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歐洲市場的補助政策陸續出爐,使得歐洲市場的需求持續增溫。根據EnergyTrend的預估,德國市場受到補助金額不變與成本下降的雙重利多,下半年的安裝量將會提升,EnergyTrend預估下半年德國的安裝量有望來到3.5GW~4GW,整年安裝量有望達到5GW~6GW;而在義大利方面,雖然新的補助政策限制了大型系統(>1MW)的安裝量,然而以2010年的安裝量來,義大利的市場是以中小型系統為主,因此EnergyTrend認為在義大利補助政策正式通過后,市場需求將會再起,我們預估義大利下半年的需求有望來到1GW。
此外在新的補助政策中提到,太陽能系統中60%的制造投資需來自于歐盟國家,包含太陽能模組、逆變器與安裝構件等。以供應鏈中的太陽能模組來說,硅晶太陽能模組中的電池串焊到電性測試,與薄膜太陽能模組中的沉積處理到電性測試等工序全部在歐盟地區進行,即視為歐洲制造。但若是太陽能模組在歐盟之外的國家制造生產的話,其多晶硅、硅外延片與電池至少一項需在歐盟地區生產制造,才會被視為是歐洲制造,顯而易見,此政策無非是為了保障歐洲地區太陽能產業供應鏈的穩定發展。
觀察目前歐洲政策的變化,太陽能屋頂(Solar Roof)將是未來補助的重點,大型系統將逐漸淡出。為了在有限的面積內能夠獲得更多的電力產出,高效產品的需求將逐漸提升,也因此造成近期單晶產品的價格持續在高檔盤旋。展望未來,EnergyTrend認為太陽能屋頂的需求將會持續,能夠推出高效且符合成本的產品將是廠商未來勝出的關鍵。
此外在新的補助政策中提到,太陽能系統中60%的制造投資需來自于歐盟國家,包含太陽能模組、逆變器與安裝構件等。以供應鏈中的太陽能模組來說,硅晶太陽能模組中的電池串焊到電性測試,與薄膜太陽能模組中的沉積處理到電性測試等工序全部在歐盟地區進行,即視為歐洲制造。但若是太陽能模組在歐盟之外的國家制造生產的話,其多晶硅、硅外延片與電池至少一項需在歐盟地區生產制造,才會被視為是歐洲制造,顯而易見,此政策無非是為了保障歐洲地區太陽能產業供應鏈的穩定發展。
觀察目前歐洲政策的變化,太陽能屋頂(Solar Roof)將是未來補助的重點,大型系統將逐漸淡出。為了在有限的面積內能夠獲得更多的電力產出,高效產品的需求將逐漸提升,也因此造成近期單晶產品的價格持續在高檔盤旋。展望未來,EnergyTrend認為太陽能屋頂的需求將會持續,能夠推出高效且符合成本的產品將是廠商未來勝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