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風電機組管理智能化水平,實現存量資產提質增效,云南國際滇能智慧全力推進風電機組在線振動狀態監測系統(以下簡稱“CMS系統”)建設,切實保障機組運行穩定可靠。目前,滇能智慧已實現658臺風機CMS系統全覆蓋,所有振動數據統一接入昆明集控中心大數據預警系統,預警精準度達92%,今年以來成功預警17臺風機大部件故障,大部件故障停運次數同比減少73.33%。
CMS系統是利用加速度傳感器采集風電機組傳動系統(如齒輪箱、發電機、主軸等重要部件)的振動信號,通過數據監測分析,動態掌握設備運行狀況,能有效預警異常振動和及時消除故障隱患,起到“聽診把脈”和“對癥下藥”的作用。
“假如把風機看做一個人,CMS系統就好比儀器,一直在給它做‘心電圖’,一旦機組傳動系統振動頻率和幅值趨勢超出正常范圍,便能立馬監測發現?!钡崮苤腔凵a管理部副主任蔡志鵬介紹,“監測人員結合歷史振動數據分析對比,便可診斷及預測風機故障?!?/p>
在CMS系統建設初期,滇能智慧僅有273臺風機接入集控中心,其余風機多因型號較“老”未配備數據采集組件,接入標準不統一、傳輸路徑復雜、設備通訊中斷等問題導致CMS系統作用未能發揮,風機運維處于“先故障、后檢修”的被動局面。
滇能智慧組織各廠家多次研討后,確定通過硬件改造和軟件升級“兩步走”來破局。由于硬件改造機型眾多,需要與多個廠家充分溝通后,才能最終敲定改造方案和接入標準?!懊颗_風機的改造我們全過程監護,為了加快進度,經常加班加點幫忙組裝測控柜?!备鞑块T和場站人員協同合作,尋方法、解難題,陸續完成“老”型號風機硬件改造,接入標準得到統一。
優化數據傳輸路徑是CMS系統發揮作用的關鍵。場站運維人員積極參與到通訊光纖的熔接、組環網測試等工作中,“光纖線距離長,我們電場的 33臺風機配套的光纖長度就超過16公里,要用20多天才能完成全部環網組建?!毕扇硕达L電場副場長付寧波說,測試、找故障、熔接光纖、再測試……看似重復的工作中,他們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技巧。路徑優化的同時,處理了114臺風機的通訊中斷問題,信號趨于穩定,數據質量大幅提高。
658臺風機每天有超過2萬個數據包,十分考驗監測人員的數據分析能力。為此,滇能智慧在“軟件升級”方面做足功課,先后編制CMS系統管理實施細則、監測和評估技術標準,從建章立制上規范風機振動技術監控的職責分工、管理流程和工作標準。組織5次振動基礎知識培訓共300人次參訓,并鼓勵員工參加國際二級振動工程師培訓,提高監測人員技術能力,幫助他們在“干中學、學中干”,努力成為CMS系統專家。
硬件軟件“齊步走”,提質增效見成果。如今,風機的“心電圖”CMS系統數據質量穩定,已與滇能智慧生產管理有機聯動,指導開展風機定檢、巡檢及大部件專項檢查等工作,實現故障早介入、早處理,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確保風機設備安全、穩定、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