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多晶硅價格不斷走低,而同期海外多晶硅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導致諸多國際多晶硅廠商競爭力減弱,業績遭遇“寒潮”,甚至有歐洲多晶硅企業破產。為此,國際多晶硅廠商正尋求多種途徑降低生產成本、緩解業績壓力。
電價過高難以支撐經營
近日,新加坡垂直一體化光伏制造商REC公司宣布關閉旗下兩家多晶硅生產工廠,這是今年以來第三家宣布關閉多晶硅生產工廠的國際企業。
據了解,REC公司關閉的是其位于挪威的兩家多晶硅生產工廠。REC公司采取這一行動可謂事出有因。據挪威電視臺NRK報道,截至目前,REC公司在挪威的業務累計損失已達到3.35億挪威克朗。
REC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恩諾·比克爾直言,公司生產多晶硅成本過高,已經無法支撐,以電費為例,該公司生產多晶硅支付的電費為4挪威克朗/千瓦時左右,而中國多晶硅企業生產所用電費為0.4挪威克朗/千瓦時左右。相比之下,REC公司生產的多晶硅不具備競爭力。
此前,REC公司就關閉過上述兩家多晶硅生產工廠,今年3月,這兩家工廠才剛剛重啟,然而再次投入生產不過8個月,又因生產成本過高被關閉。
值得一提的是,REC公司位于美國華盛頓州摩西湖的多晶硅生產工廠自2018年以來也一直處于停工狀態。
和REC公司處境類似,不少國際多晶硅生產商都面臨經營難題。今年,挪威多晶硅企業Norwegian Crystals公司和Norsun公司先后宣布停止多晶硅業務。8月,Norwegian Crystals公司宣布破產;而Norsun公司則試圖通過拓展其他市場的方式進行補救,根據目前透露的計劃,該公司將在美國開設一家多晶硅工廠。
競爭加劇價格回歸低位
對于多晶硅企業來說,關停工廠是下下策。與其他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線不同,多晶硅生產需要高溫,即使是現存成熟產能,停產后重啟和調試新產能幾乎一樣,爐子冷卻后升溫要耗費較長時間,加上投料、試生產、調參數等步驟,人力、物力成本很高。
在幾家多晶硅企業宣布關閉工廠后,包含歐洲光伏產業協會在內的行業機構均對歐洲光伏制造業前景表示擔憂。
伯恩魯特研究公司發布報告稱,全球多晶硅行業正面臨第三次洗牌。2021年和2022年,由于多晶硅供應短缺,現貨價格走高,企業擴張產能;隨著供需不平衡得到緩解,多晶硅價格下降,導致行業內競爭加劇。“若目前公布的新建產能全部投產,預計2024年多晶硅供應將比需求多140萬噸?!辈黥斕匮芯抗矩撠熑思s翰內斯·伯恩羅伊特說,“屆時,多晶硅價格可能會回落至6.75美元/公斤的歷史低點,和2020年價格持平。這意味著未來將有一些玩家黯然離場。”
上下游博弈致業績走低
從業績表現來看,REC公司確實受到了沖擊。據REC公司發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7月至9月,公司總營收為348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產銷量方面,第三季度,REC公司多晶硅總產量為281噸,低于去年同期的383萬噸;總銷量為199噸,遠低于去年同期的426噸。
REC公司表示,公司業績波動主要是由于多晶硅價格持續下降,第三季度多晶硅價格較第二季度下降了3.6%。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多晶硅價格下跌影響企業業績并不感到驚訝?!昂芏嗳苏J為,全球光伏需求走高,而多晶硅價格不斷下滑不科學。但事實是,下游客戶已經不想接受多晶硅產品之間巨大的價格差異。下游客戶不買賬,要求降低價格,這也是供應鏈各環節之間博弈的結果。”一位多年從事太陽能市場分析的人士說。
在上述背景下,國際多晶硅企業企圖通過新方式拓展市場,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能利用率。今年9月,REC公司與韓華集團旗下負責太陽能業務的子公司Q Cells簽署供應協議,未來10年,Q Cells公司將長期采購REC公司多晶硅產品,采購總金額在30億美元左右。瓦克化學公司則宣布投資3億歐元用于擴大產能,希望在2025年增加50%產能。
約翰內斯·伯恩羅伊特認為,長遠來看,全球光伏需求將持續走高,多晶硅需求也將保持較高水平。而從產業發展歷史來看,多晶硅價格波動屬于正?,F象。“2010年至2013年、2018年至2020年多晶硅價格均出現明顯下滑,跌至低點。預計在2030年前后,多晶硅可能再次出現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