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修炳林透露,我國首部針對儲能的綜合性政策文件——《關于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有望正式出臺,這為我國儲能產業的加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指導意見首次明確了儲能在我國能源產業中的戰略定位,提出未來10年儲能領域的發展目標并強調了儲能的5大任務。“十三五”期間,儲能產業將實現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的初期過渡。這一系列的利好無疑將令大量企業爭相涌入,而儲能市場也將因此進一步打開。”東方日升市場總監莊英宏表示。
在歷經過去幾年業界對儲能商業模式的探索與嘗試后,業內人士認為,2017年儲能產業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據最新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4.3GW,同比增長4.7%。從應用分布來看,可再生能源并網約占2016年國內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應用規模的55%。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電儲能和熱儲能技術累計裝機規模有望突破44GW。
面對這一擁有無限想象空間的新興市場,東方日升已搶先布局儲能領域并積極完善事業部。莊英宏表示:“這對于我們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們將以一個海歸派的身份再度攻入海外市場。當前,美國、日本、韓國正大力推動儲能產業的部署,同時德國、英國和澳洲的儲能項目也正在起步,這將對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儲能項目有望大規模興起之際,有業內專家指出,國內儲能市場需求仍較為乏力,這不僅限制了裝備制造業工藝改進和技術革新,也令投資成本居高不下,這極大地制約了國內儲能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莊英宏也呼吁:產業急需要出臺更為細化的支持政策,如此才能有效拉動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對于今后公司在儲能領域的布局,莊英宏指出:“我們將針對儲能行業的經濟可行性進行必要的財務整合,在有限的資本準入壁壘的情況下,積極尋求發展機遇并打造新興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