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盛证券,中国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的股票平台,合法配资平台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雙流突破:量產“中國造”薄膜太陽能電池

   2011-06-16 25720
核心提示:  在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編年史上,6月15日、四川雙流將注定成為里程碑式的重要符號?! ∵@一天,由漢能控股集團投資興建、目前全球

  在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編年史上,“6月15日”、“四川雙流”將注定成為里程碑式的重要符號。

  這一天,由漢能控股集團投資興建、目前全球單廠產能最大的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在雙流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建成投產,這標志著我國自有知識產權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量產取得重大突破。

  作為漢能控股集團布局全國的光伏產業基地之一,經過近一年的高效施工建設與設備調試,四川漢能光伏有限公司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制造基地一期建成投產,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將實現1000MW的年產能,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17億元,提供5000個就業崗位,并帶動其他新能源關聯產業的發展。

  “中國造”薄膜太陽能電池在雙流實現量產重大突破,這不僅是漢能進軍光伏產業邁出的堅實一步,更是雙流、成都構建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堅實的一步。

  背景資料

  漢能控股集團

  漢能控股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民營清潔能源發電企業、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單位。公司成立于1994年。集團總部設于北京,在國內多個省份以及北美、歐洲、亞太等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已建、在建水電項目權益總裝機容量約6GW,已建風電總裝機131MW;以太陽能光伏產業為主導,在四川、廣東、海南、浙江、山東、江蘇等地投資建設太陽能產業研發制造基地,到2012年,預計各基地總產能將超過2GW。屆時,漢能控股集團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

  成都光伏產業開啟新篇章

  15日下午,雙流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彩旗招展。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業界代表見證了我國新能源發展史上重要篇章的開啟:四川雙流一期300MW薄膜太陽能電池投產。

  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成本低、弱光響應好、能量返還期短等突出優點。與第一代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相比,具有無污染、成本低、平均發電量高等優勢,廣泛應用于大規模光伏電站,更適用于居民屋頂發電、建筑光伏一體化等領域。漢能控股集團憑借自身的科研團隊和技術優勢,對第二代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使硅基薄膜太陽能組件年產能達300MW,電池光電轉換率達到10%。

  四川雙流太陽能產業研發制造基地是漢能控股集團光伏太陽能產業第二個生產基地,基地主要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及組件。

  2009年10月,漢能控股集團與雙流縣人民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并于12月注冊成立四川漢能光伏有限公司。

  2010年6月29日,漢能雙流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制造基地在雙流開工。今年4月25日,項目成功實現試產,15日生產線正式投產。投產的一期項目產能300MW。

  國家戰略下的“雙流突破”

  為什么薄膜太陽能電池量產率先在雙流取得重大突破?

  “這得益于雙流人前瞻思維、戰略眼光和敬業務實。”有專家如是評價。

  今年1月,在北京舉行的2010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年會上,雙流縣再次榮登 “2010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榜首,并獲得“中國低碳政府榜樣”榮譽稱號,縣委書記高志堅獲得 “2010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先鋒人物”稱號。

  為何地處內陸的雙流能占領國家新興產業的發展制高點,成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重要增長極和引擎?

  “在新能源行業,中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的經濟形勢給企業和地方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如是說。

  新能源產業是中國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以風電、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因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增長速度快、產業帶動強的特點而被列為發展重點,這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加快轉變能源增長方式、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憑借天然稟賦、自然資源、技術優勢,成都作為西部大開發的中心和引擎,具備發展新能源產業的獨特優勢條件。

  “我們當時反復想,一個地處西部的縣城應該走什么路?調整產業結構,如果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要東部不要的東西,將永遠處于追趕地位,無法實現跨越。”雙流縣委書記高志堅回憶起3年前決策時的情形說。

  審時度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站在全球產業發展的高度,2008年,雙流縣委、縣政府作出了戰略性的抉擇: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直奔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打造以新能源為龍頭的成都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搶占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先機。

  為此,雙流采取產業鏈發展的策略,以新能源及其配套裝備制造產業為主攻方向,在太陽能方面,重點發展晶體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產業鏈和光熱發電裝備制造產業;在民用核能方面,重點發展核島主管道、主泵等八大系統、常規島系統關鍵部件和非動力核技術應用;在風能方面,重點發展變頻裝置、風力發電機、控制器及輸配電等產業鏈關鍵環節。

  肩負時代使命,雙流果敢地率先樹起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大旗。

  ——從無到有,雙流新能源產業承載體,西航港經濟開發區被確定為全省 “1525工程”重點培育的500億特色產業園區。從2008年到2010年,開發區銷售收入從8億元躍升至138億元。

  ——由弱到強,目前開發區已形成全國技術路線最多、研發平臺最高、產業鏈條最長、發展潛力最大的新能源產業基地。2010年先后被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命名為 “成都國家新能源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成都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2010年1月31日,成都市確定13個統籌發展市管產業功能區,新能源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在雙流。目前,成都新能源產業功能區已初具規模。2010年,實現新能源產業產值159億元,位居“2010中國新能源產業園區百強”首位。

  隨著四川漢能的投產,雙流距千億元級新能源產業集群的目標越來越近。

  國家新能源基地彰顯力量

  15日投產的四川雙流項目,是漢能集團全球戰略的重要一步,也是雙流新能源高地力量彰顯的一個生動注解。

  “一個產業要想成為行業的龍頭,必須突出產業的規模性、集聚性、增長性和創新性,重點培育龍頭企業,增強自主創新和國際化水平,走產業化、市場化、專業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發展道路。”雙流決策者如是說。

  作為新能源領軍企業,漢能集團目前已與內蒙古、寧夏、江蘇、海南、山東、河北等省、自治區,以及歐洲等地簽訂了約4GW的太陽能電站建設協議,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涵蓋技術研發、高端裝備制造,光伏電池生產和光伏電站建設、運營、電力投資和服務等全產業鏈整合的光伏企業。

  占領產業高端,漢能的戰略與雙流不謀而合。

  搶占制高點,雙流新能源產業發展從起步就瞄準這一領域的先進水平,引進的新能源企業大多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形成了一批核心技術,打破了多年來國際市場的壟斷,引領著全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領跑光伏產業,雙流高位求進。

  “十二五”開局之年,作為連續15年位居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榜首的雙流縣,在“兩率先兩示范”和爭先進位目標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奮斗目標: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實現全新戰略目標,著力推進新興戰略產業發展,今年1-5月,新能源產業功能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億元。

  “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以新能源產業為龍頭,加快推進產業優化升級,著力打造千億元級新能源產業集群。”雙流縣縣長周先毅表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高起點謀劃,雙流縣用“產城一體”的理念,建造“新能源產業城”。隨著產業配套的日趨完成,聚集效應也越來越突顯。

  目前,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已聚集了漢能光伏、天威新能源、新光硅業、中漢電力等重大新能源項目32個,協議總投資720億元,基本形成了以漢能光伏、天威新能源、新光硅業等為龍頭,以南玻集團光伏特種玻璃、新源圣光等為配套的太陽能產業集群;以川開集團等為龍頭,以瑞迪機械等為配套的民用核能產業集群;以成都佳電等為龍頭的風能產業集群,形成了“多個研發中心聚集、多條技術路線并進、多種品類產品產出”的產業發展格局。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深圳市凌科電氣有限公司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