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是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很快成為各地社會經濟發展的亮點產業。盡管受到一些非議,但是客觀上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就業,也為全球發展替代能源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步啟動,也將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和能源結構提供有力支撐。但隨著歐洲經濟陷入持續低迷美國倒行逆施祭出“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中國光伏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今后何去何從,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思考的問題。細化分析可以看出,受“雙反”影響的主要是多晶硅企業。因此,筆者謹此提出一家之言:在努力應對美國“雙反”的同時,充分依靠中國自有知識產權大力發展薄膜光伏,將是一條現實而重要的路徑選擇。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ㄒ唬┕夥a品制造市場情況
2011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能估計在35GW左右,而受到歐債危機及歐盟光伏補貼政策下調的影響,預計全球的消費需求僅在24GW左右,保守預計,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將達到16GW,供求失衡比較嚴重。在這種形勢下,多晶硅組件等價格持續走低,光伏產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011年,多晶硅價格持續下行,直到降至目前的每噸20萬~30萬元。國際太陽能多晶硅大企業已針對新產能,推出2012年的多晶硅新合約,原則上每噸低于25.5萬元。然而,國內除了一兩家行業巨頭采用冷氫化技術大幅度降低成本外,多數多晶硅企業成本在30萬~40萬元/噸,已經不具備參與市場競爭的條件。
(二)光伏電池發電市場情況
根據IMS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達到24GW。歐洲光伏裝機量不盡如人意,僅比去年提高了3%,歐洲占全球光伏市場的份額已從2010年的82%降至68%。2011年前十大光伏市場,歐洲將僅占4家,意大利將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英國今年預計安裝量將達到500MW,成為全球第八大光伏市場。新興市場成長速度很快,其中以美國和中國尤為突出,美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場,中國成為第四大光伏市場。中國的安裝量預計將達到2.5GW,是上年安裝量500MW的5倍,具體情況如下:
青海批準建設1010MW;寧夏批準建設850MW,其中2011年建設700MW;甘肅內蒙古新疆西藏和其他省份安裝量約為300MW;金太陽工程安裝量約為500MW。
我國光伏產業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難
?。ㄒ唬﹪H環境逐漸惡化
2011年10月19日,以德國SolarWorld為首的7家企業聯合向美國政府遞交了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申請,美國商務部已于2011年11月8號啟動立案調查。12月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就美對華太陽能電池(板)反傾銷和反補貼案作出損害初裁,認定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其次歐洲自去年以來就開始降低對光伏發電的補貼,直至今年歐債危機爆發,直接引發包括德國西班牙捷克英國意大利和法國等歐洲國家相繼削減對太陽能光伏項目的補貼。據悉SolarWorld目前也在游說全球最大的歐洲市場,對來自中國的光伏產品進行“三反”(反壟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一旦我國應對美國的貿易訴訟不利,極有可能被歐盟搭便車,屆時在我國光伏市場未能及時啟動的情況下,我國光伏產業可能遭受巨大打擊。
?。ǘ﹪鴥榷嗑Ч杵髽I大面積虧損
由于我國光伏太陽能行業在國內市場份額很小,企業產品大部分依賴外銷,90%以上出口至歐美國家,上述情況的發生直接導致我國光伏產業受到較大沖擊,需求大幅萎縮造成光伏產品價格急速下滑,多晶硅電池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新統計顯示,國內40多家多晶硅企業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其余已陷入全面停產狀態。截至11月中旬,國內有1/3光伏下游企業也處在停產和半停產狀態,部分知名企業均出現大量裁員或者變相裁員。
我國光伏產業困境的原因分析
在大家普遍看好光伏行業發展前景的同時,中國光伏企業為什么會陷入上下兩難舉步維艱的困局?可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ㄒ唬┐蟛糠止夥?ldquo;兩頭在外”受制于人
太陽能光伏發電主要有兩種,以晶體硅為代表的第一代太陽能電池具有技術成熟光電轉化率高,應用廣泛的特點;以薄膜電池為代表的第二代太陽能電池是在玻璃基板上沉積一層微米級厚度的半導體物質,具有環境友好無污染成本低弱光響應好適合未來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的實施等優勢。目前世界上85%的太陽能電池是晶體硅電池,我國在該領域具有生產規模優勢,出口到國外并遭遇美國“雙反調查”的其實就是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板。光伏行業遇到的問題,其實就是多晶硅遇到的問題。
1.市場在外。國內光伏產業消費不足,生產與消費嚴重失衡。多晶硅近年來實現飛速發展,2008年中國光伏企業還不足100家,經過幾年快速發展,至今已有500多家。全行業產值3000億元,全產業鏈就業人數30萬。大而不強市場主要依賴外需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遭遇節點的突出表現。國內光伏產業需求相對增長較慢,造成了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和應用市場發展出現極大的不平衡,市場狹小已經嚴重阻礙我國光伏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2.核心技術生產設備在外。多晶硅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撐,產業發展面臨后勁不足的困境。由于不掌握光伏產業的核心技術多晶硅的制備提純技術,高純度硅材料仍依賴進口,甚至連制造硅片電池組件的關鍵設備也來自進口,這種現狀導致我國光伏產業被打上“代工車間”的烙印。
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兩頭在外”的經營模式,即產業鏈上游的硅料和硅錠生產,下游的光伏產品應用全都依賴國外,如遇國外需求匯率補貼政策發生變化都會給中國光伏企業帶來巨大影響。如前所述一旦我國應對美國的貿易訴訟不利,歐盟國家再推波助瀾,對中國光伏產品采取抵制政策,屆時我國光伏產業可能遭受沉重打擊。
?。ǘ]有形成全產業鏈,成本居高不下
多晶硅產業鏈較長,而我國只掌握下游的電池組件制造環節,沒有形成全產業鏈,這樣難以將最終成本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多晶硅首先用電路把硅石煉成粗硅,然后將粗硅出口到國外,由國外企業提煉成晶硅切成硅片,再回到中國由國內企業組件生產。這個過程使用的技術設備(包括提純切片拉棒)大都是從國外進口,技術門檻高利潤回報大;而下游的電池組件制造環節,則技術門檻較低利潤回報較少,尤其是組件環節,成本競爭最為激烈,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最低。所以,美國以設備出口硅片出口的形式占據著多晶硅產業鏈中的高附加值環節,在國外消費市場萎縮的情況下,中國的制造商失去規模的優勢,勢必導致多晶硅廠虧損。
促進我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ㄒ唬┝⒆闳蛞暯牵瑥膰夷茉窗l展戰略出發,在政策法規方面支持國內光伏產業發展。完善光伏產業配套體系建設,加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光伏國家/行業標準體系。提高行業進入門檻,防止像國內多晶硅產業那樣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復建設而導致的產能過剩的現象。加強行業管理,規范光伏產業發展資源整合,鼓勵企業集約化開發經營,支持生產成本低競爭力強的企業兼并改造效益不佳存在問題的光伏企業。促進行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
?。ǘ┙⒔∪珮藴蕦@麢z測認證等配套服務體系,加強光伏行業監管與服務,支持行業自律協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建立完善包括多晶硅材料電池/組件的產品標準,光伏生產設備標準和光伏系統的驗收標準等。加快建設國內認證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同時,盡快制定和出臺相關的BIPV的技術參數標準,增加國內光伏發電的應用市場,進而改變光伏產品過度依賴出口的現狀。
(三)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加強產業戰略部署。加速建設智能電網,迅速擴大和啟動內需,培育國內光伏發電市場,促進國內消費市場的形成;積極推動上網電價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并在農業交通建筑等行業加強光伏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力度;支持建立一批分布式光伏電站離網應用系統BIPV系統小型光伏系統,鼓勵大型光伏并網電站的建設與應用,推動完善適應光伏發電特點的技術體系和管理體制。尤其強調的是,基于2009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建議重點發展BIPV組件生產技術,包括可直接與建筑相結合的建材應用于廠房屋頂農業大棚及幕墻上的雙玻璃BIPV組件中空玻璃組件等,解決BIPV組件的透光隔熱等問題,結合美學原理,設計出美觀實用可直接作為建材和構件用的BIPV組件,擴大BIPV組件應用范圍。
?。ㄋ模┌l展薄膜光伏應對美國“雙反”。首先,我國要動員一切力量,支持國內光伏企業積極應訴美國“雙反”。同時應該看到,薄膜領域國內已有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已掌握其生產主要核心技術和裝備制造技術,擁有資深的技術團隊實驗室級研發與生產級研發緊密結合的技術優勢,力使核心技術競爭力處于國際光伏行業最前端。我國《光伏產業十二五規劃》對我國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規模提出了15GW的目標,這其中薄膜電池應當充當主力軍的作用。由于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技術是在玻璃基板上沉積一層微米級厚度的半導體物質,可以在弱光下工作,并且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可以作為建筑物的玻璃幕墻,十分適合BIPV項目,因此被列入國家新能源規劃中鼓勵發展的產業。隨著我國建筑科技和低碳經濟的進一步結合,光伏幕墻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另外,生產薄膜電池不需要切片煉晶硅鑄錠,耗硅量少耗能少,工序少產業鏈短,較多晶硅有成本可控的巨大優勢。如漢能集團已經在薄膜電池生產設備研發制造組件生產和太陽能電站開發建設運營方面實施全產業鏈運作,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中間費用,使得最終成本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因此,國家應通過銀行信貸窗口指引金融機構認真分析研究光伏行業存在的問題和機遇,不盲目跟從歐美國家的政策導向或抱有靜觀其變的態度。在當今光伏行業的困難時期本著支持民族企業的原則,對于擁有完整產業鏈,已經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并有充分技術積累的具有長久發展動力的薄膜光伏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處于優勢轉化地位,應在信貸政策上對這類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
?。ㄗ髡邽榍迦A大學清潔發展機制研發中心執行主任)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ㄒ唬┕夥a品制造市場情況
2011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能估計在35GW左右,而受到歐債危機及歐盟光伏補貼政策下調的影響,預計全球的消費需求僅在24GW左右,保守預計,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將達到16GW,供求失衡比較嚴重。在這種形勢下,多晶硅組件等價格持續走低,光伏產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011年,多晶硅價格持續下行,直到降至目前的每噸20萬~30萬元。國際太陽能多晶硅大企業已針對新產能,推出2012年的多晶硅新合約,原則上每噸低于25.5萬元。然而,國內除了一兩家行業巨頭采用冷氫化技術大幅度降低成本外,多數多晶硅企業成本在30萬~40萬元/噸,已經不具備參與市場競爭的條件。
(二)光伏電池發電市場情況
根據IMS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達到24GW。歐洲光伏裝機量不盡如人意,僅比去年提高了3%,歐洲占全球光伏市場的份額已從2010年的82%降至68%。2011年前十大光伏市場,歐洲將僅占4家,意大利將取代德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英國今年預計安裝量將達到500MW,成為全球第八大光伏市場。新興市場成長速度很快,其中以美國和中國尤為突出,美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場,中國成為第四大光伏市場。中國的安裝量預計將達到2.5GW,是上年安裝量500MW的5倍,具體情況如下:
青海批準建設1010MW;寧夏批準建設850MW,其中2011年建設700MW;甘肅內蒙古新疆西藏和其他省份安裝量約為300MW;金太陽工程安裝量約為500MW。
我國光伏產業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難
?。ㄒ唬﹪H環境逐漸惡化
2011年10月19日,以德國SolarWorld為首的7家企業聯合向美國政府遞交了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申請,美國商務部已于2011年11月8號啟動立案調查。12月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就美對華太陽能電池(板)反傾銷和反補貼案作出損害初裁,認定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板)對美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其次歐洲自去年以來就開始降低對光伏發電的補貼,直至今年歐債危機爆發,直接引發包括德國西班牙捷克英國意大利和法國等歐洲國家相繼削減對太陽能光伏項目的補貼。據悉SolarWorld目前也在游說全球最大的歐洲市場,對來自中國的光伏產品進行“三反”(反壟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一旦我國應對美國的貿易訴訟不利,極有可能被歐盟搭便車,屆時在我國光伏市場未能及時啟動的情況下,我國光伏產業可能遭受巨大打擊。
?。ǘ﹪鴥榷嗑Ч杵髽I大面積虧損
由于我國光伏太陽能行業在國內市場份額很小,企業產品大部分依賴外銷,90%以上出口至歐美國家,上述情況的發生直接導致我國光伏產業受到較大沖擊,需求大幅萎縮造成光伏產品價格急速下滑,多晶硅電池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新統計顯示,國內40多家多晶硅企業除6至7家上市公司外,其余已陷入全面停產狀態。截至11月中旬,國內有1/3光伏下游企業也處在停產和半停產狀態,部分知名企業均出現大量裁員或者變相裁員。
我國光伏產業困境的原因分析
在大家普遍看好光伏行業發展前景的同時,中國光伏企業為什么會陷入上下兩難舉步維艱的困局?可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ㄒ唬┐蟛糠止夥?ldquo;兩頭在外”受制于人
太陽能光伏發電主要有兩種,以晶體硅為代表的第一代太陽能電池具有技術成熟光電轉化率高,應用廣泛的特點;以薄膜電池為代表的第二代太陽能電池是在玻璃基板上沉積一層微米級厚度的半導體物質,具有環境友好無污染成本低弱光響應好適合未來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的實施等優勢。目前世界上85%的太陽能電池是晶體硅電池,我國在該領域具有生產規模優勢,出口到國外并遭遇美國“雙反調查”的其實就是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板。光伏行業遇到的問題,其實就是多晶硅遇到的問題。
1.市場在外。國內光伏產業消費不足,生產與消費嚴重失衡。多晶硅近年來實現飛速發展,2008年中國光伏企業還不足100家,經過幾年快速發展,至今已有500多家。全行業產值3000億元,全產業鏈就業人數30萬。大而不強市場主要依賴外需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遭遇節點的突出表現。國內光伏產業需求相對增長較慢,造成了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和應用市場發展出現極大的不平衡,市場狹小已經嚴重阻礙我國光伏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2.核心技術生產設備在外。多晶硅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撐,產業發展面臨后勁不足的困境。由于不掌握光伏產業的核心技術多晶硅的制備提純技術,高純度硅材料仍依賴進口,甚至連制造硅片電池組件的關鍵設備也來自進口,這種現狀導致我國光伏產業被打上“代工車間”的烙印。
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兩頭在外”的經營模式,即產業鏈上游的硅料和硅錠生產,下游的光伏產品應用全都依賴國外,如遇國外需求匯率補貼政策發生變化都會給中國光伏企業帶來巨大影響。如前所述一旦我國應對美國的貿易訴訟不利,歐盟國家再推波助瀾,對中國光伏產品采取抵制政策,屆時我國光伏產業可能遭受沉重打擊。
?。ǘ]有形成全產業鏈,成本居高不下
多晶硅產業鏈較長,而我國只掌握下游的電池組件制造環節,沒有形成全產業鏈,這樣難以將最終成本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多晶硅首先用電路把硅石煉成粗硅,然后將粗硅出口到國外,由國外企業提煉成晶硅切成硅片,再回到中國由國內企業組件生產。這個過程使用的技術設備(包括提純切片拉棒)大都是從國外進口,技術門檻高利潤回報大;而下游的電池組件制造環節,則技術門檻較低利潤回報較少,尤其是組件環節,成本競爭最為激烈,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最低。所以,美國以設備出口硅片出口的形式占據著多晶硅產業鏈中的高附加值環節,在國外消費市場萎縮的情況下,中國的制造商失去規模的優勢,勢必導致多晶硅廠虧損。
促進我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ㄒ唬┝⒆闳蛞暯牵瑥膰夷茉窗l展戰略出發,在政策法規方面支持國內光伏產業發展。完善光伏產業配套體系建設,加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光伏國家/行業標準體系。提高行業進入門檻,防止像國內多晶硅產業那樣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復建設而導致的產能過剩的現象。加強行業管理,規范光伏產業發展資源整合,鼓勵企業集約化開發經營,支持生產成本低競爭力強的企業兼并改造效益不佳存在問題的光伏企業。促進行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
?。ǘ┙⒔∪珮藴蕦@麢z測認證等配套服務體系,加強光伏行業監管與服務,支持行業自律協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建立完善包括多晶硅材料電池/組件的產品標準,光伏生產設備標準和光伏系統的驗收標準等。加快建設國內認證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同時,盡快制定和出臺相關的BIPV的技術參數標準,增加國內光伏發電的應用市場,進而改變光伏產品過度依賴出口的現狀。
(三)提升光伏能源地位,加強產業戰略部署。加速建設智能電網,迅速擴大和啟動內需,培育國內光伏發電市場,促進國內消費市場的形成;積極推動上網電價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并在農業交通建筑等行業加強光伏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力度;支持建立一批分布式光伏電站離網應用系統BIPV系統小型光伏系統,鼓勵大型光伏并網電站的建設與應用,推動完善適應光伏發電特點的技術體系和管理體制。尤其強調的是,基于2009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建議重點發展BIPV組件生產技術,包括可直接與建筑相結合的建材應用于廠房屋頂農業大棚及幕墻上的雙玻璃BIPV組件中空玻璃組件等,解決BIPV組件的透光隔熱等問題,結合美學原理,設計出美觀實用可直接作為建材和構件用的BIPV組件,擴大BIPV組件應用范圍。
?。ㄋ模┌l展薄膜光伏應對美國“雙反”。首先,我國要動員一切力量,支持國內光伏企業積極應訴美國“雙反”。同時應該看到,薄膜領域國內已有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已掌握其生產主要核心技術和裝備制造技術,擁有資深的技術團隊實驗室級研發與生產級研發緊密結合的技術優勢,力使核心技術競爭力處于國際光伏行業最前端。我國《光伏產業十二五規劃》對我國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規模提出了15GW的目標,這其中薄膜電池應當充當主力軍的作用。由于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技術是在玻璃基板上沉積一層微米級厚度的半導體物質,可以在弱光下工作,并且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可以作為建筑物的玻璃幕墻,十分適合BIPV項目,因此被列入國家新能源規劃中鼓勵發展的產業。隨著我國建筑科技和低碳經濟的進一步結合,光伏幕墻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另外,生產薄膜電池不需要切片煉晶硅鑄錠,耗硅量少耗能少,工序少產業鏈短,較多晶硅有成本可控的巨大優勢。如漢能集團已經在薄膜電池生產設備研發制造組件生產和太陽能電站開發建設運營方面實施全產業鏈運作,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中間費用,使得最終成本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因此,國家應通過銀行信貸窗口指引金融機構認真分析研究光伏行業存在的問題和機遇,不盲目跟從歐美國家的政策導向或抱有靜觀其變的態度。在當今光伏行業的困難時期本著支持民族企業的原則,對于擁有完整產業鏈,已經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并有充分技術積累的具有長久發展動力的薄膜光伏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處于優勢轉化地位,應在信貸政策上對這類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
?。ㄗ髡邽榍迦A大學清潔發展機制研發中心執行主任)