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CHEC2025第五屆世紀氫能與燃料電池大會在上海成功召開。
本次會議由氫能100人論壇、 HEC100 | 新能智庫主辦,吸引了各行業領袖、科研專家及企業高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氫能產業發展的前沿趨勢、技術突破與商業化路徑,為全球綠色能源轉型注入新動能。會議由中國氫能100人論壇秘書長、世紀新能源網創始人、總編張松致辭。
針對目前氫能產業的突出問題:如基礎設施供需失衡、核心材料成本仍需下降等,張松提出建議和看法:加強政策引導與統籌協調、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拓展氫能應用場景。
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分析及實踐
國家能源集團氫能領域首席專家、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氫能(氨能)技術中心副主任何廣利表示,目前氫能在行業上偏冷,但在研發和科技領域依然熱門。他表示,目前國內電解槽需要重點解決能耗問題。當前國內堿性電解槽最大為5000Nm3/h,能耗波動范圍大,成本較高。從節省成本角度來看,小型電解槽性價比更高。另一方面,如要考慮降低能耗,開發高電密的堿性電解槽必不可少。
數看示范,燃料電池汽車規?;l展如何破局
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氫燃料電池總監王佳就燃料電池汽車規?;l展如何破局發表演講。他表示,目前產業鏈整體實力和韌性不強,政策依賴度高,上游氫能供給成為關鍵堵點,中游企業面臨較大資金壓力,下游市場供需矛盾逐漸突出,導致市場沒有打開,需要從政策及行業兩方面破局。政策層面,建議通過三條關鍵路徑,推動產業規?;l展。行業層面,建議聚焦三項重點任務,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基于測試數據的氫能產品安全性可靠性提升實踐
特嗨氫能檢測(保定)有限公司總經理段志潔分享了氫能產品安全性可靠性提升實踐。在制、儲、運、加、用幾個方面分享了事故案例。根據事故案例,段志潔提出,當前行業要解決的氫安全問題:氫能認知問題、用氫過程安全問題、涉氫風險管控問題。對此,段志潔提出特嗨的氫安全解決方案:氫安全培訓、氫安全檢查、氫能產品&場所安全風險分析、氫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氫能裝備失效分析。
國創氫能鈦基產品研發進展與產業化布局
國創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姚榮華介紹了國創氫能鈦基產品研發進展與產業化布局。他介紹,目前國創氫能有燃料電池電堆系列產品和燃料電池系統系列產品,可應用于各類商用車、船舶及低空飛行器等多種場景。在技術研發方面已突破鈦基大面積金屬板開發技術、鈦材極板沖壓與鍍層關鍵工藝技術、大功率高可靠性電堆設計技術等。市場拓展方面,國創氫能在燃料電池公交示范、分布式熱電聯供電站、軌道交通燃料電池模塊以及氫能高速走廊應用方面均有布局。
制氫站內氫氣的增壓充裝方案
重慶耐德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氫能技術總監、首席工程師、重慶市能源局專家李鴻軍介紹了制氫站內氫氣的增壓充裝方案。制氫站內氫氣的增壓充裝方案由加氫子站、加氫母站及供氫站三個應用板塊構成。鄭建河介紹了幾個主要設備,分別為液驅式氫氣壓縮機、加氫機、加氫柱、充裝柱以及充裝柜。液驅識氫氣壓縮機適用于頻繁啟動運行工況,投資成本較低、維修成本低,在氫氣壓縮應用中占比呈上升趨勢。
圓桌對話
圓桌對話環節由中國氫能100人論壇秘書長、世紀新能源網創始人、總編張松主持,參與嘉賓有重慶耐德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首席工程師李鴻軍、國創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姚榮華、同濟大學副教授陳會翠、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寶安。對話環節討論了燃料電池壽命、固態儲氫材料體系、儲氫材料如何突破成本壓力等問題,并對2025年氫能行業進行了展望。
海上風電制備氫基能源發展現狀及趨勢
三峽集團上??睖y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顧伶俐分享了海上風電制備氫基能源發展現狀及趨勢,對發展背景、技術進展做了詳細解讀。她表示,海上風險制氫基能源模式多樣,挑戰各異,其關鍵在于因地制宜和技術協同。目前,在歐洲、英國等地均已初步展開海上風電制氫的試驗示范,我國海上風電制氫項目也正積極布局,但整體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關鍵技術有待攻克、示范項目空白、產業鏈條尚未形成。此外,海上風電制氫在技術、經濟性、安全性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
東風氫能研發及展望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氫能研發高級經理謝奇光分享了東風汽車在氫能領域的研發及展望。東風氫能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驗證氫燃料電池汽車可行性,第二階段為突破整車及系統關鍵技術,第三階段為推廣應用于技術迭代。在氫能領域,東風已有東風氫舟、東風氫元以及東風氫芯三大品牌,均具備自主研發能力,東風氫舟目前已在網約車、市政垃圾車、物流運輸車、日常通勤等多場景得到應用。
固態儲氫在氫能領域的應用
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寶安分享了固態儲氫在氫儲能領域的應用,在氫儲能領域,固態儲氫在城市內移動加氫站、分布式能源站、IDC備用電源以及大型風光發電氫儲能方面均有應用。對此,王寶安分析了了固態儲氫的原理,并具體分析了固態儲氫的應用場景,包括固態儲氫在兩輪車種的應用,固態儲氫在氫能叉車中的應用,固態儲氫在氫能工程機械中的應用,固態儲氫在氫能備用電源中的應用等。中科軒達擁有小型固態儲氫瓶、中型公斤固態儲氫裝備以及5000Nm3固態儲氫裝備單元,滿足固態儲氫多場景需要。
綠氫行業水電解制氫裝備與技術分析
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華東區域市場總監侯景新分享了電解水技術路線以及水電解制氫技術的關注點。侯景新主要對比了ALK與PEM制氫技術,ALK制氫技術目前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在堿性制氫時,除單體大產氣量電解槽的研制之外,同時也要關注:系統安全運行維護系統、余熱回收管理系統、層級控制網絡及能量管理系統、變功率情況下負荷自適應調節系統及最優能耗運行模式調節系統以及節水技術。
液氫關鍵技術及產業發展
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液氫系統技術經理兼技術總師助理李寧概述了目前液氫發展情況,并對液氫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解讀。目前液氫相關產品主要包括車載液氫供氣系統,液氫罐箱/固定液氫容器,液氫車,液化機等。液氫儲氫系統優勢突出:長續航、低成本、輕量化、安全性能高、冷卻效率高,但存在蒸發損失、液化成本高的缺點。目前,未勢能源聚焦液氫氣瓶產線、液化裝置、液氫儲運以及低溫液氫系統等產品的研發,同時發展液氫儲運級加注產業。
氫能產業與電解制氫技術未來創新
蘇州希倍優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怡然表示,當前一般電解槽缺點明顯,電流密度低,只有2500-3000A/m2, 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且占地面積較大,單位耗能高,生產效率低,良品率差。希倍優子2022年開始研發制氫系統,目前已研發至第六代常壓自然循環方形電解槽。其研發的山川-3000具備超高穩定、超低符合、超低能耗等優點,生產及安裝維護成本也大幅降低。目前,首臺山川-3000電解制氫系統已開機運行。
車用燃料電池壽命管理研究
同濟大學副教授陳會翠表示,壽命問題是制約車用燃料電池商業化的關鍵瓶頸。她從燃料電池內部氣體傳輸機理研究、燃料電池長壽命控制策略研究以及燃料電池壽命評價方法研究三方面分享了燃料電池壽命管理研究辦法。電堆機理方面,她分析了燃料電池數值模型、動態響應能力、氣體分布研究以及水傳輸研究。在系統調控以及壽命評估方面也做了詳細解讀,最后給出了燃料電池壽命評價方法及壽命預測公式。
全球電解槽市場發展報告
氫能觀察助理分析師張贏從國內市場及國際市場兩方面對電解槽發展進行解讀。目前,國內電解槽企業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四個地區最為集中,堿性電解槽仍然為國內占比最大的技術路線。她盤點了2024年電解槽下線新品,并匯總了2024年電解槽招中標情況。堿性電解槽預計價格額穩定在400元/kW,已接近成本線。國際市場方面,中國已成全球最大的電解槽制造商,全球電解槽格局正在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