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N型電池技術的興起,異質結(HJT)作為其中的主流技術之一,受到了眾多光伏組件廠商的青睞。然而,HJT光伏電池對紫外線的敏感性一直是制約其性能穩定的關鍵因素。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非晶硅材料容易發生性能衰減,進而影響電池的發電效率和組件的整體壽命。同時,隨著TOPCon電池的效率持續攀升,有相關研究機構數據表明TOPCon組件對UVID較為敏感。
針對制約N型電池性能穩定的難題,行業目前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采用特殊技術的轉光膜將紫外線轉化為響應更高的藍光或紅光,從而有效降低紫外線對電池的損害。轉光材料通過吸收紫外波段的光子,被激發到激發態,然后退激,能量以藍光的形式發射出來,完成對紫外線的轉光。
但目前轉光技術與材料也存在各種問題:如轉光產生需要紫外光激發照射,但這會促進激發態轉光分子與其它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碰撞,進而導致轉光材料性能下降;由于轉光分子會與其它分子發生作用,因此會導致出現轉光效率降低、發光時間縮短乃至發光停止的問題。另外,轉光材料體系內的激發態反應、共振能量轉移、分子間碰撞、pH變化、溫度變化、壓力變化、形成非轉光性的絡合物等各式各樣的原因都可能引起材料的轉光性能降低。而常見的鹵素離子、重金屬離子、具有氧化性的有機化合物、氧分子等也都會引起轉光性能的降低或消失。
針對該問題,海優威目前已經有一定的技術突破。海優威UV轉光劑是與基體樹脂交聯成大分子網狀結構,相較于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具有更高的抗遷移性、抗析出性,可在高溫、超強紫外輻射等惡劣環境下,仍能保持卓越的轉光效率:在溫度105℃、96小時的測試條件下,對比不抗遷移膠膜產生的5-6根細柵、約6-7毫米的遷移,海優威第三代0遷移UV轉光膜完全無遷移,表現出較強的抗遷移性。同時,在燈管強度為240W/m2的UV測試實驗中,較于不抗遷移膠膜,海優威第三代0遷移UV轉光膜量子效率接近57%,抗紫外能力卓越。此外,海優威第三代0遷移UV轉光膜290-380nm平均透光率為17.69%,在濕熱、紫外老化條件下具有良好的透光率。
值得一提的是,海優威UV轉光劑與目前已公開專利中限定的轉光粉結構不同,且海優威UV轉光劑可以通過反應接枝到轉光膜的基體樹脂分子鏈上。以EVA轉光膠膜為例,海優威轉光劑在光伏組件層壓時已經與膠膜的EVA或POE分子鏈反應。
這意味著此次海優威自主研發的轉光劑和特殊專利配方成功規避了相關技術侵權風險,為新型UV轉光膜的市場推廣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且從技術、成本與生產效率角度,海優威轉光膜量產可行性更高。
海優威UV轉光膜的成功研發不僅展示了海優威在光伏材料領域的研發實力,也為中國光伏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業內專家表示,海優威新型UV轉光膜的推出,將為光伏電池組件提供更為優質的表面覆蓋材料選擇。其卓越的性能和穩定性有望提升光伏發電系統的整體經濟性,降低運維成本,進而推動光伏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隨著該技術的廣泛應用,預計未來將為新能源領域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海優威目前就UV轉光膜產品已經與多家進行深度合作,且在近期與多個大廠溝通2025獨供和戰略合作等事宜。
在“雙碳”目標和全球能源綠色轉型背景之下,海優威將持續追蹤光伏市場最新動態,積極探索綠能技術發展,持續推動光伏膠膜產品升級、降本增效,提升光伏電池及組件的整體性能和市場競爭力,爭做能源轉型的推動者、先行者、引領者,為全球低碳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