管道。北方地區部分省內管道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難以解決,很多農村地區無法供應管道氣。三是土地使用沖突。根據調研發現,土地使用發生沖突時,省級政府優先考慮建設建筑、高鐵等基礎設施,抑制天然氣管道建設。四是建設時間長。例如,“十二五”規劃的西氣東輸三線計劃2015年完工,但迄今仍未完工。
據悉,中國有望于今冬之前宣布國家管網公司的實施方案。希望通過這次改革,可以緩解天然氣管道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