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間,林洋能源(601222.SH)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42億元,歸母凈利潤7.53億元。在全球經濟波動、產業政策調整及行業供需失衡的復雜背景下,林洋能源憑借智能、儲能、新能源三大業務板塊的協同聯動,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與綜合實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達9.73億元,凸顯成本管控與業務結構優化成效。
智能國內業務穩健增長,海外布局多點開花
1 國內市場:國網南網雙輪驅動
2024年,公司在國網電能表(含用電信息采集)框架招標中標約6.31億元,南網計量產品框架招標中標約6.01億元,兩網合計中標金額同比增長超30%。公司持續深耕智能電網與智慧用電領域,推出智能柔性調控終端、火災檢測模塊等創新產品,成功中標山西、蒙西等新項目,技術優勢進一步凸顯。
2 海外市場:全球化布局提速
依托與瑞士蘭吉爾的深度合作及全資子公司EGM的本地化生產策略,公司海外業務實現突破性增長。2024年境外銷售收入達11.26億元,同比增長34.22%。具體布局包括:
歐洲市場:在波蘭斬獲超8億元訂單,市場份額突破30%,并積極拓展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等中東歐新興市場。
中東市場:與沙特ECC合資的本地制造工廠累計貢獻訂單超10億元,市占率超30%,輻射阿曼、科威特等周邊國家。
亞太市場:智能電表累計交付超百萬臺,在印尼實現規模性批量交付,未來將進一步輻射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市場。
2025年,公司智能板塊將緊抓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機遇,推動智能電能表、物聯網終端、臺區融合終端等標準制訂與產品認證,夯實國內市場領先地位,同時深化中東、東歐、東南亞等重點市場本地化布局,推動新能源與儲能業務協同發展。
新能源運維業務發力,輕資產轉型加速
1 電站開發與運維雙輪驅動
電站開發:與國家電投、中廣核、華能等央國企合作,堅持“開發+EPC+運維”一體化模式,推動電站開發與并網效率提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自持新能源電站裝機容量超1.3GW,在建項目超1.245GW,2024年并網規模超1.145GW。
智能運維:依托智慧運維云平臺,運維業務覆蓋光伏、風電、儲能電站,截至2025年3月底簽約運維裝機量突破18GW,同比增長50%。運維服務客戶以“五大六小”等央國企為主,服務片區向西北部擴展,業務開發能力和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 輕資產轉型與全生命周期服務
模式轉型:從重資產運營向輕資產模式轉型,聚焦技術驅動與平臺支撐,構成更加穩健的資產體系。
技改業務:聚焦老舊電站提質增效,提供一站式電站技改解決方案,已積累超百兆瓦技改經驗,市場份額持續增加。
AI技術應用:打造“AI+運維”全場景解決方案,為電力市場化交易提供數據支撐,構建新能源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2025年,公司新能源板塊將完成從重資產向輕資產、從資源型向技術型、平臺型的轉型,依托“三大基地”提升項目建設效率,加速海外技改和項目開發,力爭運維新能源項目總容量超過20GW。
儲能國內基本盤穩固,海外市場加速滲透
1 國內市場:項目交付穩健推進
項目交付:截至2024年底,儲能系統累計交付及并網超4.5GWh,儲備項目超10GWh。成功入圍中國能建2024年度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集采項目,完成多個儲能項目交付,覆蓋華東、華北、西北及華南等新能源高滲透率區域。依托自有交易輔助系統,助力儲能電站參與電力現貨交易與輔助服務市場交易,江蘇南通80MW/160MWh儲能電站實現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收益率。
產能布局:繼江蘇啟東儲能電池模塊(PACK)及直流側系統制造基地兩條全自動化柔性智慧儲能PACK生產線投產后,先后在河北平泉、安徽五河投資建設新能源智慧產業園,儲能系統年產能提升至9GWh。
2 海外市場:“5+2”戰略驅動全球化布局
戰略布局:聚焦歐洲、中東、亞太、非洲等5大核心市場,依托波蘭華沙、印尼雅加達、沙特吉達三大基地,與當地開發商、EPC、集成商和終端用戶深度合作。一方面依托海外已有的智能電網營銷網絡及資源,聯合海外優質本地合作伙伴,合力開發;另一方面與國內有實力的海外新能源投資商或EPC合作伙伴建立戰略合作,攜手出海。沙特在建的1GWh海外生產基地,預計年內投產。
技術升級:完成能源管理系統(EMS)和Easy Storage云平臺的升級迭代和AI功能開發,實現全生命周期電芯健康管理和實時策略優化。
產品對標:完成海外版工商業儲能柜、4MWh直流艙產品及相應認證,積極開發海外5MWh直流艙和418kWh交直流電柜產品,推出立體網絡化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并建立海外標準方案庫。
面對全球能源體系低碳化重構與“雙碳”目標深化落地的雙重機遇,林洋能源將持續聚焦智能、儲能、新能源三大核心業務板塊,積極構建多維度、高效能的創新合作范式,加速全球化高質量發展步伐,為全球的綠能生態圈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