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氫電耦合 大有可為

   2023-10-10 中國能源報仲蕊45200
核心提示:目前電氫協同相關項目的示范數量比較少

“雙碳”目標下,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是必然趨勢,氫電耦合將為新能源電力發展提供重要保障。近日,多位專家、院士在相關論壇及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氫電協同可在發揮各自優勢、促進新能源消納同時,有效解決高比例間歇性和波動性的可再生能源與剛性負荷之間的矛盾,保證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實現優勢互補

氫電耦合是指氫能和電能互相轉化、高效協同的能源網絡,在用電低谷時將風、光電能等清潔能源制氫存儲,在用電高峰時再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可以實現電網削峰填谷。

“當前,我國二次能源中的電氣化比例為27%,到2060年預計將達到60%。根據各方面的研究,到2060年,氫能所占比例將達到約15%,因此,占比為60%的電和占比為15%的氫將是2060年我國社會用能的最大組成部分?!敝袊こ淘涸菏奎S其勵在2023中國(嘉興)氫能產業大會上指出。

“談論氫電協同,首先要定義什么是新型電力系統。在我看來,新型電力系統從電網來看不只是一個單一的大電網,而是一個電網下有很多的微網并與之形成連接,在這樣一個微網構建過程中,氫能將起到重要作用?!比A北電力大學教授、氫能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建國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氫能在未來的新型電力系統中,在電網端可以作為儲能起到調峰作用,在發電側,未來隨著風光發電規模的提升,其波動性對電網的影響將越來越大,氫能可以平抑風光電上網的波動性,提升電網運行穩定性。

“氫能與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氫電融合方式,是行業應該努力的方向?!睎|方電氣氫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重霖指出,氫能作為儲能方式,未來和燃氣輪機協同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和間隙性的問題;能源富集地區利用富余的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再將氫能輸送到能源消費中心多元化利用,可有效解決可再生能源長距離運輸難題。

多因素拉升需求

氫電協同發展是大勢所趨。在黃其勵看來,區域能源資源稟賦導致靈活性需求差異明顯、離網-并網型新能源開發趨勢顯著、制氫電力成本進一步降低等因素將共同推動氫電耦合發展。

黃其勵舉例稱,青海白天光伏棄電量大,晚上全時段電源不足,依托氫儲能技術可實現“電-氫-電”大規模轉化利用;湖南白天依托特高壓送電+本地光伏自發,晚高峰供電不足,依托氫儲能可實現高峰“氫-電”保障用電。再如,吉林晚上風電量大但消納不足,白天火電電源供應不足,無法支撐特高壓外送利用率,可通過“電-氫”轉換支撐類似地區大規模新能源外送。

同時,離網-并網型新能源開發模式逐漸成為擴大新能源規?;_發潛力的重要手段。黃其勵指出,“沙戈荒””深遠?!钡葓鼍罢蔀楦哔|量發展重要抓手,“能源區域綜合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趨勢明顯,進一步強化了區域氫電耦合需求,需更好挖掘氫電耦合的綜合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建設,氫電協同將實現可再生能源與氫能發展互利共贏?!拔覈钸h海區域風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是海上風電未來發展的趨勢,依托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實現深遠海區域就地發電制氫(氨)后送至岸上,或直接進行氫基能源的跨國貿易,可高效支撐深遠海能源基地建設?!秉S其勵指出,同時,我國海上風電技術可開發潛力約22.5億千瓦,按20%比例制氫可年產綠氫超過3500萬噸,替代石油超過1億噸。2030年,風電制氫的度電成本將降至0.25元/千瓦時,海洋風電制氫成本可達22-25元/公斤。

技術、成本仍存挑戰

盡管氫電協同漸受關注,但考慮到當前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的現狀,實現氫電協同互補仍需解決技術、成本難題。

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智慧氫能實驗室主任林今指出,目前氫電交互方式有三種模式,分別為電網調峰型、電網友好型、工藝離網型,綠氫的制取需要滿足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優化運行,同時,由于關鍵儲運技術薄弱、制造工藝及效率問題尚待解決,我國大部分地區制氫成本仍居高不下,綠氫作為實現電氫耦合的關鍵,其終端價格需進一步降低。

劉建國認為,當前,氫電耦合最大的挑戰是氫的價格和存儲問題?!霸陔娊膺^程中,電價占氫價的70%—80%,電價降不到兩毛錢以下就不可能有便宜的氫。如果用氫就不賺錢,那就沒有人去發展氫的儲能功能。除了依賴電價下降,氫能產業本身也需要進一步發展,比如電解水裝備壽命短、效率不高,同樣會導致氫價居高不下?!?/p>

對此,黃其勵認為,加強氫電耦合技術研發是重中之重?!皯劢箛抑卮罂萍记把貑栴}和國家重大需求,制定氫電耦合關鍵技術攻關路線圖;聚焦大規模電解水制氫技術、氫高效轉化、柔性綠氫耦合煤化工、高比例煤摻氨等關鍵技術工藝和核心器件領域的創新迭代,穩步增加氫電耦合領域科技研發投入強度,布局一批氫能國家工程中心?!?/p>

“目前電氫協同相關項目的示范數量比較少,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應積極打造規?;⒌统杀镜木G氫大基地,推動‘源網荷儲’‘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支撐風光資源消納,開展百兆瓦級氫儲能試點示范。”黃其勵進一步指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